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赵明远·齐司礼4(2 / 2)

他有着自己的规划和底气。

在赵明远为大学新生活做准备,齐司礼已经悄无声息地整理好了自己所有的获奖证书、发表的专业论文以及厚重的作品集。他联系了自己的导师,也是艺术学院的院长,表达了希望留校任教的意愿。

院长对他的决定十分赞赏:“司礼,以你的才华和心性,留校是最合适不过的。学校需要你这样的年轻力量。”

流程很快启动,留校需要经过严格的统一笔试和面试。

这些对于二十二岁就已研究生毕业、在国画领域早已崭露头角的齐司礼来说,并非难事。他的专业功底扎实得可怕,笔试游刃有余,面试时面对诸位资深教授的提问,他从容不迫,引经据典,见解独到,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学术素养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齐司礼的谨慎是刻在骨子里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给任何潜在的竞争者或非议留下把柄,他在准备留校考核的同时,做了一件让院长都略感惊讶的事情——他同时报考了本校历史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古代艺术史。

这无疑是将自己的退路和前进的道路都铺设得更加稳固。艺术学院的教师若能兼具跨学科的深厚学养,无疑是锦上添花。历史学院的博士学位,将成为他留校最坚不可摧的砝码。

当赵明远还在为大学里新鲜的一切感到好奇,忙着参加社团、熟悉课程时,齐司礼已经如同一位沉稳的弈者,在不声不响间,落下了关乎他们未来安稳的关键棋子。

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未雨绸缪,都只是为了一个简单至极的目的——稳固地扎根于此,让那个依赖他如同依赖港湾的少年,永远不必面对分离的风浪。

他未曾宣之于口的温柔,都藏在这步步为营的规划里。他构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是他们共同未来的基石。

当赵明远以为是自己奋力争取才得以留下时,他并不知道,齐司礼早已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为他们能长久地停留在同一片天空下,筑起了更高、更坚固的城墙。孤独久了了人更怕再次孤独!

青春期的赵明远如同一团行走的火焰,精力旺盛得无处安放。假期来临,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蜷在齐司礼那方宁静的画室里。

他开始以不容拒绝的姿态,强硬地拉着齐司礼走出那个被墨香和颜料浸润的小世界,投身到更广阔、更喧嚣的天地中去。

起初,齐司礼是抗拒的。他习惯了自己的节奏,对拥挤的景点和长途奔波兴致缺缺。

但赵明远有他的办法——他会提前安排好一切,订好票,查好攻略,然后在出发的清晨,直接堵在画室门口,用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盯着他,语气带着点耍赖的意味:“齐司礼,票不能退,酒店也不能退,你要是不去,就浪费了。”或者更直接地,上手去拉他,“走嘛,整天画画多闷,带你去透透气!”

齐司礼看着他写满期待的脸,那声“不去”终究还是咽了回去。于是,他们的足迹开始延伸。

他们去过西北的苍茫戈壁。赵明远租了辆越野车,载着齐司礼在无垠的公路上疾驰,车窗大开,裹挟着沙砾的风吹乱了齐司礼一丝不苟的头发。

赵明远兴奋地大喊,而齐司礼在最初的紧绷后,望着窗外浩瀚的天地与嶙峋的雅丹地貌,眼神里渐渐流露出艺术家对原始力量的震撼与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