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随着科斯塔库塔一声长哨,比赛重新开始。
从巴西前锋将球开给魏东来的那一刻起,场上试训队的队员就立刻散发出一种和刚才截然不同的状态。这种变化,场上的对手们体会的最清楚。
在所有的比赛项目中,人们都会提到一个非常常用的词:状态。比如,某某队员今天状态非常好;某某队今天集体不在状态,等等。
什么是状态?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宽泛、非常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概念。
如果让专家给你讲,他或许会给你长篇大论很多内容,比如,某人或者某队通过科学训练、情绪调节等方法,将自己的精神层面以及运动层面进行最大幅度的调节,调节到最适合比赛的标准,以期可以取得最好的成绩。
但这些实在太抽象,不好理解。说白了,其实就是你的训练刺激强度正好,在你开始正式比赛的时候刚好达到最适合比赛的机体状态。就这么简单。
但是,这只是身体上的,是可以用仪器进行指标量化的。可他往往不是决定性的。
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那些不能量化的指标,比如精神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位运动员意志品质顽强,通过坚韧不屈的顽强拼搏,咬紧牙关,在绝对实力完全出于列示的情况下以弱胜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其实说的就是精神层面的比赛状态。而这种状态的调整,经常比肌体的状态更加重要。
此时的试训队就是这样。
魏东来绝境中的激励,让大家的肾上腺素激增,情绪激昂,战斗欲望报表。这些所有看的到看不到,说得清说不清的因素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场上的动作比之前更快了,对战局的观察更加清晰了,对球路的预判更加准确了。
总之,他们给自己的对手产生了一种非常明确的印象:这些家伙比之前更强大了。
比如,之前在拼抢二分之一球的时候,预备队的队员能够抢到十之七八。可是现在,他们却连一半的胜率也没有了。似乎试训队的队员对球路的预判上比之前快了,在伸脚的一瞬间速度也比之前快了。
而这种变化一旦渗透到场上的每一个空间,那种能量的累积就会变得非常惊人。
终于,量变演化成了质变!
在预备队一次后场得球之后,右边后卫原本想观察一下,试图通过中场倒脚层层推进组织进攻,可是试训队的左边锋塞尔吉奥突然快速上抢,同时,那名巴西中锋也快速移动到中路,已经准备掐断他的出球线路。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万不得已之下,这名右边后卫只得一个大脚将球开到前场,先远离自己的球门再说。
这样的球没有目的性,效果可想而知,被试训队的德国后卫一头将球顶回了中场。
皮球落下,落点正好在试训队的克罗地亚中场的附近,而在他旁边不远处,则是对方的一个中场队员。
两人同时跨步上前,拼抢皮球的第一落点。
对于这样的二分之一球,在之前的拼抢中,这名克罗地亚球员一次也没有胜出过。可是这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预判和动作似乎都比之前快了不少,所以,在对手的脚还没有到位之前,他已经先出一脚,将球捅给了在中路接应的魏东来。
可是,此时的魏东来也不轻松。由于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几次漂亮的突破,也组织了两次不错的进攻,所以,对手的后腰此时对他已经重点照顾。看到他启动去接应这个皮球,对方的后腰也同时启动,就算不能直接从他的脚下断球,也不能让他拿球太轻松。至少也要逼的他回传后卫,阻截掉他这次反击。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迎着皮球高速启动的魏东来并没有去接这个球,而是做了一个假跑的假动作,突然一个急停,没有做任何动作,就眼睁睁的看着落地的皮球从两人之间穿过!
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而那个后腰球员由于刚刚移动重心向前启动,要想再停下来转身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像被点了xue道一样,眼睁睁的看着皮球从身边滑过,接着就是看着魏东来转身追上了皮球!
“漂亮!”马尔蒂尼情不自禁的高喊一声。
的确,整个动作说起来复杂而庸长,可其实只是发生在短短的一秒之间。魏东来完全凭借逼真的假动作以及对节奏的把握,在完全没有触球的情况下,就将对手凶悍的逼抢给化解了!
顷刻之间,原本非常复杂的局面变得简单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