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试试这个?(2 / 2)

“还行,这些日子看了不少案例。”何雨柱答得实在。他不光看了学校图书馆的资料,系统面板里的机械理论知识早已融会贯通,各种复杂结构在他脑子里就像拆解好的积木,哪里受力,哪里易损,一目了然。

孙教授点点头,没再多问。到了一间挂着“备用考场”牌子的教室门口,里面已经坐着两位考官,都是头发花白的老者,瞧见孙教授进来,都起身颔首:“老孙。”

“这位就是何雨柱。”孙教授介绍道,“你们按规矩考,不用客气。”

两位考官打量了何雨柱一眼,眼神里带着审视,却没多说什么。何雨柱鞠了一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等考官发下试卷,他才发现孙教授并没走,就坐在讲台边的椅子上,手里捧着本书,却没翻开,目光时不时往他这边扫。

这阵仗,倒让何雨柱心里多了点微妙的感觉。他深吸一口气,低头看向试卷。

果然如孙教授所说,题目比他预想的更刁钻。不光有复杂的机械结构计算,还有好几道工程故障分析题,光是读题就得花上不少心思。但他握着笔的手很稳,那些看似杂乱的参数在他脑子里飞速运转,很快就理出了头绪。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一个小时不到,整张试卷就写得满满当当。

他检查了两遍,确认没什么疏漏,才起身交卷。两位考官接过试卷,刚翻了两页,眉头就微微挑了起来。其中一位推了推眼镜,抬头看了何雨柱一眼,眼神里多了点讶异。

孙教授这时也站了起来,从考官手里接过试卷。他看得很快,手指在页边轻轻点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直到翻到最后一页,才抬眼对何雨柱说:“跟我来。”

还是没说过,也没评价,就转身往外走。何雨柱摸不准他的意思,只能赶紧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操场,往机械系的实验室走去。秋阳正好,洒在红砖墙上暖洋洋的,可孙教授一言不发,何雨柱也不敢多问,只觉得这沉默里藏着点什么。

直到进了实验室,浓重的机油味混着金属气息扑面而来,孙教授才停下脚步。他走到一张靠窗的实验桌前,桌上摆着一堆工具——扳手、游标卡尺、锉刀,还有几个拆开的机械零件,看着像是某种旧机床的配件,上面还沾着黑褐色的油污。

“来。”孙教授指了指那堆东西,语气听不出喜怒,“试试这个?”

何雨柱低头打量。这些工具看着不起眼,种类却很杂,涉及车工、钳工、焊工好几类,尤其是那个破损的零件,边缘歪扭,上面还有个不规则的破洞,显然是要修复。若是只专精一门手艺的人,怕是连该用哪样工具都得琢磨半天。

但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工具时,脑子里瞬间就跳出了对应的用法。就像厨子看到食材就知道该怎么调味,这些冰冷的金属在他眼里,都活了过来。

“好。”何雨柱应了一声,随手拿起一把细锉刀和一个小型液压钳。他先用工兵铲似的粗锉刀把零件边缘的毛刺磨平,动作不快,却精准得很,每一下都恰到好处;接着用游标卡尺量了破洞的尺寸,从旁边的金属条上截下一小块,用液压钳压成合适的弧度;最后拿起焊枪,蓝色的火焰在他手里稳得像定住了一样,只听“滋啦”几声轻响,破洞就被严丝合缝地补好。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那些曾经需要刻意练习的技巧,如今已经成了本能。

孙教授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直到何雨柱放下焊枪,用抹布擦了擦零件上的焊痕,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震动:“这手艺...是你自己练的?”

何雨柱抬头,对上孙教授探究的目光,心里一动,知道这位老教授看出了门道。他笑了笑,没说系统,只道:“以前在厂里跟着师傅学过点,后来自己瞎琢磨的。”

孙教授没再追问,只是拿起那个修复好的零件,对着光看了又看,最后轻轻放在桌上,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好小子...有点东西。”

这一次,他的语气里,终于带了毫不掩饰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