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密谈(1 / 2)

内阁由戏志才任首辅,田丰与贾诩为次辅。

贾诩目前遥领此职,待其归朝后正式履职。

内阁行走包括陈宫、沮授及李儒三人,总计六人:一人为首辅,两人为次辅,三人为行走。

再看军机处。

军机大臣郭嘉,简称郭军机;程昱与许攸为军机参赞大臣,称参赞。

军机武备大臣共四人:赵云、甘宁、张辽、乐进。

入军机后,郭嘉辞去绣衣卫指挥使之职,绣衣卫更名为锦衣卫,由王越接任指挥使之职。

程昱亦辞去监察院院使职务,监察院拆分,由闵纯和耿武分别出任左右院使。

许攸同样卸下御史台御史之职,御史台亦被拆分为左右御史,分别由荀谌和辛评担任。

赵云、甘宁、张辽、乐进四位将领辞去将军职位加入军机处,今后封爵者均需辞去将军之职,不可兼得。

即便如吕布这样的温国公,也需辞去镇东将军一职。

由此可见,刘煜的朝廷正日趋完善。

军中废除大将军称号,改为上将军。

上将军下设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接着是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将军以及杂号将军。

晋升机制较以往更为有序。

六部人事有所调整,吏部尚书为,礼部由管宁担任,刑部由石韬执掌,兵部由徐庶负责,户部则由孟建出任,工部尚书保持不变。

随后提及刘煜对后宫的册封安排。

皇后自然非望舒莫属,而百花与蔡琰被晋升为昭仪。

貂蝉获封婕妤,伏寿为夫人,邹氏与甄姜成为贵人。

新加入的黄蝶舞,则被授予特定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刘煜后宫规模不大,相较于袁术称帝时动辄千人的后宫,显得尤为稀少。

因此,册封仪式结束后,群臣纷纷奏请刘煜广纳秀女扩充后宫。

经过数次婉拒后,刘煜最终应允此事,并委派蔡琰具体操办。

按照惯例,这类事务应由皇后主持,但如今望舒只是名义上的存在,毫无实际作用。

至于百花,虽与刘煜关系密切,却并不适合处理琐碎事务。

因此,刘煜特意提拔蔡琰协助管理后宫事务。

开国大典当晚,自然少不了赐宴庆祝。

次日清晨,刘煜召集群臣议事。

内阁与军机处的十二人悉数到场,唯独缺席贾诩。

因贾诩仍在益州未归,故此次会议少了此人。

“臣等参见陛下。”

戏志才、郭嘉等人齐声行礼。

海军指挥权已转交周瑜,乐进也从并州返回。

鉴于乐进资历深厚,将其纳入军机处实属合理,尽管其功绩并不显着。

每次出征,刘煜均令乐进留守后方维持秩序。

此外,赵云在张辽北伐前一直是刘煜麾下首席将领。

至于平原郡防务,现由河间侯张合接管。

“朕有意重新整顿军队建制。”

刘煜目光扫过众人,沉声说道。

“敢问陛下,不知陛下欲如何重组军队编制?”

军机大臣郭嘉拱手问道。

刘煜觉得让郭嘉只做绣衣卫指挥使有些屈才,正好他打算设立军机处,于是提拔郭嘉为军机大臣。

而锦衣卫本质上是暴力机构,由王越担任指挥使再合适不过。

“朕计划组建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大军团,将现有部队全部纳入其中……”

刘煜早就有了这个构想,只是还未完全完善,如今大致规划好了。

不过海军另算,是编制。

“军机处回去后起草章程,三日后呈交朕。”

刘煜看着郭嘉吩咐道。

他对军团的想法已成型,但仍需军机处拟定章程参考,再结合自己的思路调整。

“臣遵旨。”

郭嘉等人应声。

刘煜点头,目光转向内阁:“朕已登基建国,须尽快推行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对新生的大汉至关重要,必须实施。

“臣明白。”

戏志才回道。

接着,刘煜又布置了其他任务。

新帝登基后事务繁杂,内阁与军机处将忙碌许久。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王越求见。”

刘煜正在养心殿办公,侍卫来报。

“宣他进来。”

刘煜放下奏折说道。

“是。”

片刻后,王越入殿,单膝跪地道:

“微臣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

刘煜略作点头,随即问道:“何事如此急切?”

王越神色凝重地回禀:“陛下,锦衣卫探子来报,草原上正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似有南下之意。”

自接手锦衣卫以来,王越始终谨慎行事,唯恐出错。

在他看来,能获此职位实属不易,故而每件事都格外小心。

“这是锦衣卫探子送来的消息。”

王越说着将情报递上。

刘煜看过后,神情愈发严峻。

他忆起去年冬季,张辽火烧鲜卑十万骑兵之事,料想鲜卑必会报复。

如今春暖冰融,不出月余,鲜卑定会南下。

“锦衣卫需持续关注草原动向,不可松懈。”

刘煜嘱咐道。

“臣领命。”

王越躬身答道,随后退出。

“传郭嘉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