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看了一眼,跟在日本人的屁股后边,一直像一条狗一样,转过来转过去的周宏发。
老人的话,好像这个时候,还没有说完。
毕竟,只要老人家心里的怨气,没有发泄出来。
话,不可能会说完。
“哎!我说你不就是周家店,周大旺的儿子吗?”
“行”
“小子,好样儿的!”
“我不得不佩服你的本事!”
“在咱们这三六五乡的,我对你句实话。”
“我不服谁,我都得服你。”
“我即便拉屎,站不起来的时候。”
“我不扶墙,都得他妈扶你呀!”
“你这家伙的本事就是大。”
“你这亲爹才死了没有几年的光景,马上就抱上了洋人的大腿。”
“你不但抱上了洋人的大腿,而且,还认了洋干爹。”
“了不起,了不起呀!”
“这周家店出人才呀!”
“这人也能当亲爹,畜生也能当干爹的人,也出在了周家店。”
“这周家店真出人才呀!”
又是一声枪响。
当然,这次的枪,不是日本人开的。
这次,是周宏发开的枪。
老者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虽然,郎娃同师父在一起的时候,就住在红瓦楞村的后山上。
也就是那座还能够给两个人,提供一点儿遮风挡雨的地方。
也就是那破旧的土地庙。
虽然,郎娃很少同村子里的人接触。
也就是很少的几次,拿点儿山货,同村子里的人们,换一些盐巴之类的东西。
在平时的日子里,真地很少同乡亲们有接触。
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山不亲水亲,水不亲地亲,地不亲人亲。
郎娃举起了枪。
真想一枪打爆了周宏发的头。
但是,突然想到,不行,这日本人刚到这里。
毕竟,在东北的时候,日本人就搞了一个连桩制。
到了这里,郎娃宁肯相信,经过了一路的杀戮,日本人只能够变得更加残忍。
绝对不会变得仁慈起来。
不管村子里的人,遭受了什么样的羞辱。
只要生命还在。
红瓦楞,就还有希望。
如果因为自己的枪一响,真正地惹恼了敌人。
敌人,极有可能会屠村。
郎娃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带来的弟兄们。
郎娃知道,日本人绝对不会想到,在这个地方,还有着这么一支武装。
“走,咱们回山上,想一个办法。”
小六儿的脖子一扭,说道:“你是大当家的,我们不得不听你的。”
“大当家的,你自己说说吧!”
“咱们目前,同那些当兵的有什么差别呢?”
“人家一路是从东北退到了华北。”
“咱们呢,咱们不也一样,也是从东北撤到了华北吗?”
“你当时说,小鬼子一定会打到你的家乡来。”
“可是,咱们到了你的家乡,你的家乡根本就没有鬼子。”
“眼下,这鬼子来了。”
“你却又不打了,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