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提出建议:“今后,老朽将继续云游,广传文气之道修炼之法。你若真有救世之心,不若招揽那些修炼有成的文人书生。或许,藉此可实现你的图谋。”
辛弃疾的语气归于平静悠远。此刻的他,只愿遍览这曾立志守护的南宋山河,并将文气之道广为传播。至于其余种种,他无意再管,亦无力再管。生死有命,兴衰皆有其定数。
贾似道聆听着辛弃疾的讲述,心知此行劝说其出山的意图已无实现的可能。面对这样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将,他不再多言劝勉。
他深知,并非辛弃疾有负于南宋,有负于黎民百姓,而是南宋朝廷亏欠辛弃疾太多。贾似道素来不信无缘无故的善,亦不信无缘无故的恶。昔日辛弃疾满腔热血立志报国之时,却被南宋朝堂的皇帝与大臣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如今,虽不明辛弃疾有何际遇,竟能掌握这“文气之道”的修炼法门,但各人自有缘法,贾似道无意追问,更不会去逼迫这位老人。
然而,他心中仍存有深切的疑惑:这世间究竟是否存在长生之法?甚至,他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否仅是一个普通的凡俗世界?若非如此,那么传说中的妖魔鬼怪是否真实存在?在凡俗世界之上,是否还存在着一个修仙界?那里是否人人皆可修炼成仙?自古流传的神话传说浩如烟海,令贾似道心驰神往。
眼前这位本该早已作古的辛弃疾,不仅健在,还身怀异术,这让他无法断定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否纯粹普通。甚至,他自身那莫名其妙的穿越经历,究竟是偶然,还是暗藏某种算计?每每思及此,贾似道便觉不寒而栗,不敢深究。因此,他怀着恭敬之心询问道,期望辛弃疾能解其心中之惑。
“长生之法?或许存在于诸天万界之中,但在此方世界,并无此道。权相恐怕要失望了。”辛弃疾平静回应,随即话锋一转,目光深邃,“让老朽思忖片刻……你身上有种格格不入之感,气息杂乱无章。若老朽所料不差,你应非此方世界之人?”
“异界来客?夺舍重生?”辛弃疾点破其身份,继而道,“这些老朽皆无意深究,亦不会追问你来自何方世界,来此世界意欲何为。无非是科技位面生灵,被此界意识捕捉,或欲开启科技之道罢了。”
“你只需知晓,”辛弃疾语气转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此方世界,无论如何,皆是老朽的故土家园。无论你是何等存在,意欲何为,老朽皆无所畏惧。若有朝一日,你胆敢行那毁天灭地之举,老朽定会让你明白,死亡,有时并非终结,而是无尽苦难的开端。”
辛弃疾语气悠远。经由景天群员所述,他深知诸天万界中异界来客层出不穷,难以尽除。且观眼前贾似道,并无那般疯狂毁灭世界的倾向。相反,这位异界来客正竭力试图挽救南宋危局。因此,辛弃疾并无对其出手的理由。然而,一番严厉的警示仍是必不可少。
况且,他此言非虚。或许他自身修为仅达三阶之境,但加入“聊天群”后,他已见识了更为浩瀚的诸天万界,亦结识了诸多可倚仗的强者。虽因因果牵连,令某些群中大能有所顾忌,但若真面临必死绝境,他亦可向其他群员求助。
例如群中的嬴政群员。据景天群员所言,嬴政近来正全力以赴提升其所在世界的底蕴。秦始皇嬴政的威名,辛弃疾亦是久仰。倘若遭遇自身无法化解的危机,他便会考虑向嬴政群员求援。至于报酬,便是此方世界的归属权。与其坐视天下黎民饱受苦难,不如请嬴政群员前来治理。以其雄才大略,此界百姓或可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当然,这仅是他为应对未来可能降临的危机,所预设的一个一劳永逸之策。
“老先生敬请宽心!”贾似道闻言,立刻恭敬回应,“小人便是贾似道,南宋当朝权相贾似道。小人虽为穿越者,然对南宋黎民百姓,对汉家血脉,绝无半分恶意。相反,小人真心期盼能见到南宋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既然此世确无长生之法,小人便彻底断绝此念想。”贾似道语气转为坚定,“今后,还请老先生拭目以待。”
“金国,必亡!蒙古,亦将元气大伤,数十年内无力南侵!”他掷地有声地宣告,“至于彼时南宋是否尚存,小人亦无从预料。但,汉人,永为中原大地之正统!”
贾似道言辞恳切。方才听闻辛弃疾提及“此方世界”时,他便已推测辛弃疾所获机缘远超其想象。但他并未过多追问。既然辛弃疾断言此界无长生法门,他也就此安心。纵然其他世界可能存在修炼之道,然他已届中年,寿数几何?况且,他亦无穿梭他界之能。因此,他未来的目标唯有一个:
倾尽全力灭亡金国,以雪前耻!至于蒙古,纵使耗尽南宋举国之力,也定要将其驱回边远苦寒之地,使其数十年内无力南下!
他深知,达成此目标必将耗尽南宋所有底蕴,实为两败俱伤之策。然而,这已是当下困境中的最优解。贾似道并不执着于哪一个王朝统治中原,只要那是汉人的王朝便足矣。或许他将随南宋一同覆灭,但这或许正是他穿越的意义所在——他无怨无悔。
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他但求无愧于心。贾似道心中已然立下决断:什么驱虎吞狼之计,他断然不会采用。他要做的,是稳扎稳打,逐个击破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