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夏听了张老师的话,也是深有同感,她当初听田支书让她找个小旅店等着,还以为田支书只是让自己找个地儿休息呢,结果干等人也不来,她都以为沧洱村不稀罕自己了。
后来赶了这一路才知道,从沧洱村到明同镇,不是自己想的擡腿就到,确实是需要些时间的,田支书当时并不只是跟自己客气。
“既然你们家里有用的,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武大哥,谢谢张老师了,还要谢谢田伯伯,这屋子收拾得很干净,很感谢你们的准备,您几位慢走。”
张老师听不得小沈老师跟自己一直这么客气,“小沈老师,你跟我们可别您、您的,我们可受不住,农村人性子直,你也直来直去的就好。”
沈又夏也愿意大家都随便些,刚刚只不过是为了礼貌,“那行,就听张老师的,你们几位慢走,不用陪着我啦,我自己简单收拾收拾。”
沈又夏把人送出了院子,回屋打开了衣柜,虽然衣柜不大,也不是新的,却擦拭得干干净净,沈又夏把自己的衣裳从行李箱里拿出来,挂到了柜子里。
因为路途远,沈又夏带过来的衣裳并不多,本来想着到这边再置办一些的,哪想到不只是这边没有地方置办衣服,就算是能置办,她现在也没钱置办了。
把衣服收拾好,她就去了外屋了,先是舀了半盆凉水,把手脸洗干净了,就开始动手点炉子,这对沈又夏来说,真是个很严峻的考验。
沈又夏是真没想到,点个炉子竟然会这么难,所以忙活得她满头大汗,冒了一屋子的黑烟之后,沈又夏的点炉子大业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把门窗都大大地敞开来,下午有了一些凉风,窗子和门都打开着,穿堂风一过,屋子里的黑烟很快就散尽了,沈又夏照了照挂在外屋墙上的镜子,刚洗过的脸又变成了小花猫。
“您是新来的老师吗?”沈又夏刚想重新打一盆水洗脸,就听到敞开的屋门口,响起了脆生生的询问声,她回头向门口看过去。
只见一个精瘦的小姑娘,正趴在门框上,朝着自己望过来,大概是因为太瘦的原因,小姑娘的眼睛显得特别的大,看着像要占了脸部三分之一的位置。
“是啊,我是新来的老师,你是这里的学生吗?”小姑娘却是摇了摇头,这让沈又夏很意外,这么大小的一个小女孩儿,不是正该上学的年纪么。
沧洱村里又是只有这么一间学校,如果小姑娘不是在这里读书的话,那她难道去外村学?不是说附近还有别村的孩子到沧洱村来读书的么。
沈又夏有点弄不清楚,就朝她招了招手,然后又舀了半盆水,把自己的手脸洗了个干净,“你是咱们村子里的孩子吗?还是来这个村子走亲戚的。”
在沈又夏想来,小姑娘走亲戚的机率要大一些,不然怎么可能不是这间学校里的学生,在沈又夏的意识里,还没有到了年纪却不上学这样的概念。
小姑娘却是没有回答她的问话,“老师,你刚刚是不是想要生炉子呀,我帮你吧,我会生炉子,生的可好了,绝对不会冒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