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非常感谢贵国女王陛下对我朝远靖伯的盛赞与认可,我们也由衷地希望女王陛下能早日觅得良缘。”
王一舟挺身而出,三言两语解了围。
最讨厌没有边界感的统治者,休要觊觎我船舶司定海神针!
王一舟肃着脸的样子还是有几分唬人的,元国男子见好就收:“借您吉言,我们也希望能早日见到小王子和小公主的诞生。”
苏源:“......”
他怎么记得女王分别和两个情人生了孩子?
一瞬的尴尬过后,内侍继续唱名。
礼物的种类极其繁多,最前面那件献礼抵达宫门,最后一件还未出来。
沿途御林军护行,队伍似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茶馆酒肆更是人满为患。
大家伸长脖子张望着,眼中满是惊叹。
“往年附属国进献给陛下的年礼都没这么多,真真是长见识了。”
“十个有九个半我不认识,得要多少银子啊?
“赶明儿等他们在顺来集市开卖,俺也要去凑凑热闹!”
礼物行至午门,经由御林军检查后放行,缓慢移入皇宫。
午门,乃皇宫之正门。
献礼从午门而入,可见靖朝陛下对番商......或者说番商所代表的国家的重视。
番商得知午门的含义,脸上笑容愈深。
“等我们离开那日,希望靖朝的朋友也能随我们一起,前去探访我们的国家。”
苏源唇畔弧度加深:“不胜荣幸。”
唱完最后一件礼,内侍向苏源等人行了一礼,相携回宫。
苏源面向番商:“夏日炎热,本官让人准备了凉饮,咱们坐下边喝边谈?”
献礼环节结束,就该谈判了。
番商心中明了,和苏源一行人进入驿馆。
周遭百姓见没热闹看了,有些遗憾,却又有种诡异的满足感。
“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的舶来品,够我家小子们吹个三四代。”
“这么一对比,倒显得附属国不上台面了。”
“可不是,人番商初来乍到,却能献上诸多精美的礼物给陛下,再看附属国的年礼......啧啧!”
“归根结底还是靖朝强盛,番商才会重视,献上重礼,反观扶桑国那几个,也忒会拿乔了。”
“陛下仁厚,但我觉得还是得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话音落,周遭附和声叠起。
百姓拿番商和扶桑等附属国作比,苏源对此毫不知情。
如若知道了,也会举双手赞成。
靖朝再容不得第二个南月国,须得恩威并施,方可镇压住他们。
在驿丞的引领下,众人来到一处宽绰的屋子里。
屋子是工部在苏源的提议下专门设计的,门板上挂着一方木牌,上面写着“谈判室”三个方正的楷体字。
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可容纳数十人。
木椅被擦拭得纤尘不染,有序陈列在长桌前,等待主客的“临幸”。
视线转移到长桌的中央,是娇艳欲滴的花束。
茉莉、蔷薇、栀子......不一而足,极大的满足了众人的视觉、嗅觉享受。
苏源作为靖朝谈判团的领头人,自发于左侧落座。
王一舟紧随其后,王先生、夏大人等十多位依次排开。
另一边,是近三十位各国番商代表。
苏源长指轻点面前的资料,一个眼神过去,自有驿卒为在座各位斟上凉饮。
一杯凉饮下肚,通体舒畅。
谈判伊始那股若有若无的紧张感也随之散去不少。
苏源正襟危坐,眸光一一扫过对桌的谈判对象,又瞄了眼面前的演讲稿,一清嗓子开始发言。
“接下来,我将为诸位简单介绍我朝舶来品的经营模式,主要销售地点,以及......”
苏源的语速不缓不急,刚好给鸿胪寺翻译们反应的时间,得以流畅通顺地转述给番商。
番商一改先前的嘻嘻哈哈,一脸严肃地凝神倾听,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只待源大人结束发言,他们将会发表各自的疑问见解。
苏源的发言长达两刻钟。
谈判室内除了他温润的嗓音,只有翻译低声的叙述。
最后一个字落下尾音,苏源掀起眼帘:“以上是我的介绍,诸位可以提问了。”
话音刚落,番商就迫不及待举起手来。
——这也是苏源的提议。
谈判过程中有任何异议,都可通过举手的方式发问。
不至于乱了谈判秩序,也是对他人的尊敬。
面对高低不等的三十来只手,苏源略微侧首:“王兄,你来吧。”
苏源一早就做下决定,总不能风光功劳都被他一人占了,也得给同僚们一些机会。
至于发挥得如何,且看各自本事了。
王一舟深呼吸,再吸气,以字正腔圆的靖朝官话为番商解答。
苏源支起耳朵听着,不忘在资料上做记号,标明番商看重的某些点。
待解答完毕,驿卒将契书分发到每个番商手中。
白纸黑字,条款分明。
苏源十指略微交叉,右拇指轻搭在左拇指上,坦然且自信:“诸位可先看一看,如有异议,咱们可以再商量。”
至于我朝会不会同意,就得另说了。
契书一式两份,一份是靖朝文字,另一份则是番商各自所对应的文字。
可以说非常贴心了。
番商逐字逐句翻阅,口中嘀嘀咕咕,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一刻钟后,又来到举手答疑环节。
“陛下,番商献上的礼物已经送来了,您可要瞧上一瞧?”
临公公悄声走进御书房,走到矮塌前,微微躬身,轻声细语地问。
弘明帝靠在凉枕上,悠悠然翻过一页书,眼也不擡地道:“让太子去。”
正和奏折作斗争,忙得脚不沾地的太子赵澹:“......”
那是番商献给父皇您的,叫儿臣过去作甚?!
赵澹甚是无奈:“父皇,您是靖朝的皇帝,合该是您过去。”
即便他以太子的身份监国已有数年,但在某些方面,该避讳的还是得避讳着。
并非不信任他们父子间的感情,而是众口铄金,他的行为容不得半点差错。
弘明帝张嘴就来:“赶明儿朕就退位,光明正大地做朕的逍遥太上皇。”
赵澹眼皮狂跳,您可什么都敢说啊!
细数靖朝前几位皇帝,哪个不是恨不得长生不老,跟龙椅一辈子锁死。
赵氏皇嗣千千万,唯独出了弘明帝这么个奇葩。
年老后从未忌惮壮年康健的儿子们,反而当起甩手掌柜,把乱七八糟的政务一股脑塞给赵澹。
思及此,赵澹更是头痛不已。
弘明帝是个疼儿子的,不愿太子为难,不紧不慢合上书:“罢了,看一看也无妨。”
啪叽把书扣在矮塌上,封面上明晃晃四个大字——《惊案传奇》。
临公公只当看不见这本写如何破案的闲书,搀着弘明帝起身往外走。
赵澹紧随其后,在弘明帝落右后方半步远的位置亦步亦趋。
礼物琳琅满目,看得人眼都花了。
带着褐色斑块的手轻抚着纤薄的绸缎,弘明帝慨叹道:“可见海外那些国家也是有诸多可取之处的。”
赵澹看着花瓶上画风有些炸裂的图案,深以为然道:“远靖伯有句话说得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是这个理。”弘明帝会心一笑,意味深长道,“所以朕才会排除万难,支持远靖舟出海。”
赵澹非常佩服亲爹的远见,捧哏道:“眼下已有数十艘远靖舟造成,待番商签订契书,父皇可再派人出使各国。”
弘明帝朗声大笑,带着万千豪气:“朕正有此意。”
他相信船舶司,更相信苏源的办事能力,压根没考虑过谈判失败的可能性。
“吼——”
冷不丁一声响起,惊飞枝头鸟雀。
弘明帝循声看去,发现角落的铁笼子里正盘踞着一只漂亮的豹子。
和靖朝的花皮豹子不同,这只竟是雪一样的白。
御林军副统领宋竟遥见陛下似乎对雪豹感兴趣,遂出声介绍:“此乃元国献给陛下的礼物,全国只有三只,名为雪豹。”
弘明帝哦了一声,尾调上扬:“倒是有诚意,那就送去猛禽园罢。”
自有御林军上前,擡着铁笼向猛禽园挪去。
雪豹懒洋洋地趴在笼子里,不时甩两下尾巴,惬意得很。
除一开始斜了眼笼子外面的两脚兽,再没分给他们一个眼神。
弘明帝围观全程,奇道:“这雪豹倒是温驯。”
赵澹望着它粗长有力的尾巴,兀自猜测道:“雪豹一路漂洋过海,初次来到陌生的地方,应该还不适应。”
弘明帝一擡手:“那就让兽医过去瞧瞧,到底是元国送来的,象征着两国交好,可不能出事。”
临公公自是无有不应,吩咐内侍麻溜去找兽医。
粗略看了一遍,新奇和惊艳退去,弘明帝重又恢复淡定,带着赵澹回了御书房。
自个儿继续看破案闲书,独留赵澹苦哈哈批折子。
过不多久,有内侍进来通传:“陛下,大理寺卿求见。”
弘明帝翻书的动作一顿,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宣。”
赵澹顺势放下朱笔,正要提出离开,就被亲爹揪到跟前:“澹儿,你旁听。”
赵澹:“......儿臣遵旨。”
说话间,大理寺卿踏进御书房,行叩首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