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世界明星!(1 / 2)

群星演唱会的最后一束灯光熄灭时,林洛站在鸟巢的舞台中央,看着台下缓缓散去的人群。

东京巨蛋的樱花雨、首尔奥林匹克公园的呐喊、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的嘻哈狂欢,四个城市的片段在脑海里交织成流动的盛宴。

他那时还不知道,这场横跨四国的音乐狂欢,会成为华语乐坛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更会让他从台前的创作者,彻底蜕变为掌控全球音乐脉络的幕后大佬。

演唱会结束后的三个月,华夏乐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出海潮”。

许霞带着融合了京剧元素的新专辑登陆日国公信榜。

成为首位在日国开体育馆级演唱会的华夏女歌手。

她在东京记者会上说:“是林洛告诉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台下的日国粉丝举着“许霞嫁我”的华夏文灯牌,荧光在夜色中闪烁成了温暖的星河。

这股热潮很快蔓延到韩棒国。

飞轮之海凭借林洛量身打造的《少年说》,在榜单上力压BTS。

成为首个获得韩棒国金唱片大奖的华夏组合。

舞台上,他们将武术动作融入舞蹈,华夏文歌词搭配韩语说唱。

这种独特的“华夏式K-pop”风格,让韩棒国粉丝疯狂打call。

连《韩棒国日报》都用整版报道:“华夏偶像正在改写韩流规则。”

欧美市场的突破更是令人瞩目。

泰勒?斯威夫特的新专辑中,由林洛参与创作的《ShakeItOff》横扫格莱美三项大奖

MV里泰勒跳着林洛设计的“华夏式扭秧歌”舞步,播放量突破20亿次。

LadyGaga的超级碗中场秀,演唱了林洛为她量身打造的《MillionReasons》。

让全球观众第一次在超级碗舞台上听到华夏民乐的声音。

“林洛效应”开始在全球发酵。

当人们盘点爆款歌曲时,惊讶地发现近半数都与这个名字有关——

要么是他创作,要么是他制作,要么是他旗下工作室推出的艺人。

音乐杂志制作了“林洛音乐版图”专题,用红色线条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他的影响力:

从京都的创作基地,到东京的合作录音棚,从南江区的舞蹈工作室,到洛杉矶的版权公司。

一张无形的音乐网络已经悄然成型。

业内人士开始意识到,林洛早已不是单纯的音乐人。

他的工作室旗下不仅有歌手、制作人,还拥有独立的版权公司、演出经纪团队和流媒体平台股份。

当传统唱片公司还在为数字音乐转型焦头烂额时,林洛已经通过“创作+制作+发行+演出”的全产业链模式,将话语权牢牢握在手中。

有媒体估算,他掌控的音乐版权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相当于三个传统唱片公司的总和。

这种影响力最直观的体现,是在各大音乐奖项的提名名单上。

格莱美、全美音乐奖、日国公信榜、韩棒国金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