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正是这种敬业精神,让他能坐稳局长的位置。
郑智尧轻抚脸颊,调整好座位后驾车离开孟钰的住所。
坐在后座的祁同伟竟突然发出轻微的鼾声。
郑智尧默然无语。
---
“收购?”
祁同伟接过程程递上的收购意向书,神情严肃。
中福集团这样的巨头入驻京海市,他并不觉得奇怪。
实际上,他明白自己打击犯罪、整顿秩序的努力,都在为像中福集团这样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越东地区为何要对付赵立冬,清除高启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令祁同伟惊讶的是,中福集团竟然提出了收购建工集团的请求。
在他看来,中福集团不过想分一杯京海市这块大蛋糕罢了。
凭借中福的实力与资源,只要表明合作意愿,就会有众多官员积极促成他们在新区项目的合作。
但祁同伟清楚,无论是越东地区还是京海市,都不会轻易将经济主导权交给中福集团。
作为本地企业的建工集团,理应获得支持。
因此,面对中福集团的收购提议,祁同伟认为此举不够磊落。
京海市为中福集团做了不少铺垫工作,而中福集团却未打算通过合作推动本地企业发展,而是想利用现有资源获取利益后再甩手不管。
所以,祁同伟主张拒绝这笔交易。
尽管中福集团实力雄厚,但在京海这片土地上,建工集团根基深厚,这里的复杂局面绝非轻易可掌控。
如果中福集团真能适应,也就无需祁同伟去铲除高启强等势力了。
当然,祁同伟现在还不敢贸然下定论。
这份收购计划,到底是中福集团董事会的整体决定,还是某些高层的个人意图?如果是前者,那就无需赘述。
祁同伟不愿让莽村开发项目成为饮鸩止渴之举。
一旦项目完工,中福集团获利丰厚后扬长而去,留给京海市的只会是一片狼藉。
到时候,不仅会有大量烂尾工程,还会使参与投资的中小民营企业陷入困境。
祁同伟对这些大企业的操作方式再熟悉不过了。
“我得先向上级做个汇报。”
此事他无权单独决定。
毕竟,他只是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只能向上级陈述观点,供其参考。
然而,在紧要关头,
他的建议却备受市领导的重视。
最终,如祁同伟所料,
市里决定亲自出面,
组织中福集团与建工集团的代表齐聚一堂,进行对话。
与此同时,市里也会派遣代表参与,与建工集团共同商谈。
参会的不仅有市里的高层领导,还有祁同伟。
建工集团一方,由新任董事长程程带领团队出席;
中福集团则派出总经理助理皮丹以及并购小组成员。
三股力量在市**的会议室交汇,
拉开了中福集团与建工集团合作促进交流的帷幕。
尽管这被称作合作促进交流会,
但实际上是京海市与中福集团战略投资的谈判。
表面上是建工集团与中福集团对话,
实则关乎京海市与中福集团未来的布局。
一旦建工集团同意并购,
就意味着京海市全面引入中福集团,并将新区开发项目全权交给中福集团负责。
“祁局长,久仰大名,这次合作还得仰仗您的指导。”
皮丹刚步入会场,还未落座,就径直走向祁同伟。
显然,他也意识到这位京海市公安局长的重要性。
祁同伟却谦虚地说道:“领导都在,我只是辅助工作。
皮总,请坐,我来给您介绍市里的领导。”
说完,他便牵着皮丹依次与市领导见面。
寒暄之后,双方各自入座。
中福集团与建工集团的代表相对而坐,
祁同伟等代表京海市的成员则居于主席台中央。
会议直切主题,
一开始就聚焦于合作还是并购的争议。
中福集团立场明确,
皮丹直言:“虽然高启强等人已离开建工集团,但我们对建工集团的人员架构仍有担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集团认为,收购建工集团后应重新整合人事,将其纳入我们的业务体系,从而更高效地推动新区开发。”
建工集团的历史遗留问题,
中福集团坦率提及,亦合情合理。
在这点上,单靠片面言论难以服人,
毕竟这是合作谈判,而非争执。
因此,程程率领的建工集团团队选择避开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