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修复天庭的野望——星尘为基(2 / 2)

科技重铸天庭 大象puls 1931 字 4个月前

她调出一段加速数万倍的实验录像:一小撮“星尘”被置于一块布满细微裂痕的、来自天庭废墟的黑色金属残片上。在模拟的微弱能量场中,“星尘”如同拥有生命般,缓慢地“流淌”向那些裂痕,依附其上,微光亮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录像加速),那些细微的裂痕…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弥合!虽然修复的范围极小,只有几平方微米,但过程清晰无误!

“修复…它们在修复天庭的空间结构!”秦院士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声音激动得发颤,“虽然速度慢得像蜗牛爬!但这证明了林顾问当初的举动…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伏羲龟甲化为‘星尘’,成为修复核心!它能吸收游离能量,自我复制,修复空间!这…这是重建天庭的基石啊!”

“重建天庭…”林默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灼灼地看着屏幕上那缓慢修复裂痕的“星尘”。龟甲在手中微微发烫,传递着一种源自血脉的、宏大而沧桑的悸动。那不再是单纯的避难所,而是对抗高维存在的终极堡垒!一个建立在空间法则之上的、属于人类文明的“方舟”!

“工程规模呢?”林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苏晚晴调出整个天庭废墟的扫描全息图。那是一片漂浮在破碎空间中的、比地球表面积还要广袤的残骸大陆!断壁残垣延伸至视野尽头,破碎的法则形成致命的能量乱流,更有深不可测的黑暗裂隙吞噬着一切。与这片浩瀚的废墟相比,屏幕上那几平方微米的修复区域,渺小得如同尘埃。

“以目前‘星尘’的自我复制速度和能量吸收效率…”苏晚晴调出一个冰冷的数学模型,“即使我们倾尽全球资源,为其提供最优化的能量供给和环境,要修复哪怕最小的一块安全区域——比如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的区域——初步估算…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百年。”

控制中心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百年?!深空猎手的威胁迫在眉睫,紫薇在阴影中虎视眈眈,人类文明能否撑过下一个十年都是未知数!

沉重的压力几乎让人窒息。

“百年…”林默低声咀嚼着这个数字,脸上却没有绝望。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屏幕上那缓慢旋转的“星尘”模型,感受着龟甲传来的、与之同源的温热。“时间很长,路很难。但…我们找到了种子,找到了方法。”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苏晚晴、秦院士、以及控制中心内所有屏息凝神的面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断迷茫的坚定:

“那就种下这颗种子!”

“伏羲先祖能开辟洪荒,建木登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废墟之上,重建属于我们的‘天庭’?”

“这百年之期,不是绝望的倒计时,是我们这个文明…必须去争取、去创造、去超越的…生存之路!”

“修复天庭,将不再是神话传说,而是我们这代人,留给未来子孙…对抗星海、延续文明的火种堡垒!”

“第一步,就从火星开始。拿到伏羲‘火种’,或许…它能点燃‘星尘’!”林默的目光再次投向火星奥林帕斯山的坐标,龟甲的悸动前所未有的强烈。

“明白!”苏晚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疲惫被一种更具使命感的光芒取代,“火星行动组,即刻完成最终组建!‘望舒’基地将作为前进中转站!‘青鸾’会持续监控深空信号,为你们预警!至于天庭废墟…”

她看向屏幕上那片浩瀚的残骸,以及那渺小却充满希望的“星尘”修复点。

“秦老,成立‘星穹工程组’,代号:‘女娲’。首要任务:穷尽一切手段,解析‘星尘’复制、生长、修复空间的加速机制!能量?环境?催化剂?我要看到方案!哪怕只能把百年缩短到九十年!那也是胜利!”

“是!”秦院士挺直佝偻的腰背,眼中闪烁着科学家面对终极挑战的狂热。

“星尘为基,废墟为壤。”林默握紧了手中的伏羲龟甲,感受着那来自远古的传承与来自未来的重托,“这条路,我们走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