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竟被刘煜算计至此,对方心机深沉,远超想象。
如今陷入这般境地,全因自身疏忽大意。
“儒生胆敢如此威胁我们?即便你府上刀斧手众多,又岂敌我二人利剑?”
匡章与田单拔剑出鞘,欲斩贾诩以泄愤。
即便赴死,也要拉个垫背之人!齐国富庶强盛,岂会屈从于区区刘煜?
“不得伤害先生!”
甘宁及时赶到,挥舞长刀迎战两人。
刀斧手迅速围上,然而甘宁已将匡章与田单击杀,地上只剩两具无首。
甘宁提着两人的首级对贾诩说道:“贼将已被我诛杀。”
贾诩叹息一声,摇头道:“本以为他们会归顺主公,却不想二将忠心不改,追随齐威王。”
“罢了,他们冥顽不灵,将军此举亦是立功。”
甘宁冷眼旁观,他来此世只为征战杀敌。
与刘煜为敌之人,他绝不会留情,这些人终将威胁到主公。
……
太子丹现身城门,燕王目光转向田忌,再次催促道:“将军何须犹豫?速速入城,若汉军援兵至,届时屯兵在外,进退皆难。”
“好,我即刻入城。”
田忌见太子丹平安无事,城内寂静无声,匡章与田单应是无恙。
于是他立即率两万大军进城,城门随之关闭。
城墙上布满弓箭手。
“田忌,你早已中计,还不下马投降!”
刘煜携燕王及太子丹等人现身。
田忌震惊失色,见燕王与太子丹恭敬立于刘煜身后,心中已明,刘煜掌控了蓟城。
田忌怒不可遏:“刘煜!汝竟敢暗算于我,匡章与田单两位将军何在?”
“在此!”
甘宁现身,掷两颗人头于田忌马前,田忌见是匡章与田单首级,面色铁青。
“齐国将士,随吾突围!”
田忌欲率军冲出,刘煜挥手下令,赵云、徐荣、乐毅率弓箭手万箭齐发,先击溃其前锋。
田忌措手不及,赵云、徐荣领坚盾营突袭。
纵使田忌英勇,也敌不过二将,更何况二人曾在洪荒界修行,对付田忌毫无迟疑。
在双将围攻下,田忌迅速被斩于马下。
乐毅急呼:“齐军听令,尔等主将已被除,若识时务,即刻归降燕国,否则格杀勿论!”
齐军三万余人面露绝望,田忌既亡,困于蓟城,难以脱身。
顷刻间,齐军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刘煜对燕王赞道:“此战功劳,燕王居首,蓟城由你掌管最为妥当。”
燕王谦逊回礼:“能为君效命,实乃荣幸,主公仁德宽厚,保全百姓,乃万民之福。”
“百姓之基在于民,吾但愿天下太平。”
刘煜言毕,设宴犒赏三军,韩信因策划有功,位居首位。
这般一来,自身再无牵挂。
李儒对刘煜进言道:“主公,依我看,齐国大军定会前来。”
“齐国孙膑,素闻其智谋超群,齐国能于六国中崛起,全赖孙膑之力,主公切莫小觑此人。”
刘煜微微点头:“田忌已亡,齐国内再无良将,现下只看齐威王有何打算。”
不出多时,必发兵齐国,一举将其攻下,此乃上策。
燕王向刘煜行礼:“主公,齐国以黄河为界,欲破齐国,须绕过此防线。
临淄城内现有十五万大军,若算上老弱病残,约有十七八万。”
燕王话毕,刘煜眉头紧锁:“十七八万?”
如此看来,孙膑确有过人之处,连预备役都组织起来了。
但此事于刘煜而言无关紧要,他眼下最看重的是把握时机。
齐国若不除,赵、魏、韩三国势必联手,到时凭我军现有兵力,难以制胜。
况且秦王嬴政已在操练兵马,身为七国最强,随时可能介入。
“报!主公!”
一名士兵急报:“赵国廉颇、李牧率军逼近,现已抵达燕国边境。”
“知道了。”
刘煜点头回应。
众人惊愕,谁也没料到赵国会突然出兵,完全超出了预期。
太子丹道:“廉颇、李牧皆为赵国名将,此次遣他们入我燕地,定是意图侵占。”
“我也听说过这两位将领,但我军如今的兵力,恐怕难以抵御赵军的进攻。”
刘煜心中已有对策。
贾诩与李儒沉思,对此亦感到困惑。
赵军来势汹汹,关于其具体兵力及战术,他们所知甚少。
贸然迎击,恐将两败俱伤,更何况齐威王与孙膑尚未有所动作。
刘煜目光转向韩信:"面对强敌,你有何计策?"
韩信拱手道:"请主公拨一万精兵予我,定能挫败廉颇与李牧!"
徐荣冷声说道:"韩信,你未免太过自负。
廉颇、李牧皆为名将,岂是田忌、秦开可比?你又如何能敌?"
韩信心中虽感压力,但未曾动摇:"主公,我愿立下军令状。
三日内若不能击退廉颇、李牧,甘愿受罚。
"
刘煜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好!"随即交付虎符,并承诺全力支持。
离开后,贾诩叹息:"主公,韩信年少气盛,未必能担此重任。
"
李儒附和:"不如派赵云随行监军,以防万一。
"
刘煜摆手拒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相信韩信绝不会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