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余阳市电视台的《全市新闻联播》准时播出了关安县茶产业签约仪式的专题报道。
电视机前,无数观众被那组镜头震撼。
云雾缭绕的茶山在夕阳下泛着金光,采茶女的歌声伴着悠扬的笛声传来。
宣传片结尾处,\"关安云雾茶\"几个烫金大字缓缓浮现,下方清晰地列出了两个联系电话。
新闻刚播完不久,黄大发销售团队设在关安宾馆的临时办公室就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叮铃铃——\"。
\"您好,这里是关安云雾茶销售热线...\"。
接线员小张刚拿起话筒,就听到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我是市百货公司的,想跟你们洽谈一下茶叶采购...\"。
与此同时,县政府办公室的值班电话也响个不停。
值班干部老胡一手握着钢笔,一手抓着话筒,忙不迭地记录着:\"您要二十斤头茬新茶?好的好的,我这就记下来...\"。
两个电话此起彼伏地响了一整晚。
关安宾馆的接线员换了三班,嗓子都说哑了;
县政府办的值班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来自全市各地的求购信息,还有不少是外市的。
谁也没想到,一则电视新闻竟能带来如此火爆的反响。
在县广播站的机房里,值班员看着不断闪烁的信号灯,笑着对同事说:\"咱们关安茶叶,这回可要出名喽!\"。
……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办公室,政府办主任范军荣就捧着一叠资料匆匆赶来。
他轻轻叩响李达康的办公室门,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
\"县长,昨晚的电话记录统计出来了。\"
范军荣双手递上资料,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颤抖。
\"您看看这个数字...\"。
李达康接过报表,目光在纸面上快速扫过。
突然,他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三百斤?一晚上就有这么多订单?\"。
\"是啊!\"。
范军荣搓着手:\"而且都是按咱们定的高价成交的。”
“市百货公司一家就要了一百斤,说是要放在精品柜台销售。\"
李达康站起身,走到窗前。
他想起昨晚值班干部汇报时说,有个鹿城商人一口气订了五十斤,连价都没还。
\"这个年代啊\"。
李达康转过身,意味深长地说:\"有钱人还真不少。\"
他轻轻拍了拍报表:\"通知茶岭镇那边,抓紧备货。”
“这可是打响品牌的第一仗,必须打好!\"。
范军荣连连点头,正要离开,又被李达康叫住:\"等等,把这份数据复印一份,送到黄总他们那里。”
“让他看看,咱们关安茶叶的市场潜力!\"。
范军荣挺直腰板应道:\"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便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听着脚步声渐远,李达康踱步到窗前,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振奋。
他暗自盘算着,是时候扩大宣传攻势,同时敦促茶岭镇加快厂区建设了。
正思索间,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黄总啊。\"
李达康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电话那头传来黄大发兴奋的声音:\"李县长!好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