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六级工程师 毕业各自要分配了(2 / 2)

这话更是让何大清老脸通红——整个南锣巷,有自行车的人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他们家要是有两辆,那得多风光?旁边的何雨水嚼着排骨,突然举起手:“哥!我也要自行车!等我小学毕业,我就能骑了!”

何雨柱揉了揉她的头发:“等你考上高中,哥就给你买。现在你还小,骑车不安全。”

何雨水立刻坐直身子,认真点头:“那我一定考上高中!”她现在是小学年级第一,成绩比院里其他孩子都好,有何雨柱帮她辅导功课,考高中对她来说并不算难。

吃完饭,何雨柱没多留,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就带着雨水回了自己的住处——他还得回去再梳理一遍实操题的要点,不能有半点马虎。

转眼到了考试当天,清华特意把考核安排在机械系最大的实验室,孙教授和刘宏伟坐在主位,两边分别是清华和哈工大的教授,连系主任都特意过来了。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到楼下时,张为民和梅军已经在等他了。

“紧张不?”张为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何雨柱摇摇头:“还好,跟平时练习差不多。”

进了实验室,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哈工大的教授们眼神里带着审视,清华的教授则多了几分担忧。何雨柱没受影响,从容地走到指定位置坐下,冲台上的众人微微点头。

试卷发下来后,何雨柱快速扫了一遍——专业理论题涵盖了材料力学、机床设计,实操题是“诊断龙门铣床主轴抱死故障”,都是他之前练过的类型。他拿起笔,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思路清晰得像是早就把答案刻在了脑子里。

台上的教授们时不时交头接耳——刘宏伟看着何雨柱笔下的公式,眉头渐渐舒展;那位戴圆框眼镜的教授则拿出笔记本,悄悄记下何雨柱解题的思路;孙教授坐在一旁,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显然对何雨柱的速度并不意外。

才过了半个小时,何雨柱突然放下笔,举起了手。

“这就做完了?”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六级工程师考核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得一个小时才能答完,何雨柱居然只用了一半时间?

孙教授倒是淡定,朝他抬了抬手:“做完了就交上来吧。”

何雨柱把试卷递过去,工作人员立刻将试卷复印了几份,分发给台上的教授。众人围在一起传阅,刚开始还能听到零星的讨论声,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彻底安静下来。

“这道‘温度对轴承间隙的影响’,他居然考虑到了环境湿度的因素!”一位教授指着试卷,语气里满是震惊。

“实操题的故障诊断步骤,比标准答案还详细,连备用方案都写了!”另一位教授附和道。

最后,试卷传到了孙教授和刘宏伟手里。两人逐题核对,偶尔低声交流两句,过了足足十分钟,刘宏伟才放下笔,抬头看向何雨柱,眼神里的审视变成了毫不掩饰的赞赏。

“全对,满分。”孙教授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实验室。

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满分?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哈工大的教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可思议;清华的教授们则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刘宏伟站起身,走到何雨柱面前,主动伸出手:“何同学,恭喜你。你这水平,比我们哈工大的年轻教师都不差!”

何雨柱握住他的手,语气依旧谦逊:“谢谢刘教授,都是孙教授教得好。”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落在何雨柱身上,也落在那张满分试卷上。对他来说,这张证书不只是六级工程师的证明,更是打开更高平台的钥匙——他知道,跟着刘宏伟去哈工大交流的机会,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