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2 / 2)

赵澹回想起降位那天马氏的疯狂,登时一个激灵。

前几日还觉得自己的后院不如亲爹的那样复杂,若果真如此,可真是自打脸了。

“儿臣只是以为,她们之间虽有争斗,却不至于没有底线。”

可怀疑一旦出现,就会迅速扎根生长,成为参天大树。

弘明帝啧声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朕也没想到宋氏会是扶桑人,更没想到......”

后面的话不说也罢,总之他再不会喜欢任何绿色的东西了。

“澹儿你要记住,任何时候不得低估了女子。”

赵澹张了张嘴,旋即陷入沉思。

很好,今天也是学到的一天。

弘明帝又想到什么,语重心长道:“他们一计不成,定会再对你出手,切记安危第一,真相第二。”

赵澹自是无有不应:“父皇也要多加小心......”

说话间,临公公悄没声地走进来:“太子妃娘娘让人送来些吃食,陛下和太子殿下可要摆膳?”

多事之秋,又担心赵惇的病症,这对天家父子都没什么心情用早膳,直到现在腹中都是空空如也。

听临公公这么一说,还真感觉有些饿了。

弘明帝嗯了声,同太子往偏殿走去。

路上,临公公说了在花园偶遇马氏的事:“马侍妾欲和苏大人搭话,奴才斗胆警告了他一番,还望太子殿下恕罪。”

毕竟是太子的女人,还是得陈明一切。

赵澹眼神微暗,沉声道:“孤知道了,多谢公公提醒,回头孤会让太子妃延长对马氏的禁足时间。”

临公公笑脸更深,太子殿下不怪罪就好。

苏源捧着圣旨离开东宫,在宫门外稍稍站定,长吐出一口浊气。

擡手揉了揉眉心,将圣旨揣进袖中,快步走回工部。

太子说那个被收买的内侍在柴房自缢,苏源当时就想到了陈正。

因为陈正的背叛,因为陈正的突然离奇死亡,苏源至今难忘。

事后他查了很久,始终毫无头绪,也只能将此事暂且放下。

苏源不由思维发散,这两人同样是在柴房里,同样是自缢身亡,同样凭空出现的绳索,以及悄无声息的死亡过程......

可陈正是被乔家收买,而乔家通敌叛国的对象是南月国,而非扶桑国。

前面弘明帝也已经说了,这件事极有可能是扶桑国的手笔。

南月国和扶桑国,可以说是毫不相干,可陈正和内侍这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解不开,理还乱。

“承珩?”

高昂的语调刺入耳膜,苏源倏然回过神来,惊觉已回到工部。

王一舟站在他面前,挥了挥手:“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刚才叫你好几声都没睬我。”

苏源摇了摇头,借此甩开混沌一片的大脑,将繁杂思绪抛诸脑后:“我在想陛下交给我的差事,一不留神就回来了,王兄对不住,实在是没听见。”

王一舟也没在意,试探问道:“陛下交给你什么差事?”

难不成是随船出海?

可苏源去年年底刚回来,陛下这样奴役他,未免太丧心病狂。

苏源哪里知道他的腹诽,想着既然宗室幼子们第一批接种,要不了多久就能全面普及,大可不必隐瞒,便三两句阐明概要。

王一舟一个激动,扯下七八根胡须,疼得直吸气:“当、当真?”

苏源笑着颔首:“宗室子弟何等尊贵,他们都将接种,危险性定然是不存在的。”

“至于对痘疹的预防效果......或许会因人而异,不过绝大部分人接种后都会对痘疹免疫。”

王一舟欣喜若狂,又可惜这牛痘之法没能早点出现。

当年他还只是个举子的时候,长女被邻居传染了痘疹,连着折腾了小一个月,差点没熬过去。

最后幸运地活下来了,可在太阳xue和脖子上分别留下指甲盖大小的痘疤。

这对女儿家来说,可谓致命的伤害。

好在长女后来嫁了户好人家,从未对那两处显眼的痘疤表示过不喜。

可人总是不满足的。

要是能有效预防痘疹,长女也就不必每次出门前都要花很长时间遮掩痘疤了。

失落之余,欢心更多。

王一舟拍着胸脯打包票:“承珩你就放心吧,这事我谁也不告诉,你就放心去吧,工部和船舶司这边有我呢。”

苏源面露动容:“多谢王兄,回头事成之后请你去吃火锅。”

说到请客吃火锅,王一舟有一箩筐的话要说,最终化为一句:“上次你说请我,到现在还没兑现。”

苏源:“???”

有过这回事吗?

看王一周的神情不似作伪,只得嗯嗯啊啊应下:“那就超强二合一,请你吃顿豪华版的。”

王一舟:“......”

论狡诈谁也比不过你苏源!

苏源忍笑:“那就说好了啊,这几日辛苦你了,回头再约。”

说罢一拳怼上王一舟的胸口,转身就跑,留王一舟在原地无语凝噎。

苏源回船舶司跟王先生和夏大人简单交代了下,只说陛下交代了紧急差事,近半个月可能回不来,期间请他们多多费心。

他俩也不是没眼色的人,也不多问,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苏源将昨日堆积的公文送到王一舟屋里,步行出宫。

行至宫门口,临公公乐呵呵地站在宫道旁,身后是五十位盔甲佩剑的御林军。

苏源走近,发现临公公身边除了两辆马车,还有几位太医。

临公公主动介绍说:“马车里是东宫的两位皇孙,这几位都是痘疹科的太医,陛下特命他们随行,以保证诸人的安全。”

诸人,即皇家宗室里未满十岁的孩子。

苏源略微点头示意:“咱们走吧。”

临公公一声招呼,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宫。

御林军开道,百姓纷纷避让。

待御林军远去,大家耐不住好奇,兀自猜测议论起来。

“这是要上哪去?”

“别再又出什么事儿了吧?”

“闭上你那张臭嘴,没见着远靖伯在御林军里头呢,铁定是奉旨办差呢。”

“话说大军什么时候动身,早点灭了扶桑国,也能早日泄我心头之恨。”

“我二舅母侄孙女婿家的小子在大将军府干活,听说这几天大将军忙进忙出,一直在为出征做准备,再过个三两日就能动身了。”

谈及扶桑国,百姓们哪还顾得上探究御林军的去处,叉着腰一顿叭叭,将扶桑人骂得狗血淋头。

人群中,一肤色黝黑、后背佝偻的中年男子目送着御林军远去,直至不见踪影。

包子摊上忙活的妇人丢给他一个包子:“素包子两文钱。”

男子在怀里摸索两下,掏出两个铜板,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妇人撇着嘴收了铜板:“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那手腕子的骨架抵得上我两个粗。”

这时又有客人过来:“来两个肉包子。”

妇人眉开眼笑:“好嘞,客人您稍等!”

说着麻溜包了两个包子,递给客人后继续辗转于蒸笼之间。

至于那黑脸汉子,一个乡下来的穷鬼罢了,谁会记得他呢。

弘明帝一大早就派了人通知到各家各户——朝廷发现了一项可以有效预防痘疹的方法,可以让你们家里十岁以下的娃娃准备起来了,稍后朕会派人接他们过去。

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子还有宗室们一脸懵,随之而来的是满心不情愿。

您老都没说具体是什么法子,上来就要带走咱府里十岁以下的靖朝花骨朵,如何让咱们放心?

可就算有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圣意如此,谁也不敢违背,只能憋屈得把自家娃娃送出去。

弘明帝的亲儿子们都打着讨好亲爹的意图,毫不犹豫地把孩子们塞进马车里。

一连串二十几个小萝卜头,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哭声更是让人头疼不已。

偏这些个皇子们不但不安慰,还厉声训斥他们。

这下好了,哭声加倍。

苏源:“......”

苏源头都大了,这一对比下来,太子家的两个孩子简直是小天使,不哭不闹,极其省心。

这几位皇子中,唯独禹王尚有几分不舍。

面对苏源时,他再没了上次的跋扈和阴阳怪气,哼哧半天挤出一句:“我家这几个孩子就劳烦你多多关心了。”

苏源自是无有不应,几位已成婚生子的皇子轮了一遍,又去各家宗室。

即便有苏源这个名声在外的“苏魔头”以及御前大总管临公公坐镇,也还是宗室王爷、郡王等故意唱反调,以发泄心中不快。

譬如在门口表演母子分别前抱头痛哭的情感大戏。

譬如在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冷眼旁观,甚至撺掇着说“那就别去了”。

不过是些无实权的闲散宗室,苏源也不害怕得罪他们,直接祭出圣旨。

圣旨一出,御林军咔咔掏剑,宗室们顿时安静如鸡,老老实实把孩子送上马车。

一行人带着上百个娃娃,组成一条长长的车队,直奔皇庄而去。

皇庄上参与死刑犯试验的太医一早得了吩咐,早就准备好接种牛痘所需工具。

孩子们一来,就安排着开始接种。

苏源请御林军往家里递了封信,收拾一番后,就在皇庄上住下了。

一心关注牛痘接种的进展,两耳不闻窗外事。

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