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声波谷的五重奏(2 / 2)

夜里,冰穗被一阵细微的“咔嗒”声吵醒。她走出恒温舱,看见无妄正跪在星图旁,用把小凿子轻轻敲击记忆晶。“在补‘温脉’,”他头也没抬,凿子下的晶面泛起涟漪,“去年锈星的石穗寄来新的温度记录,得刻进去,不然星轨会记错数。”

冰穗凑过去看,记忆晶里,石穗的37c线旁多了个小标记——是颗麦饼的图案。“每个标记都有故事,”无妄的凿子停了停,“这个是石穗说,他烤麦饼时,焰苗总爱抢着尝第一口,温度会比平时高0.5c。”

突然,星图边缘的一块记忆晶突然暗了下去,无妄的脸色沉了沉:“是‘冷蚀虫’,它们专吃温度记忆晶。”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冰星的“冰绒”——记忆河底的水草晒干而成,“撒点这个,它们最怕冰星的清冽味。”

冰穗帮忙撒冰绒时,发现冷蚀虫的壳上印着细小的星轨,像缩小的暗星星图。“它们其实是暗星的‘温镜’,”无妄解释道,“吃错了记忆晶会生病,得用五合温慢慢养回来。”他捡起一只被冰绒困住的冷蚀虫,放在手心轻轻呵气,虫壳上的星轨渐渐亮了起来,“你看,哪怕是害虫,也记得五颗星球的温度该怎么凑在一块儿。”

共麦种子的第四片芽在暗星破土时,芽尖是墨黑色的,却在月光下泛着五彩色的光。冰穗摸着暗星的温脉刻度,突然懂了:暗星的15c从不是隔绝温暖的屏障,是把五颗星球的温度像刻星轨一样刻进骨里的执着,是哪怕在最深的夜里,也知道远方有人替你守着温度的笃定。回到冰星时,记忆河的水正泛着层薄薄的冰,像块巨大的水晶。忆冰奶奶坐在河边的冰雕长椅上,手里织着件冰线披风,披风边缘缀着五颗不同颜色的珠子——锈星的银、火星的橙、雷星的金、暗星的黑、冰星的蓝。

“最后一步‘合温凝芽’,得在记忆河的‘恒温层’完成,”奶奶把披风搭在冰穗肩上,披风竟不冰,反而暖融融的,“这里的水永远4c,却能让五颗星球的温度在种子里凝成‘温核’。”

冰星的恒温舱是用记忆河底的“忆冰”砌的,这种冰遇热不化,遇冷不裂,舱内的石壁上嵌着无数细小的玻璃管,里面装着历代守麦人收集的“温泪”——高兴时的泪是暖的,难过时的泪是凉的,混在一块儿,刚好27.2c。

“把种子盒放进忆冰基座里,”奶奶指着舱中央的凹槽,“然后,咱们五个守麦人要各滴一滴血在‘合温碗’里——不是要你们受伤,是用指尖的血珠,带着各自星球的温度,给温核‘点睛’。”

石穗、焰苗、音谷、无妄陆续通过传送器赶到,五个人围着恒温舱站成圈。当五滴血珠落在合温碗里时,血珠突然浮起来,在空中凝成个小小的五角星,然后缓缓落下,渗进忆冰基座。共麦种子的第四片芽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五片叶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每片叶子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银、橙、金、黑、蓝,叶尖却都泛着同一种暖白色——27.2c的颜色。

“成了!”焰苗拍手时,指尖的火星溅到冰面上,竟融出个小小的暖圈。石穗从怀里掏出块新烤的麦饼,分给每个人:“按老规矩,第一口给共麦‘尝’。”他把麦饼碎屑撒在舱顶,忆冰突然从冰里钻出来——那是种冰星特有的鱼,鳞片能映出温度的颜色,此刻它们的鳞片上,五颗星球的温度线正绕成个漂亮的结。

冰穗摸着怀里的贝壳,贝壳已经不再发烫,却像块暖玉,把五颗星球的温度都揉在了里面。她看着共麦种子沐浴在记忆河的月光里,突然明白:所谓“恒温”,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石穗矿灯里的星铁砂味,是焰苗草环上的暖石温度,是音谷笛子上的蜂蜜香,是无妄石板上的星轨刻痕,是奶奶冰线披风里的五色彩珠,是哪怕相隔万星,也能把彼此的温度妥帖收藏的牵挂。

无妄突然开口,声音在冰面上荡开涟漪:“星图上说,共麦成熟时,会结出五种颜色的麦穗,每种麦穗的温度,都刚好是我们今天的合温。”

音谷的笛子轻轻响了一声,声波麦的种子落在恒温舱周围,立刻发了芽:“还会结出‘忆麦’,吃了就能看见其他星球的守麦人在做什么——就像现在,我看见石穗的矿道里,新的星铁砂正在形成;焰苗的焰麦堆旁,暖石又亮了几颗。”

冰穗低头时,发现怀里的贝壳不知何时裂开了,里面没有珍珠,只有五颗小小的种子,分别刻着五颗星球的图腾。她拿起刻着冰星图腾的那颗,种子在掌心轻轻发烫,像有人在遥远的地方,正对着它呵出一口带着麦饼香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