可是,今天主力队面临的问题可和这种极端情况完全不沾边。
替补队的中场和后场组成两道防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仅保持的非常好,而且还有很大的弹性,进退有度。
主力队的阵型压的非常靠前,急于扳平比分。
当他们在后场持球的时候,替补队的中场并不压上进行高位逼抢,只有雷比奇和魏东来象征性的进行一下骚扰,延缓一下他们的突进速度,其余的队员都是采取先站好队型的办法,站住自己的防守位置,保持两条防守线的稳定性。
可是,一旦他们持球过了中线,替补队的两个后腰,立刻就会分工明确的进行拦截。
根据对手持球的位置,帕奎塔和克鲁尼奇两个人会一个人上去顶防,另一个人在身后保护,不让对手的持球队员突的太靠前,以免自己的阵型被压迫的太扁。
同时,和对方进攻方向同侧的边前卫也会往内收,协助自己的后腰队员对持球人进行限制,而他身后的边后卫则会根据场上的变化往前提,对中场进行保护和协防。
整个中后场的两条防线,在队长罗马尼奥利的坐阵指挥下,分工明确,张弛有度,让主力队的攻击线完全无从下手。
“帕奎塔,往上顶一个,不要再退了。。。。。。”
“克鲁尼齐,稍微往中间收一下,跟一下凯西。。。。。。”
“特奥,别收的太靠后,看我的位置,别拖在我后面。。。。。。”
“往前压,全部往前压,看着我的位置往前压,把小哈兰德扔到越位线后面。。。。。。”
空旷的训练场上,队长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而这种队友之间的呼应,在足球比赛里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他不仅让球队的攻防更加有序,无论是上还是下,都能更加配合默契,发挥最大的团队作用,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呼喊,也能让队员们的肾上腺素激增,让球队更加斗志高昂,更加有战斗力。
于是,在这一声声的呼喊中,替补队的队员们防守越来越有心得,越来越有信心。因为他们发现,对手的进攻雷声大雨点小,完全是隔靴搔痒,空有控球率,其实根本无法制造实质性的威胁。
相反,主力队的队员们则越攻越急躁,越攻越觉得没有办法。于是,他们的传跑默契程度越来越差了,配合失误也越来越多了。
而在这样的高手对决中,失误往往就意味着被惩罚,意味着丢球。
果然,惩罚很快就到来了。
在一次主力队的进攻中,他们的中场经过多次倒脚,终于似乎看到了对方的防线上露出了一个空档。
于是,本纳赛尔突然一个直塞球,想要把球传给前面的小哈兰德。
可是,小哈兰德的想法,是要他把球传一个提前量,所以,他已经返身一个非常迅速的反跑,可没想到本纳赛尔的想法则恰恰相反,他是想给小哈兰德传一个脚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