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原来人家有后备(1 / 2)

陈松所在的城市,中考之后报志愿的程序和高考是不一样的。

中考之后,是先出成绩再填志愿,而高考则是先估分报志愿然后成绩才出来,两者在成绩和填志愿方面,程序正好颠倒过来了。

领完了志愿表,家长们就该和孩子们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商议志愿上都填哪所院校。

在考试之前,班主任都会告知上届各高中的录取人数,家长们就能因此推断出某所学校在这所初中录取人数名次区间段。他们就能依据这个来填志愿表了。

成绩名次明显在某所院校之间,能肯定会去哪所学校的,家长一般就在志愿上只填一所院校。

而名次在某个区间段开头或者是在末尾的,为了保险起见,都会填两所院校。万一名次估计错了,或者是学校没扩招,省得自家孩子没学校可去。

毕竟有具体成绩在,所以,交给家长和孩子们做选择的时间并不多。

填志愿的这阵子,家长们的谈话几乎都是「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你家孩子成绩大概在学校大榜排多少名」「你家孩子志愿填的是哪所学校」变相的攀比又开始了。

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家长们,走路都是趾高气扬的,说话的语气也是也是颇为自豪。

都不用仔细观察就能猜出他家孩子考得好,让他扬眉吐气了。

孩子考上普通高中的家长们,气势就差很多了,但是孩子还能上个高中,他们也颇为欣慰,也会一起讨论这类事情。

要说最惨的就是成绩差,看名次哪所高中都去不了的孩子的家长了。

每每看到有家长扎堆讨论,他们就会低下头,快步走远,生怕哪个家长会看到他,问他孩子中考成绩、报考志愿之类的事情。

相比之下,最惨的就是那些成绩差、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们了。

成绩没达到预期,本来心里就着急、焦虑,觉得别人都能考出好成绩,为什么自己考不好,从而有些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