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帷幕”褶皱区的发现,如同一块投入星语网络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那古老的遗迹、自动的防御系统、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网外之民,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危险的谜团。调和之核下令进入长期监视与谨慎研究的阶段,增派的被动观测设备如同无形的眼睛,日夜凝视着那片扭曲的时空。
潜伏的褶皱探针传回的数据虽然断断续续且多为被动记录,但经过瑞林真言织塔与微光遗民共鸣网络的联合解析,依旧逐渐勾勒出那片区域的部分运行规律。
最大的发现,是关于那险些让探针全军覆没的幽蓝色扫描力场。数据分析表明,这种力场并非持续开启,而是以一种复杂的、似乎与遗迹内部某种能量循环相关的周期进行运转。其触发条件也并非单纯的“发现异常”,更像是针对“特定类型的能量签名”或“未经授权的信息交互”才会激活。
更重要的是,观测捕捉到了数次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湍流,从遗迹深处渗透而出,溢散到褶皱空间中。这些湍流的能量签名,与之前克桑工程师发现的、与网外之民信号背景波动吻合的稀有能量印记,高度同源!
它们似乎是古老遗迹正常(或非正常)运行时的“代谢产物”,如同呼吸般规律地微弱散发。而网外之民布设的那些能量信标,其中一个重要作用,似乎就是收集并引导这些溢散的能量湍流。
“他们在收集这种能量?”星语会议上,齐拉代表感到困惑,“这种能量似乎并不稳定,甚至有些……危险。”各个文明对能量的和谐性极为敏感。
“或许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资源,或者……钥匙?”瑞林代表推测道,“又或者,他们是在防止这种能量过度溢散,以免引来什么东西?”
正当星语网络专注于解读褶皱区的秘密时,负责追踪网外之民常规活动的微光遗民“追踪者”小队,在一次例行的边缘星域巡逻中,捕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并非在高维褶皱附近,而是在另一片遥远的、被称为“尘埃坟场”的小行星带,意外拦截到一段相对完整、未被及时加密的网外之民内部通讯片段!
这段通讯似乎是因为其中一个节点的发射器突然故障导致的短暂泄露。虽然依旧残缺且使用了大量代称,但其信息量远超之前那段自毁前的警告。
破译工作立刻提升到最高优先级。结合之前获得的所有数据碎片,瑞林的真言编织大师们耗费巨大心力,终于勉强解读出通讯的大致内容:
“……‘摇篮’周期将至,‘母亲’的呼吸再次变得急促……第七信标区湍流强度超标,需优先疏导……警惕‘巡天者’的视线,他们尚未触及真相,但已过于靠近‘门扉’……‘守望’职责重于隐匿,必要时启动‘缄默协议’……”
通讯到此戛然而止,故障显然被修复了。
这段通讯蕴含的信息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