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溯源验药,证药根脉魂(1 / 2)

逆世雄图 孤独的疏星 2247 字 3个月前

第二天清晨,布里恩茨村的雪停了,阳光透过阿尔卑斯山的云层,在药草坡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黄三炮刚洗漱完,就听见草药坊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说话声——海因茨正带着十几个老药农整理祖传物件,莉娜拿着笔记本电脑记录,孙子扛着摄像机在人群中穿梭,镜头对准的是一位白发老人手里的“牛角药勺”。

“这勺子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1920年他就在这山上采草药了。”老人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牛角勺上的纹路,“你看这勺底的刻痕,是用来量草药分量的,一勺正好够熬一碗药,当年村里人生病,都靠这勺子配药呢。”孙子赶紧把镜头拉近,牛角勺上的岁月痕迹清晰可见,本源珠悬在勺子上方,光芒中隐约浮现出老人太爷爷当年采挖草药的模糊影像。

“黄师傅,您看这个!”莉娜突然举着一本泛黄的账本跑过来,账本封面用牛皮纸包裹,边角已经磨损,里面的字迹是用蓝色墨水写的,虽然有些褪色,但依旧能看清“1953年高山草药采挖记录”的标题。“这是我太爷爷的账本,里面记着每次采挖的草药种类、数量和用途,您看这里,”莉娜指着某一页,“‘7月15日,采雪绒花5公斤,卖给镇上的药铺,得钱80马克’,还有这里,‘9月20日,帮邻村治偏头痛,用高山龙胆30克,没收钱’。”

黄三炮接过账本,指尖轻轻拂过纸页,能感受到纸张的厚重感。“这可是好东西,”他笑着说,“账本里的时间、地点、用途都写得清楚,比空口说历史管用多了。”正说着,陈曦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走进来,脸色有些凝重:“黄师傅,意大利草药商那边有新动静了,他们向认证机构提交了‘1890年的采挖合同’和‘1900年的草药销售记录’,还说布里恩茨村的草药采挖历史只有几十年,比他们晚了近百年。”

“1890年?”海因茨凑过来看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意大利草药商提交的证据照片——一张泛黄的合同,上面写着“阿尔卑斯山草药采挖授权”,落款日期是1890年5月;还有一本厚厚的账本,封面印着意大利文,里面的记录从1900年开始,密密麻麻写满了草药交易信息。“这不可能!”海因茨激动地摆手,“我们村的老药农都说,早在我爷爷小时候,村里就有采草药的传统了,怎么可能比他们晚?”

莉娜也皱着眉说:“我在网上查过意大利那边的草药历史,他们主要采挖的是南部山区的草药,阿尔卑斯山北部的草药采挖记录很少,怎么突然冒出这么早的合同?”黄三炮沉思片刻,突然说:“老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们得找懂行的人来鉴定这些证据的真假。”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老周,我是黄三炮,你那边能派个文物鉴定专家过来吗?我们需要鉴定一些老物件和账本的年代……”

三天后,一位穿着休闲装、背着双肩包的中年男人走进了草药坊,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工具箱,上面印着“国际文物鉴定中心”的字样。“黄师傅您好,我是周明,文物鉴定师,专门来帮您鉴定这些老物件。”周明打开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仪器——放大镜、紫外线灯、纸张检测仪,“我从事文物鉴定二十多年,尤其是纸质文物和传统工具,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周明先拿起莉娜家的账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又用紫外线灯照射纸页。“这账本是真的,”他肯定地说,“纸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欧洲常用的亚麻纸,墨水是当时流行的酸性墨水,上面的磨损痕迹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人工做旧的痕迹,账本的年代和记录的时间能对得上。”接着,他又拿起那位白发老人的牛角药勺,用仪器检测了牛角的老化程度:“这勺子的年代更早,大概在1920年左右,勺底的刻痕是长期使用形成的,不是后来刻上去的,是件真正的老物件。”

众人刚松了口气,周明话锋一转:“不过,意大利草药商提交的‘1890年合同’有问题。”他打开平板电脑,指着意大利草药商的合同照片:“你们看这合同上的字迹,虽然看起来泛黄,但字迹的墨水渗透度不对——1890年的墨水是植物性墨水,渗透度会比较深,而这张合同上的字迹渗透度很浅,更像是现代墨水伪造的;还有合同上的印章,1890年的印章材质多为铜制,印泥是矿物性的,颜色会偏暗,而这张合同上的印章颜色鲜亮,明显是现代印泥的颜色。”

“还有这个账本,”周明又指着意大利草药商的销售记录,“1900年的账本,纸张应该是棉纸,而这张照片上的纸张看起来更像是机制纸,机制纸在欧洲普及是在1920年以后,1900年很少用这种纸做账本;另外,账本里的字迹排版太整齐了,1900年的手写账本,字迹会因为书写习惯有高有低,不可能这么规整,更像是用电脑排版后打印出来的。”

“太好了!”莉娜兴奋地拍手,“这么说,他们的证据是伪造的?我们可以直接告诉认证机构啊!”周明却摇了摇头:“不行,我的鉴定只是初步判断,需要实际检测才能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意大利草药商的证据现在在认证机构手里,我们没法直接检测,只能从我们自己的证据入手,证明我们的采挖历史更早。”

黄三炮突然想起什么,对海因茨说:“你们村里有没有老房子?比如上世纪初的药农住宅,或者以前的草药仓库?老房子的墙壁上,说不定会有当年的草药痕迹。”海因茨眼睛一亮:“有!村东头有间废弃的草药屋,是我太爷爷当年住的,现在还保留着原样,墙壁上好像有不少印记。”

众人立刻跟着海因茨去了村东头的废弃草药屋。屋子是用石头砌成的,屋顶覆盖着木板,虽然有些破旧,但整体结构还很完整。走进屋里,一股陈旧的草药香气扑面而来,墙壁上布满了深色的印记,有的像草药的形状,有的像是用炭笔写的字迹。

“你们看这里!”黄三炮指着一面墙壁,上面有一个模糊的“雪绒花”图案,旁边还有几行炭笔字,虽然大部分已经模糊,但还能辨认出“1915年”“采挖”“治病”等字样。周明赶紧拿出仪器检测,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这是1915年左右用炭笔写的,炭笔的成分和当时的炭笔一致,图案和字迹都是当时形成的,没有后期涂改的痕迹,这证明早在1915年,村里就有人采挖雪绒花治病了,比意大利草药商说的‘布里恩茨村采挖历史几十年’早了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