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各部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2 / 2)

朱松笑着点头。

……

事实正如朱元璋和朱松所料,哈马木父子活着的作用更大。

短短数日,各部族便再次派遣使者前来,就连阿鲁台和鬼力赤这两个侥幸逃脱的,也趁机派使者前来和谈。

阿鲁台和鬼力赤虽心有不甘,但此时已无力回天。

他们带去战场的十几万大军,逃回的不过两三万人,已难成大器。

若朱元璋有意,大军可直捣捕鱼儿海,剥夺他们最后一线生机。

草原上其余部落亦倾向投降,大势已去,即便他们勉强存活,也难有作为,甚至可能持续遭受大明军队的追击,直至绝境。

面对此景,两人纵有万般不甘,投降已成唯一出路。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等已率草原各部前来乞降,恳请陛下宽恕我们昔日的过错。”

浩海达裕引领下,众部落使者纷纷向朱元璋跪下,行大礼,态度恭敬,再不敢有丝毫敷衍。

“嗯?你们当真愿意归顺大明?若不愿,朕亦不强求。”

“但这漠北之地,今后将归大明所有,朕不为难你们,只需迁离即可。”

朱元璋目光深邃,似笑非笑地说道。

“陛下,我等既已至此,自是真心归顺大明。”

“实言相告,草原上确有部落不愿归顺,现皆已西迁或北迁,不敢再留漠北。”

浩海达裕急忙解释。

“如此说来,你们留下的,皆已决心拥护大明,成为朕的子民了?”

朱元璋的笑容愈发灿烂。

“正是。”

“恳请陛下赦免各部过错,自今日起,整个漠北皆属大明。”

浩海达裕连连点头。

“你们各部加起来,尚有多少可战之兵?”

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除去老弱妇孺,能战之青壮年约有五万。”

“老弱妇孺则有四十余万。”

浩海达裕如实禀报。

“好,自此刻起,你们及你们部族,凡留于漠北者,皆为大明子民。”

“你们亦可携家眷入住大明城池,朕先前的承诺依旧有效。”

“届时,你们原有的牧场也将由大明统一划拨给各部。”

“你提的五万人马,会被打散编入朝廷军队,你们可接受?”

朱元璋满意颔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等遵命!”

众人连忙齐声回应。

“甚好。”

“统计归顺人数及牧场分配事宜,便由浩海达裕负责。”

“封浩海达裕为忠顺王!”

“封其子哈马木为忠勇侯!”

朱元璋随即赐予浩海达裕父子爵位。

以夷制夷,此乃朱松先前的策略。

朱松认为,让浩海达裕与哈马木名义上统领草原部落最为合适。

大明只需掌控住浩海达裕父子,便能掌握整个草原。

“臣等感激陛下隆恩!”

浩海达裕与哈马木闻言,欣喜万分。

他们本以为投降大明后,会失去所有权力,不料朱元璋非但赐予爵位,还让他们继续管理草原各部。

“先别急着谢恩。”

“丑话说在前头。”

“恩典已赐,若漠北各部再有不服或生乱,朕必先问责你父子!”

朱元璋正色警告。

浩海达裕与哈马木连忙表态,态度坚决。

“朕最后再宣布一事。”

“回大明前,朕欲于狼居胥山封禅祭天。”

“可有异议?”

朱元璋提及封禅之事。

此言一出,众人面露复杂之色。

归顺大明尚可接受,但朱元璋要在狼居胥山封禅,无疑是要击溃他们心中最后的一丝念想,乃至精神信仰!

即便心有不甘,他们又怎敢反对?

“我等绝无二言!”

“漠北既已臣服大明,狼居胥山自此亦为大明疆土之一隅!”

浩海达裕当即表态。

“甚好!”

“封禅祭天之时,各部落首领务必亲临观礼!”

朱元璋颔首满意道。

直接宣示,怎及让所有草原部落首领亲眼见证更令他心满意足?

不仅要封狼居胥,更要你们亲眼目睹此盛况!

漠北草原,从今往后,尽归大明所有!

此言一出,草原各部无人敢异议。

他们畏惧明军之威,汉中军的火器已令他们心生怯意。

消息迅速传遍漠北草原。

狼居胥山,对游牧民族而言,乃圣地,相传成吉思汗先祖安息于此。

外族禁入,本地牧民亦不敢轻踏。

但面对朱元璋的强硬,各部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

朱元璋不仅要在狼居胥山封禅,更要各部首领到场见证,此举意在摧毁草原牧民的精神支柱。

此刻,无人再敢反抗。

朱元璋已明言,草原若有叛乱,浩海达裕父子首当其冲受责。

故而,浩海达裕与马哈木必会全力确保封禅大典顺利进行。

此消息亦迅速传至鞑靼,阿鲁台与鬼力赤得知。

“鞑靼已逝,瓦剌亦亡!”

“漠北草原,从今往后,尽归大明!”

鬼力赤失魂落魄,瘫坐于地,喃喃自语。

“朱元璋要求各部族首领均需出席观礼,我们二人也必须前往吗?”

阿鲁台眉宇紧锁,神色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