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植海边缘的晨雾还没散,木系修士苏禾的指尖已触到湿润的土壤。淡绿色的灵力顺着指缝渗入土中,像条游弋的小鱼钻进泥土深处。原本板结的地块竟泛起细密的涟漪,土粒在灵力的包裹下轻轻翻动——这是AI“农灵”标记的第一块试验田,土壤里藏着肉眼难见的纳米机器人,它们随着苏禾的灵力同步运转,像无数只微型的手,将土粒搓成最适宜播种的颗粒。
“雷泽城刚传消息。”苏禾对着腕间的灵枢手环说,手环表面的木纹符文亮起,投影出林夏的全息影像。影像带着雷电干扰的细碎光点,林夏的声音透过灵力传导,清晰地在晨雾里回荡:“他们遇到的雷尸带煞雷电,和血煞教有关。这些煞气能顺着能量管道扩散,你们得特别留意土壤里的异常——灵植海的根须网络四通八达,很可能吸附了残留的邪祟。”
“农灵”的分析报告在影像旁弹出,淡蓝色的数据流在晨雾里流转:“检测到土壤含微量木系煞气,浓度0.01g\/kg,主要附着在腐殖质中。这些煞气带有植物枯萎病的特征,但被某种外力强化过,能加速灵植衰败。纳米机器人已启动‘净壤程序’,预计三小时完成初步净化。”
报告旁的三维模型里,无数银色光点在土壤剖面中游动,所过之处,代表煞气的灰黑色像被清水冲淡般逐渐褪去。苏禾注意到模型角落的标注——这些纳米机器人是用灵植海的“千年榕须”提炼的纤维制成,对木系能量有天然的亲和力,净化煞气时还能顺便激活土壤里的休眠灵气。
沃土城的核心任务是培育“九节稻”。这种灵稻是道祖观用古法培育的珍稀品种,稻穗有九节,每节都能凝结米粒大小的灵晶,只是对土壤灵气浓度要求极高——普通土地的灵气支撑不了三节就会枯萎,而灵植海边缘的沃土,加上纳米机器人持续改良,恰好能满足它从萌芽到成熟的全部需求。
播种仪式在上午进行。苏禾带领五名木系修士站在田埂上,指尖同时掐动“生息诀”。淡绿色的灵力在地面汇成溪流,顺着预先刻画的阵纹流淌,最终在试验田中央凝成直径十米的光涡——这是“生息阵”的阵眼,阵纹与农田的纳米机器人网络相连,灵力注入的瞬间,整片土地竟泛起淡绿色的光,连晨雾都染上了青碧色。
机械臂将九节稻种播入田中时,“农灵”的全息投影正悬浮在田垄上方。“播种深度3厘米,间距20厘米,灵能灌溉系统准备——检测到灵气浓度达标,可启动催芽模式。”AI的声音带着草木抽芽般的清润,机械臂的末端立刻喷出细密的灵雾,雾滴落在土垄上,竟凝成半透明的水珠,慢慢渗入土壤。
第一批稻种破土只用了两小时。嫩绿的芽尖顶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最顶端的芽鞘竟已显露出第一节的轮廓,像个攥紧的小拳头。苏禾俯身观察时,发现稻根周围缠着细密的银色丝线——那是纳米机器人分泌的“灵能胶”,在土壤里形成透气的保护膜,既能锁住土壤灵气不流失,又能隔绝残留的煞气。
“这比古法培育快了整整七天。”苏禾笑着擦掉额头的汗,指尖的灵力不小心触到稻叶,叶片竟轻轻颤动了一下,像是在回应。“以前修士要守在田里,一刻不停地输灵力,稍有不慎就会因灵力过载烧坏稻苗;现在‘农灵’能算准每株稻苗的需求,机器人精准补能,我们只要在关键节点用木系灵力‘点睛’就行。”
她身后的田垄上,几名修士正在布设“聚灵幡”。幡旗展开时,淡绿色的灵气从灵植海方向汇聚而来,顺着幡旗的纹路流入稻田。“农灵”计算的灵气补给曲线在幡旗旁的屏幕上跳动,每个峰值都对应着稻苗生长的关键期。
但麻烦在三天后出现。试验田边缘的稻苗突然出现枯黄,叶片上凝着细小的黑斑点,像被墨汁溅过。苏禾摘下一片病叶,指尖的灵力刚触到黑斑,就感觉到一股阴冷的能量顺着叶脉蔓延——“农灵”的紧急检测报告同时弹出,红色的警示框在屏幕上闪烁:“土壤深层的煞气浓度突然升至0.03g\/kg,且正顺着灵植海的地下根系蔓延,速度是之前的五倍。”
“是血煞教的‘腐根术’。”苏禾捏碎病叶,指尖沾着的黑气在灵力中消散,“他们在灵植海深处埋了煞源,用邪术催发根系里的煞气,想通过根须网络污染整片农田。这种煞气会破坏灵植的灵力循环,让稻苗从根部开始腐烂。”
应对之法来自科技与修仙的结合。林夏从雷泽城远程传来“煞源定位算法”,数据流像道银色的闪电汇入“农灵”的系统;AI结合算法分析土壤数据,三分钟后就在三维模型上标出三处煞气聚集点,每个点都闪烁着红光,像土壤里的伤口;苏禾则带领修士布下“断壤阵”,淡绿色的灵力屏障像三把锋利的剪刀,插入地下五米深,切断了灵植海根系与试验田的连接;纳米机器人则顺着煞气轨迹反向移动,在煞源周围释放“化煞剂”——那是用灵米秸秆提炼的天然净化液,遇到煞气会化作淡金色的雾气,能让煞气失去活性。
净化进行到傍晚时,稻苗的枯黄终于止住了。苏禾蹲在田埂上,看着纳米机器人在土壤里留下的银色轨迹,突然发现被净化过的土壤里,有细小的蚯蚓在活动——这些普通的生灵对灵气最敏感,它们的回归说明土壤已恢复生机。
一周后,九节稻长到了齐膝高。灵能收割机第一次驶入田间,机械臂前端的灵能罩像层柔软的膜,掠过稻叶时不损伤分毫,反而将散逸的灵气重新压回稻穗。“农灵”在驾驶舱的屏幕上生成长势报告:“预计成熟期25天,比预期缩短10天,灵晶凝结率89%——可供应欢乐城、萌芽城首批移民的月消耗量。”
自动化种植的优势逐渐显现。灌溉系统由“农灵”根据湿度自动启停,喷出的不是普通水,而是混合了灵植精华的“灵液”,在阳光下能看到悬浮的灵气光点;驱虫用的不是农药,而是修士们提前绘制的“驱虫符”,由无人机播撒在田间,符力能让害虫自行远离,连飞过的鸟儿都绕着稻田走;就连收割后的秸秆,也会被纳米机器人分解成灵肥,滋养下一季的土壤。
“沃土城的定位不只是粮仓。”沃土城舰长赵野站在观景台,望着连成一片的绿色农田,手里的灵能平板正显示五城联动的全息图。“徐老说,五城要形成循环——我们供应灵米,风语城提供灵能,雷泽城保障电力,欢乐城和萌芽城负责技术与防御。昨天万象天工塔的联网测试,我们已能实时向其他四城传输灵稻生长数据,连每株稻苗的灵力含量都能精准监测。”
苏禾正在给即将成熟的九节稻“点睛”。她的指尖悬在稻穗上方,淡绿色的灵力像细雨般落下,第九节的灵晶瞬间变得莹润,从半透明的状态转为玉白色。这些灵晶不仅能提升灵米的灵力含量,还能作为“界域大阵”的能量补充——五城的防御阵需要不同属性的灵晶驱动,木系灵晶负责阵纹的自我修复。
“农灵”提示,第一批灵米将通过跨域传送阵送往欢乐城,测试五城物资传输的稳定性。传送阵的基座就设在仓储中心下方,由纳米机器人实时维护,阵纹的灵力波动与九节稻的生长节奏保持同步,能最大限度减少传输时的能量损耗。
丰收前夜,苏禾带着“农灵”的移动终端巡查农田。月光洒在稻穗上,九节稻的灵晶在穗尖闪烁,像撒在田间的星星,连空气里都飘着灵米的清香。当终端扫过最边缘的地块时,屏幕突然闪过红光:“检测到深层土壤有异常能量波动,与灵植海中心的‘腐根术’煞源共振——非自然扩散,像是被人为引导。”
苏禾立刻停下脚步,将灵力探向土壤深处。在地下三米处,她触到了团粘稠的黑气——比之前净化的煞气浓郁十倍,且在缓慢移动,移动轨迹直指沃土城的灵米仓储中心。更可怕的是,这些煞气里带着微弱的生命波动,像是有无数细小的虫豸在黑气里蠕动。
“血煞教没放弃。”苏禾握紧灵枢手环,手环表面的木纹符文亮起警示灯,自动向其他四城发送警报,“他们想污染我们的储备粮。这些煞气里有‘蚀灵虫’的气息,能在灵米里潜伏,人吃了会慢慢被煞气侵蚀。”
她调动周围的纳米机器人,银色的光点迅速在土壤里汇成光网,将那团黑气困在原地。但移动终端的警报越来越急促——屏幕上显示,灵植海中心的煞源正在加速激活,更多的煞气顺着根须网络涌来,像条黑色的河流在地下蔓延。
月光下的农田泛着淡绿色的光,九节稻的灵晶在穗尖闪烁,像撒在田间的星星。苏禾知道,这些即将丰收的灵稻,不仅是五城生存的根基,更是对抗血煞教的底气——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灵米供应,修士们的灵力就有保障。只是那藏在土壤深处的煞气,像条蛰伏的蛇,正顺着根须网络悄悄靠近,随时可能咬向这片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