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1 / 2)

第九十章

执笔的手顿在半空,苏源一时没反应过来。

“郝修撰的意思是,让我替你整理这些文书?”

郝治腆着脸笑:“实在是我手头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苏大人就看在咱们是同僚的份上帮我一把。”

苏源气极反笑。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遇过这么厚脸皮的人了,求人办事都是理直气壮的口吻。

不紧不慢放下毛笔,苏源甚为无奈:“郝修撰你也看到了,我这些日子忙着纂修史书,着实抽不出空。”

郝治对苏源面前半指宽的史书视若无睹:“这纂修史书也不急于一时,再说了,不是还有岳大人和周大人么。”

他把文书往前推了推,差点将砚台从桌上挤下去:“苏大人你就行行好,帮我这一回,回头我请你去八品阁吃饭,你看如何?”

在苏源这里,“回头”就是一句空话,谁知道具体是哪天。

况且这郝治找茬的意图昭然若揭,明知他都快忙飞了,还妄图给他增加任务量。

要是他真答应下来,累死累活把文书整理好,说不准最后功劳全记在郝治头上。

真当他是冤大头。

苏源心下腹诽:“实在不是我不愿帮你,而是纂修史书迫在眉睫,若这几日再不完成,苏某可得挨批了。”

对不住陆大人,暂且借您的威名一用。

对面岳坚附和:“是啊郝修撰,这眼看着就要到期限了,不论是苏大人还是咱们,可都腾不出手。”

周修紧随其后:“苏贤弟不也说了,他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单纯有心无力,不然郝修撰找其他人去吧。”

苏源忍笑,一本严肃道:“实在不行可以向学士大人反映,手头差事尚未完成又被安排其他差事,明显不妥。”

三人你一言我一句,压根不给郝治耍赖的机会。

苏源还作势起身,要为郝修撰讨公道。

郝治脸色黑如锅底:“不必了,既然苏大人不愿帮忙,我自己做便是,没必要扯这么多。”

说罢搬起文书,头也不回地走了。

屋内登时清净下来。

三人相视一眼,朗声而笑。

岳坚喝一口茶水,提醒苏源:“苏贤弟你就是太过良善,人善被人欺,偶尔就得强硬一点。”

尽管苏源和郝治都为修撰,但苏源好歹是帝王钦定的状元郎,身份上就比郝治高了不止一点。

苏源转动笔尖,心说他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对于郝治,周修倒是知道一点:“前几日我看郝修撰跟雷大人走得挺近,事后又听人说起,他二人多少沾点亲戚关系。”

翰林院共两位侍读学士,一位陆大人,另一位就是这位雷大人。

陆大人和雷大人不和,是翰林院众所周知的事。

也正是有雷大人撑腰,郝治才会明目张胆地犯懒。

不过一介修撰,就敢趾高气昂地拿年底考绩威胁他人。

苏源脑海中浮现雷大人的模样。

身高一米六,体重起码一百八,腰粗膀圆,人没到跟前肚子先到了。

犹记得与雷大人初次见面,明明两人之间隔着一段距离,却有种肚子近在咫尺的错觉。

没想到郝治和雷大人之间有着这么一层关系,难怪郝治行事如此肆无忌惮,说变脸就变脸。

苏源掩下眼底深思,豁然一笑:“好了不提他了,咱们都赶紧着,争取月初将手头的史书修好。”

另两人瞬间被带偏思路,周修脑袋磕在史书上:“不瞒你们说,这些日子我晚上做梦都在背史书上的内容。”

苏源憋笑:“周兄当真是......没想到你在梦里都不忘学习。”

周修默了默,看苏源的眼神格外幽怨:“苏贤弟何时这般促狭了。”

苏源面无表情:“总要苦中作乐的。”

岳坚听他俩的对话,险些一口茶水喷出来,捂着胸口连声咳嗽。

“可别提了,今早我家夫人同我说了句话,我条件反射地就背出书里的一段内容。”

苏源没好意思说,他现在满脑子也都是史书上的段落。

每晚练大字时,明明写的是另一篇文章,当写到尽兴时,好几次将史书内容默写了上去,反应过来后简直哭笑不得。

被郝治这么一打岔,三人索性歇息片刻,说笑一番后继续纂修。

至于郝治,他的智商与他的体型完全不符,苏源还真没把他放在心上,转眼就忘到了脑后。

翌日一早,苏源照常来到翰林院。

正准备工作,雷大人急匆匆赶来:“别再修那些个史书了,你们赶紧收拾一下,等会儿去户部帮忙。”

苏源望着雷大人满脸横肉的模样,唇线平直:“是,下官这就去。”

雷大人风风火火地来,又风风火火地走。

室内重归寂静,苏源面露歉意:“对不住二位,是我连累了你们。”

如果他没猜错,雷大人不顾陆大人安排的差事,把他们借调去户部帮忙,多半与郝治有关。

思及此,苏源咬紧后槽牙,郝治的心眼真是比针尖还要小。

他只是想安安分分在翰林院上班,早日升职加薪,怎么就这么难呢?

岳坚摇摇头:“户部每逢月底都是最忙的,就算没有那茬,咱们也极有可能被借调去。”

周修也表现得非常善解人意:“那是他蛮不讲理,小气记仇,与苏贤弟你有什么关系。”

岳坚轻拍苏源的肩膀:“好了别想这么多,咱们赶紧过去,可别让雷大人捉住错处。”

苏源眼底有真切笑意浮动,重重点头:“好。”

同样被借调到六部的还有十多位翰林院官员,见苏源一行人出现,纷纷用自以为隐晦的目光打量着。

自任职以来,苏源忙着完成陆大人交代的差事,压根抽不出空搞官员社交,故而连对面那些人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但他依旧镇定如斯,上前拱手见礼。

不论相熟与否,至少他要做到让人挑不出错处。

双方一番问候,又按照被指派的部门自成一队,赶往六部。

苏源还是头一回来户部,老远就瞧见门口有一位中年男子等着。

还没来得及见礼,中年官员就急吼吼拉着他们仨冲进户部。

他边走边问:“别整那些虚的了,会算盘吗?”

苏源打得一手好算盘,当即点头:“会的。”

岳坚和周修也都说:“略通一二。”

中年官员一抚掌:“善!”

然后领着三人来到一间屋,指着桌上小山堆一样的账册:“你们三人分工合作,争取在月底这两日把它们核对完。”

苏源眼皮狠狠一跳,这里起码有二百本,两天内完成,其艰难程度不亚于逼着他长出一对翅膀,直飞南天门。

岳坚和周修的脸上也是不同程度的呆滞。

然而中年官员压根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像是撵鸡一样,把他们撵到账册前。

“别愣着了,赶紧干活儿。”他变戏法似的掏出三把算盘,“也别觉得这些账册太多,我那边还有几百本,不比你们轻松多少。”

苏源神情微妙,突然心理平衡了是怎么回事?

“大人,下值时我可以带一些回家核对吗?”

中年官员急着离开,语速很快地说:“只要你能保证不会有账册遗失,可以带回去。”

“但丑话说在前头,这些账册都是记录在册的,但凡丢失,你是要担责的。”

苏源拱手:“多谢大人提醒,下官知晓了。”

中年官员摆摆手,快步离去。

周修抱着算盘坐下,唏嘘道:“真是累死人不偿命。”

岳坚翻开账册:“难怪我那叔伯年纪轻轻头发就没了,我离那日也不远了。”

苏源长指轻拨算盘:“秃头和升官,你们选哪个?”

二人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升官!”

苏源摊手:“那就是了,加油。”

他们也顾不上说话,一手算盘一手账册,埋头苦干。

一时间,算盘的噼啪声和纸张翻动放到声音相互交错,形成一曲颇具节奏感的篇章。

从早到晚,除了吃午饭,苏源再没挪过窝。

直到暮日西斜,那位中年官员过来敲门:“下值时间到了,回去早点睡,养精蓄锐明天继续。”

苏源应是,利落收起算盘,将剩下未核对的账册收拾好,打算一起带回家。

岳坚见状有些意动,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整天都和数字打交道,他现在看到数字就生理性想吐,明日再核对也不迟。

三人就此别过,登上自家马车,各奔东西。

苏源回到春宁胡同,苏慧兰正在给花浇水。

听到动静扭头,注意到苏源身后的陈正怀里那一摞账册,狠吃一惊:“这是?”

苏源维持着揉捏手腕的动作:“我被借调到户部,这些是户部的账册,今晚要核对完。”

苏慧兰咂舌:“这么多怎么核对得完。”

肯定是核对不完的,但谁让他有自习室呢。

苏源老神在在地想着,出言安抚道:“今日核对不完,明日也可以继续,并非一定要今日完成。”

苏慧兰松了口气,给苏源倒水:“年轻人拼一点是好事,但不可不顾身体。”

身体是拼搏的本钱,身体一旦垮了,又谈何拼搏。

苏源抿一口水,温水入喉,仿佛一天的疲惫都散去了。

眉目舒展,温声道:“放心吧娘,我心中有数。”

苏慧兰也是点到为止,闻言露出欣慰的笑。

正好这时卢氏做好晚饭,苏源用了饭,简单洗漱后带着账册钻进自习室。

一百多本账册三人平分,到苏源手里也就六十多本。

白日里在户部已经核对了二十多本,还剩下四十出头。

苏源先做了一套眼保健操,食指一拨算盘,很快进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