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考校!
皇帝在认可他自辩的同时,也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压了下来。你张时安不是能言善辩吗?
那就拿出点真东西来!空谈,终究是空谈!
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三皇子也紧张地看着张时安,不知他能否接住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问。
张时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
他再次叩首,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与一丝压抑的兴奋:
“回陛下!臣,不敢空言!臣于翰林院整理旧档之余,感于现有海船之弊,结合古籍记载与前人智慧,于闲暇之时,草绘了一种‘新式福船’图样!或可解答陛下之问!”
“哦?”皇帝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图在何处?”
“臣……臣今日恰将草图带在身边,以备陛下垂询。”
张时安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卷轴。
这正是他多日心血所聚,原本想找个更稳妥的时机呈上,如今形势所迫,不得不提前亮出这最后的底牌!
内侍接过卷轴,呈于御前。
皇帝缓缓展开,群臣无不伸颈,都想看看这位屡创奇迹的状元郎,又能拿出何等惊世骇俗的东西。
只见那绢素之上,用精细的笔触绘制着一艘前所未见的巨舰草图!
它与现今流行的福船样式颇有不同,船身更为修长流畅,船首装有破浪用的尖锐撞角。
侧舷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炮窗,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竟然设计有三根高大的桅杆,帆索系统极为复杂……
皇帝的目光紧紧盯在图纸上,手指沿着那新颖的线条缓缓移动,脸上的神色,从审视,渐渐变为惊讶,最终化为一种难以抑制的激赏!
他猛地抬头,看向跪在
“此船……时速几何?可载多少兵士、火炮?造价预计多少?详详细细,给朕奏来!”
这一刻,满朝文武都知道,张时安不仅彻底洗清了污蔑,更凭借这“新式福船”图样,真正地、深深地赢得了圣心。
初夏的微风拂过京城,带来了荷塘初绽的清新气息。
太和殿上那场惊心动魄的自辩与“新式福船”图样的呈献,如同在沉闷的朝堂投下了一颗火种。
虽未立刻燃起燎原之势,却已让张时安这个名字,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权贵的心中。
危机化解,圣眷愈隆,但张时安深知,这并非终点,而是另一段更为复杂征程的起点。
这日散朝后,张时安正与三皇子在翰林院值房内低声商议着“新式福船”的一些细节。
一位身着礼部官袍的书吏恭敬地前来,递上了一封素雅的信笺。
“张修撰,我家尚书大人请您过府一叙,说是得了些新茶,请您品鉴。”书吏语气谦和,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张时安接过帖子,落款正是礼部尚书王肃。他心中微微一动。
王肃在朝堂上虽属守旧派,与杨涟同气连枝,但此人向来以持重、爱才着称,在弹劾风波中并未亲自下场,态度暧昧。
如今突然相邀,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