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沈雁秋开课·桃源孩童读《字经》(2 / 2)

“嗯,说得不错!不过嘛,本侯爷觉得,这‘善’字还可以有另一种解法!”

只见何济不知何时已斜倚在广场边一棵梧桐树下,双手抱胸,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上的沈雁秋。

“侯爷!”孩童们看到何济,立刻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叫着。

沈雁秋看到他,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眼中掠过一丝慌乱,随即垂下眼帘,低声道:“侯爷……您怎么来了?”

“本侯爷的《字经》开课,我这个着书人,当然得来听听沈先生讲得对不对啊!”何济笑嘻嘻地踱步走到台前,目光扫过孩童们,最终落在沈雁秋身上,带着玩味,“雁秋刚才讲得挺好。不过本侯爷觉得,这‘善’字嘛……上面是个‘羊’,最动听!所以啊,大家要多听……嗯,比如像沈先生这样温温柔柔说话的人的话,少听那些整天嚷嚷着‘金元宝金元宝’的‘母老虎’的话!”他故意拉长了“母老虎”三个字。

“噗嗤!”孩童们虽然不太懂“母老虎”是谁,但看侯爷挤眉弄眼的滑稽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沈雁秋也被他这歪解弄得哭笑不得,苍白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淡淡的红晕,无奈地嗔道:“侯爷!莫要误导孩童!”

“怎么是误导呢?”何济一脸无辜,跳上木台,凑近沈雁秋,很自然地拿过她手中的《字经》,翻到另一页,“来来来,本侯爷亲自示范!看这个‘美’字!”他指着书页上的字,“上面是个‘羊’,

沈雁秋被他突然的靠近弄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地后退了小半步,定了定神才道:“‘羊’大为‘美’。古人以羊肥大健壮为美,寓意美好、漂亮。”

“啧啧,太俗!太俗!”何济连连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羊大就美了?那养羊的岂不都是大美人?本侯爷觉得,这‘美’字啊……”他目光在沈雁秋清丽的侧脸上扫过,带着明显的欣赏,“上面是‘羊’,代表温顺柔和;界要大!胸怀更要大!就像……”他故意停顿,凑到沈雁秋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就像雁秋你,人美心善,气度不凡,这才是真正的‘大美’!”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带着他特有的、令人心慌意乱的男子气息,还有那直白露骨的赞美,让沈雁秋的耳根瞬间变得通红!她只觉得心跳如擂鼓,拿着书卷的手指都微微颤抖,慌乱地避开何济灼热的目光,声音细若蚊呐:“侯爷……莫要胡言……孩子们看着呢……”

台下的孩童们虽然听不清侯爷说了什么,但看到沈先生突然脸红得像桃花,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侯爷偏心!只夸沈先生!”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大声喊道。

“就是就是!侯爷也要夸夸我们!”其他孩子也跟着起哄。

何济哈哈大笑,收回逗弄沈雁秋的心思,转而对着孩童们,意气风发:“好好好!都夸!都夸!你们这些小萝卜头,认真读书,以后个个都是大美人、大才子!比沈先生还厉害!”他随手翻开《字经》,“来!本侯爷再教你们一个!这个‘安’字!上面一个宝盖头,代表房子;所以啊,你们以后长大了,想家里安安稳稳的,就得……”他话还没说完。

“何济!”

一声娇叱带着羞怒从广场边缘传来!只见慕容月不知何时叉腰站在那里,俏脸含煞,“你又在教孩子们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叫房子里有女人才安?本少主没房子也安得很!”她显然是路过,听到何济又在“误人子弟”,忍不住冲了出来。

“月姐姐!”孩童们看到慕容月,更兴奋了。

何济看到慕容月,眼睛一亮,非但不慌,反而笑嘻嘻地招手:“月儿来得正好!来来来,给孩子们讲讲,你库房里那么多金元宝,是不是也让你特别‘安’?比有个‘女’人还安?”

“何济!我跟你拼了!”慕容月气得柳眉倒竖,也顾不上孩子们看着,提起裙摆就要冲上台来拧他耳朵。

沈雁秋看着这熟悉的、鸡飞狗跳的场面,看着何济一边躲闪慕容月的“追杀”,一边还不忘对孩子们做鬼脸,看着台下孩童们开心的笑声,她心头那沉甸甸的阴霾和愧疚,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大半。一丝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恬淡安宁的笑意,终于在她清丽的脸上缓缓绽开,如同雨后初晴的梨花。

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落,照亮了她唇边那抹释然的微笑,也照亮了木台上那本摊开的《字经》。微风拂过,书页轻轻翻动,恰好停留在那个“安”字上。在“安”字旁边那幅代表“家宅安宁”的简笔画角落,不知何时,被某个顽皮的孩童,用稚嫩的笔触,歪歪扭扭地画上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图案——

一扇敞开的、扭曲的、仿佛通往深渊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