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原来如此(1 / 2)

“哇吼,进球了。。。”老十一声怪叫,高举双手扭头朝着自己的队友跑去,而“780”无论场上场下的队员们也都簇拥到一起,和他一一击掌庆祝。

而李宁无疑是其中最开心的一个。

他开心倒不仅仅是因为进了一个球,而是因为这个球运转的过程。

作为一个组织型后腰,他原本对于场上球权的分配、方向和节奏的控制就比较在意,如今由于正在测试那个神秘的程序,因此对自己的要求就更高了,不由自主的就已经按照一位国脚级别的球员要求自己。

在他看来,刚才那个球正是自己追求的效果:从战术安排上,这个球就已经占得先机,那就是充分看到了对手的弱点,知道对手体能差、转身慢、速度不占优,所以就抓住这一点制订了打对方身后的战术,事实证明非常对头;从具体细节安排上,要求两个边锋拉边,将对手的后防线摊薄,然后中锋在反插的时候要跑斜线,和自己的前腰跑交叉,将对方的后防线压制到小禁区的同时尽量将后防线扯乱,给后插上的前腰流出机会。

而从执行力上来看,这个球也让他非常高兴,场上的队员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无论是从最开始的后场倒脚,到逐步慢慢渗透到中场,再到几个前场队员的跑位,直至他自己的那脚过顶长传球,最后是老十的处理,全部都按部就班,如同精密仪器一般毫厘不差。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总之,他觉得自己突然涨球了。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经接收到了来自王铁的足球技能。

不过现在想要知道这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他还有比赛要踢。

和他们的激动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绿茵老炮儿”们则一个个面面相觑,一副不太相信的样子:

我去,这是怎么回事,刚才球还在对方的半场慢悠悠的倒脚,只不过刚到中圈弧附近,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的样子,可怎么突然之间节奏就快了起来,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进球了?

他们和“780”以前踢过不少次,知道在这个队里李宁是绝对的大牌,也知道他能力很强,但是之前李宁踢球有个毛病,自视水平出众,所以特别粘球,虽然踢的是组织型后腰的位置,但其实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踢爽了才是他最重视的,并不在乎有没有将全队捏成一个整体。可今天实在太反常了,这个家伙不知道吃了什么迷魂药,不仅第一个来到球场,而且踢球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了,居然开始注意将全队串联起来了。

几个“老炮儿”一边垂头丧气的往中圈里走,一边还耷拉着脑袋念念有词,也不知道是在念叨什么。

“没事没事,才一个球的差距而已,大家别泄气,咱们加把劲儿,追回来就是了。”他们的队长使劲儿拍着手,给大家鼓劲儿。

果然,气可鼓不可卸,他们的士气稍微振作了一些。

可惜,他们自己的劣势实在太明显,已经被李宁牢牢抓住,那就是体能差,而这个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突出。如果他们第一节能利用体能比较充沛的时候,仗着技术优势率先进球,那么之后打防守反击或许就好踢一些,可现在被“780”率先进球,那就陷入了战略被动。

李宁给自己的队伍制订的战术原本就非常有针对性,就是利用体能和速度优势冲击对手,打对方的身后空挡,如今对手先丢一球,为了搬回比分只能选择将阵型往前提,这样一来,他们身后的空档就更多更大了。

所以,“绿茵老炮儿”不仅没有搬回比分,反而被李宁抓住自己身后的纵深频频组织起有威胁的进攻,并且再进两球。

其中一个球是李宁开出角球,由九号中锋头球得分,另一是十号带球突破造成对手在禁区前沿犯规,李宁一个非常漂亮的香蕉球直接得分。

第二节结束,比分已经成了三比零。

“哈哈,今天的球踢的实在是太爽了,完全是碾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