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情理交融,典衡刚柔思辨界(1 / 1)

逆世雄图 孤独的疏星 1746 字 4个月前

乱信刚钻进那道混着哭闹声与辩论声的漩涡,就被一堆离婚协议书和情感咨询报告埋到腰腹。左手攥着的《智愚调和录》正和某调解员的“情理分析表”缠成死结,挣扎时书里掉出的“第三章第四节”飘到脚边——纸上“情理兼顾”四个字被人用红笔涂改成“感情用事”,旁边还画着个撒泼打滚的大妈,手里举着“我不管,就得听我的”的标语牌,脚下踩着被撕烂的《民法典》。

“这地方的情理熵比智慧广场的智愚混乱还离谱!”乱信扒开粘在袖口的情感测试问卷,指着前方闹哄哄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穿婚纱的新娘,在婚礼上哭着要加二十万彩礼,说‘不给就是不爱我’,新郎掏出首付合同说‘再要钱就结不起婚了’,她抢过合同撕成碎片,伴娘在旁边喊‘就得治治男人的犟脾气’;隔壁律所更绝,律师说‘法律只讲证据’,当事人母亲病危想先回家,他把起诉状拍在桌上‘现在撤诉就拿不到赔偿’,结果老人去世时,当事人还在法庭上质证!”

话音未落,情感广场中央那台“情感计量仪”与“理性校验器”的融合装置突然发出线路起火的爆响,慧黠绞缠带残留的能量裹着情书和法院判决书,在空中拧成道“刚柔绞缠带”:左边飘着带泪痕的“情”字手帕,右边悬着刻条文的“理”字法典,带起的气流把智愚架起的智愚相济桥吹得像条被情绪化扯断的红绳。

“快把那台老式天平拖过来!”智愚的青铜智愚秤突然发出秤杆弯曲的脆响,秤盘上的道歉信和规章制度开始互相撞击,“这绞缠带在篡改情理逻辑——你看桥栏杆上的标语,上午还是‘情理相融’,现在直接改成‘感情最大’!”

话没说完,裂开的地砖缝里冒出串带着香水与墨水混合气味的气泡,泡里钻出来个拎着“情理调和仪”的老法官。他穿件熨烫平整的中山装,左胸别着枚“刚柔相济”徽章,一半是刻着“情”字的心形玉佩,一半是画着“理”字的青铜鼎,中间用根银链拴着枚“和”字铜印。最醒目的是他手里的仪器,左边显示屏跳着情感波动曲线,右边滚着逻辑严谨度数据,中间的“情理平衡点”正像个被情侣吵架波及的路人似的忽高忽低。

“你们踩碎的是2025年某‘情感专家’的调解证书,背面粘着他伪造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老法官突然按住乱信挥舞的手臂,用法槌指着地面——原本平整的地砖竟浮现出淡粉色的情理交织网,“瞧见没?这地面上的线在互相撕扯:某公司老板因员工父亲去世准了七天假,说‘法理之外有情理’,结果其他员工纷纷找借口请假,他又在大会上宣布‘以后只认医院证明’;某社区主任调解邻里纠纷,先说‘远亲不如近邻’,又拿《物权法》讲清地界划分,最后两家不仅握手言和,还一起修了共用的排水沟,说‘主任既懂人情又讲规矩’,就像拿着温度计却治不好发烧,或是捧着法典却解不开误会,要么被感情冲昏理智,要么被理性冰封温情,最后不是在哭闹中失控,就是在条文里僵化。”

乱信突然指着刚柔绞缠带中心:“那团粉雾里有个会自己开合的法典!”果然,雾中悬着本皮质法典,封面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烫金字被泪水泡得模糊,内页夹着张“因同情判缓刑”的判决书,却被人用红笔圈出“徇私枉法”四个大字,法典旁边还扔着块写着“法不容情”的木牌,看着格外讽刺。

“典型的情理认知失调症。”调和师从中山装口袋掏出副金丝眼镜,往鼻梁上一架,点开调和仪的投影功能——左边画面里,某母亲为袒护偷东西的儿子,对着超市保安撒泼“他还是孩子”,结果孩子十五岁时因抢劫入狱,她在监狱门口哭“早知道该让你受点教训”;右边画面中,某交警拦下闯红灯的救护车,先开道护送病人到医院,再对司机说“急救也得注意安全”,家属送锦旗时,他敬礼说“这是我的职责”。黑色能量从两个画面里渗出来,在智愚相济桥上凝成层黏糊糊的东西,凑近一看竟是凝固的香水和墨水的混合物。

“给你看个新鲜的。”调和师突然调出组数据,左边柱状图显示某“恋爱脑”女孩,为男友挪用公司公款,说“爱情比工作重要”,结果男友卷钱跑路,她在法庭上还说“他肯定有苦衷”,法官叹气“你连刑法都不懂”;右边饼图里,某医生给贫困患者减免手术费,说“救死扶伤是本分”,但坚持让家属签风险同意书,说“丑话说在前头对大家都好”,现在患者康复后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说“李医生是菩萨心肠,却比谁都讲道理”。“这叫‘情理颠倒’,就像把辣椒当糖吃,把退烧药当毒药扔,要么被感情烫伤理智,要么被理性冻僵温情,最后不是在眼泪中后悔,就是在条文里孤独。”他突然把情理调和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情书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刚柔并济法’,老祖宗早就懂——孔夫子讲‘仁’也讲‘礼’(情法兼顾),包拯铡陈世美也认秦香莲的冤情(法理之中有情理),该讲情时不刻薄,该讲理时不糊涂,别总被情绪牵着走。”

这时,个穿旗袍的“情感导师”举着《恋爱圣经》冲过来,书上“爱能战胜一切”被荧光笔涂成块粉斑,她唾沫横飞地说“为爱情放弃事业才是真爱”,结果自己因怂恿学员裸婚被起诉,法庭上还哭“你们不懂纯粹的感情”;话音刚落,个戴眼镜的律师抱着《法律条文汇编》挤进来,说“法律没有例外情况”,邻居家小孩掉进冰窟,他掏出手机说“先拍视频留证据”,结果孩子被救上来时,他还在纠结“未成年人责任怎么划分”。

调和师突然笑了,从公文包里拿出本《诗经》和一本《唐律疏议》,在地上摆出个八卦阵:“导师你这叫‘情大于法’,就像用眼泪当灭火器,看着热闹,火越烧越大;律师你这叫‘法不容情’,把手术刀当菜刀用,明明能救人,偏要先解剖,图啥呢?”他用法槌敲了敲两人的宝贝,“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发现是本《撒泼致富指南》,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哭闹维权成功率99%”,里面夹着某大妈的“战绩”:“超市索赔十倍赔偿(过期牛奶)”“小区物业免三年物业费(假装摔倒)”,最后一页写着“孙子说我是‘碰瓷专家’”。调和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情理分裂症’,把胡搅蛮缠当真情,把铁面无私当理智,最后不是在撒泼中被拘留,就是在冷漠中被孤立。”

正说着,刚柔绞缠带突然甩出道粉黑色光带,把调和仪的屏幕砸出蛛网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情理曲线突然打成死结,现实中某网红为博流量,直播母亲化疗过程,说“记录真实情感”,网友骂“消费亲情”时,她哭“你们没有母爱”;隔壁街道办主任,给低保户发救助金时,先问问孩子学习怎么样,说“钱要花在刀刃上”,现在居民有困难都找他,说“王主任既讲政策又懂人心”。

“该亮真本事了。”调和师突然扯开中山装扣子,露出里面印着“情理兼顾”的汗衫,从怀里掏出块玉佩和一本《礼记》,“杜甫写‘朱门酒肉臭’有悲悯(情),也知‘安得广厦千万间’需制度(理);海瑞抬棺死谏既守法理(理),也念百姓疾苦(情)——看见没?这才叫情理交融,不是靠眼泪博同情,也不是靠条文耍权威。”

他把玉佩往空中一抛,玉佩化作无数个小调解文书,在空中连成道刚柔相济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手帕和法典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配合默契的调解员和仲裁员,情时温暖人心,理时坚守底线,乖乖地围着情理平衡点转圈。

“记住喽,”调和师把情理调和仪塞进乱信手里,“动情时想想‘有没有触犯规矩’,讲理时琢磨‘能不能留点余地’。就像老厨师做红烧肉,既要放糖提鲜(情),也要放盐调味(理),从没听说过只放糖或只放盐能好吃的。”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扭头一看,某公司老板因员工迟到扣发全月奖金,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员工说“女儿发高烧才迟到”,他把考勤表拍在桌上“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旁边包子铺夫妻,顾客忘带钱说“下次给”,老板娘说“没事,先拿去吃”,但会在墙上贴张“记账单”,说“亲兄弟明算账”,现在街坊说“这两口子既实在又靠谱”。

“那是‘进与退’遗址的方向。”老法官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把死缠烂打当执着,追不到女神就堵家门口,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么把半途而废当洒脱,创业刚半年就说‘及时止损’,其实是怕吃苦,比拎不清情理的还拧巴。”他突然从怀里掏出本《情理调和录》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撒泼’和‘冷漠’当能耐的,翻第四章第五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情与理如同水与舟,水涨船高方能行远,船稳水静才得平安,偏废其一难渡江河。”正想问问啥意思,调和师已经背着公文包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情感广场里——此刻某调解室,一对夫妻正在签离婚协议,调解员先让他们回忆恋爱时的美好,再逐条解释财产分割条款,说“好聚好散也是种圆满”,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协议书上投下温暖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