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你去做这讲武堂的‘总教习’,把你的本事传下去!这比炼那些有毒的丹丸,有意义得多!”】
天幕之下,那位致仕的老将军猛地一拍大腿:“妙啊!昭文帝陛下此策真是深谋远虑!武艺兵法得以传承,老将们也得其所哉!”
茶楼里的书生们也点头称是:“如此一来,武学可免失传之憾,国之幸事!”
【秦山听了,先是愣住,随即眼眶有些发热。他本以为自已的余生就在这丹炉前消磨了,没想到陛下竟如此看重他这一身“土本事”。
他挺直腰板,抱拳洪亮答道:“陛下信得过臣,臣一定把肚子里的货都倒出来!绝不负陛下所托!”】
【从此,鄂国公府后院的丹炉熄了火,而城西讲武堂里,多了一位声如洪钟、喜欢用打铁来比喻排兵布阵的秦总教习。
他的“课程”生动无比,常常一边比划一边说:“这排兵布阵,就跟打铁一样,火候不到,队伍松散;火候过了,容易折断……”深受学员欢迎。】
【天幕画面展示秦山在讲武堂授课的热闹场景,学员们围着他听得津津有味。】
博主总结道:【“看,这就是昭文帝的英明啊!既救了老将一命,又让他的经验得以传承。
昭文帝袁泽设立的讲武堂,可以说开创了军事教育的先河。”】
【天幕画面切换,变成了一幅动态的、气势恢宏的画卷。画卷中央是昭文帝袁泽的肖像。
背景则是巍峨的讲武堂建筑群,其下是无数顶盔掼甲、朝气蓬勃的学员。背景音乐变得雄壮而富有史诗感。
博主声音充满激情与赞叹:【“各位请看!这是昭文帝袁泽设立讲武堂的真正格局!
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安置老将的机构,这是一项足以改变国运、奠定万世基石的超级工程!”
讲武堂里昭文帝亲自担任校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这里毕业的学员,天生就是‘天子门生’!
这份荣耀和归属感,直接将他们对帝国的忠诚度拉满!皇帝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亲自传授文韬武略的恩师,这凝聚力,恐怖如斯!”
“其次,它构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军事知识传承体系!”
“在此之前,名将的经验可能随着他们的老去而失传,军队打仗更多依靠个人勇武和粗放指挥。
但讲武堂,将打仗变成了一门可以系统学习、可以反复优化的科学!
秦山将军只是冰山一角,这里会系统教授兵法谋略、地形勘测、后勤保障、装备革新……将个人的‘绝活’,变成了国家级的‘标准教材’!这是知识的垄断,是降维打击!”
并且它打破了阶层固化。画面中,有寒门布衣,有勋贵子弟,他们穿着统一的学员服饰,在同一片校场上操练,在同一个课堂里辩论。
·“看!只要你有才华,有潜力,无论出身,都有可能被选拔进入讲武堂!
昭文帝要打造的,是一支忠于帝国、而非忠于某个家族或派系的职业军官团!
寒门贵子得以晋升,勋贵子弟不学无术就会被淘汰!
这等于在贵族世袭的壁垒上,用人才这把利刃,硬生生劈开了一条通天大道!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全国最优秀的退役将帅在这里任教,最先进的战术思想在这里碰撞,最紧迫的国防课题在这里攻关!
这里就是帝国的军事创新中心!敌人还在依靠老将的经验和士兵的鲜血来积累教训。
而大乾的军官,已经在沙盘上推演了无数遍,带着最优解走向战场!这种代差,怎么输?告诉我,这怎么输?!”】
【画面最终定格在昭文帝负手而立,俯瞰整个讲武堂的宏伟远景上】
·[“卧槽!格局打开了!!”]
·[“这不就是古代的国防大学+参谋本部合体吗?太超前了!”]
·[“陛下:摊牌了,我直接开挂搞系统化建设!”]
·[“寒门狂喜!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降维打击!用知识体系碾压个人勇武,无敌!”]
·[“原来最好的退役安置,是让你成为帝国体系的奠基人!”]
朝臣与勋贵起初是惊愕,随即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有人面露恍然,抚掌低叹:“原来如此!昭文帝陛下此举,竟是深谋远虑至斯!”
一些曾暗中讥笑秦山被夺了兵权、赶去打铁的同僚,此刻脸上火辣辣的,眼神中充满了羞愧与新的敬畏。
他们终于明白,昭文帝陛下非但没有放弃功臣们,反而是为他寻到了一条更受尊崇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