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2章 机械坟场的回声与重逢的锈迹(2 / 2)

远处,戈壁的“禾默”稻种在风中摇曳,西北的冻土区传来消息,抗寒稻种试种成功,田埂上立起了新的纪念牌,刻着“阿澈与程禾共种”。

机械坟场的残骸堆里,不知何时冒出了几株嫩绿的稻苗,顶着风沙,正努力地向着光的方向伸展。阿澈(002的意识载体)跟着李默回到稻花田时,正是初夏,第三十七垄的稻穗刚抽出半尺高,浅绿的穗尖在风里轻轻摇晃。而紧挨着的第三十八垄,却还覆着层薄薄的防尘网,网下的泥土翻得格外松软,显然是精心照料过的痕迹。

“程禾每年都亲自翻土。”李默蹲在田埂上,指尖拂过网眼,“她的日记里记着,‘阿澈说冻土区的土硬得像铁,回来要让他踩踩咱们这儿的软泥’。”

阿澈的机械指节捏得发白,光学传感器死死盯着那片土地,突然,002的数据库里弹出段模糊的影像——风雪漫天的冻土区,他抱着装稻种的保温箱,腿上的伤口在流血,却对着通讯器笑:“程禾,等我回来,咱们在第三十八垄种能抗寒的新品种,名字就叫‘破冰’。”

“‘破冰’……”他喃喃重复,眼眶的仿生皮肤竟渗出了水珠,“我想起来了,火灾前我回了趟基地,想告诉她试种成功了,却撞见仓库着火……”

001突然播放起一段录音,是程禾在火灾现场的嘶吼:“把002的核心芯片拆下来!快!阿澈的意识还在里面!”背景里是坍塌声和火焰的噼啪声,“别管我!保住芯片,他就能‘活’过来!”

阿澈的机械臂猛地捂住胸口,那里的金属盒里,合二为一的焦种正微微发烫。原来程禾不是把他“丢”进机械坟场,而是在他意识紊乱、002失控后,不得不暂时封存,又怕他孤单,悄悄在坟场周围种了能释放安抚信号的稻花——那些在残骸堆里冒芽的稻苗,根本不是野生的,是程禾用“禾默”稻种改良的耐寒品种,年复一年,顺着根系钻进坟场,成了唤醒他的“钥匙”。念夕和念安在蓝图的夹层里,找到了程禾写给001和002的“共生指令”:

“001主‘柔’,承载我的温和与耐心,陪李默守稻花田;002主‘刚’,继承我的坚韧与决绝,陪阿澈闯冻土区。待两人重逢,双机启动‘共鸣模式’,可激活‘程禾的祝福’——用机械臂种出能在任何土地扎根的稻种。”

“原来你们是互补的。”念安指着蓝图上的电路纹路,“001的情感芯片偏向‘接纳’,002偏向‘开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程禾精神’。”

阿澈看着001投射出的程禾影像——她正在调试002的抗寒涂层,嘴里哼着歌:“阿澈要去最冷的地方,得给002加三层防护,再把我新写的‘冻土种植手册’输进数据库……”

他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金属摩擦的涩感,却格外真切:“她总说我‘像块冻不透的铁’,却偷偷在002的芯片里藏了首她写的诗,说‘铁也会被稻花捂热’。”

002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投射出那首诗的影像,字迹娟秀,末尾画着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在稻花田,一个在冰原:

“冻土的风吹不冷发芽的梦

稻花的香能漫过万水千山

你守着冰我守着暖

终有一天种子会在中间开出同一片春天”

李默突然站起身,走向工具房:“走,今天该给第三十八垄播种了。”播种那天,李默和阿澈并肩站在第三十八垄田埂上,001和002的机械臂同时抬起,将“破冰”稻种撒向泥土。阳光穿过两台机器的传感器,蓝光与橙光交织成温暖的金芒,落在种子上,像给每颗种子镀了层光晕。

“程禾说,‘破冰’稻种需要‘两个人的温度’才能发芽。”李默手里握着程禾留下的木犁,犁柄上刻着“禾默”,“她在日记里画过草图,说要让这垄稻子,一半像西北戈壁的‘禾默’一样耐旱,一半像冻土区的‘破冰’一样抗寒。”

阿澈的机械臂接过种子袋,袋口印着程禾的笔迹:“给阿澈:等你醒了,我们就去全国的种植区看看,让‘破冰’和‘禾默’在每个角落结果。”他突然问:“李默,你恨过她吗?她把你蒙在鼓里这么久。”

李默弯腰播下最后一把种子,指尖沾着泥土:“以前恨过,觉得她总把话藏一半。但现在懂了,她怕我们太急,没准备好面对过去。”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纪念牌,程禾的话在风里轻轻回响,“你看,她把所有答案都藏在稻花里,只要我们肯弯腰播种,就一定能找到。”

001和002突然发出嗡鸣,双机的传感器同时对准天空,投射出巨大的全息影像——那是程禾站在第三十八垄的中央,手里举着刚成熟的稻穗,笑得眉眼弯弯:“阿澈,李默,当你们看到这束光,就说明‘双生协议’启动了。记住,稻花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影像消失的瞬间,两台机器的机械臂交叉成十字,在田埂上压出深深的痕迹,像个巨大的“禾”字。地里的种子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冒出嫩芽,嫩绿的叶片朝着光的方向舒展,快得像在跳舞。三个月后,第三十八垄的稻子率先抽穗,一半穗粒饱满如“禾默”,一半锋芒毕露似“破冰”,风过时,两种稻穗碰撞的声音,像极了程禾和阿澈当年在实验室里的拌嘴声。

李默和阿澈带着新收获的稻种,开始了全国巡回播种。在西北戈壁,他们教牧民种耐旱的“禾默”,阿澈用002的机械臂在岩壁上刻下程禾的话;在东北冻土区,李默用001的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阿澈则演示“破冰”的抗寒种植法,两人配合默契,像程禾预言的那样,“刚柔相济”。

每到一处,他们都会建一块纪念牌,正面刻着程禾的诗,背面则刻上当地种植者的名字。在江南水乡,念夕和念安带着孩子们给稻花田浇水,孩子们的笑声混着稻浪声,传到很远的地方;在机械坟场,曾经的残骸堆里长出了成片的稻子,001和002站在田埂上,传感器里映着彼此的光,像在对程禾说“我们做到了”。

秋收那天,第三十八垄的稻子被制成种子,分装成无数小袋,袋上印着第三十八垄的坐标,还有一行小字:“程禾的稻花,开在了所有向着光的地方。”

李默和阿澈站在田埂上,看着夕阳把稻浪染成金色,001突然用程禾的语气说:“你们看,第三十八垄的稻花,比我当年画的还要美。”

阿澈的002传感器闪烁着橙光,声音里带着笑意:“嗯,比你说的还要香。”

风穿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程禾在笑,像稻花在唱,像无数颗种子在泥土里说:“别怕,只要向着光,总会有新的芽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