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1 / 2)

第六十一章

宋山长持杯的手一顿:“什么?”

郭连云觑了眼先生的神情,大胆发言:“张信确实做错了事,但瑕不掩瑜,其才华属实出众,况且他也有意明年会试下场......”

宋山长语气沉沉:“连云,你可还记得松江书院的宗旨?”

在宋山长锐利的目光下,郭连云不敢迟疑,连忙道:“接纳真正的读书人。”

宋山长又问:“那张信可符合书院的标准?”

郭连云哑然无言。

且不论张信以前伪装得有多么完美无缺,学业上多么优秀,仅凭他造谣生事这一点,就被排除在外。

宋山长见素来看重的弟子沮丧地垂下头,说不清是失望还是庆幸。

失望的是郭连云怀有私心,甚至为了那点私心劝说他留下一个品行不端的学生。

庆幸的是他尊重宋和璧的意见,没有选郭连云做侄孙女婿。

室内一片沉寂,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郭连云额角悄然冒出冷汗,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说他方才那番话是因为忌惮苏源,还是说他迫不及待想要和宋家绑得更紧,未来进入官场也能借此得到优待?

这二者都是他不可言说的小心思,倘若放到明面上讲,先生一定会对他失望。

宋山长搓搓指腹,做出了决定:“左右书院这边该学的你都已经学透了,正好宋家族学还缺一位先生,你择日动身回京城去吧。”

郭连云脑袋里嗡一声,身体比大脑先反应过来,一撩袍角跪下,俯伏在地:“先生!不知学生错在何处,您为何要赶学生走?”

宋山长这辈子收了十多位徒弟,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只他一人。

倘若他就这么回去,定会被人各种恶意揣测。

宋山长笑了笑,一改以往的严肃:“莫要胡思乱想,你可是为师的徒弟,之所以让你回去,也是想让你帮为师教导族中的孩子们。”

郭连云猛地擡头,似是不可置信。

宋山长面不改色:“书院这边事务繁多,我一时半会又走不开,只能让你去了。”

郭连云见先生神色不似作伪,提着的心放下一半,又想到什么,欲言又止了片刻,终是不曾说出口。

“那学生现在便回去收拾行李,明日便启程回京。”

宋山长露出一抹欣慰的笑:“甚好。”

郭连云彻底放下心,在宋山长的示意下站起身:“那学生就先回去了。”

宋山长颔首,待郭连云转身踏出房门,笑容陡然落下。

他独坐许久,像一尊雕像,沉默僵硬。

直到宋和璧睡完午觉,捧着本书过来:“叔公,我有个问题,您现在方便吗?”

宋山长恍然回神,轻咳一声道:“方便的,过来吧。”

宋和璧上前,在他身旁站定,指着书上某一处:“这一句,我不太理解,烦请叔公为我解释一番。”

宋山长强打精神,缓和着语气将这一段解释了一遍。

宋和璧指尖轻抚腰间的玉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宋山长笑笑,看她的眼神满是慈爱,又想到这些日子因为择婿生出的风波,没来由地冒出一句:“叔公真的老了。”

宋和璧瞪圆了眼:“呸呸呸!叔公您不过知命之年,起码还有三四十年,怎么就老了?!”

宋山长只一味地笑着,并未将其中缘由告诉宋和璧。

他枉活了这么多年,竟然连张信的伪装都看不出来,不仅将他收入书院,还将其纳入侄孙女婿的人选当中。

以及郭连云。

他的变化是最让宋山长心痛的。

郭连云是宋山长前几年收的学生,几乎是看着他从少年长成青年,英姿勃勃,意气风发。

也正是因为深厚的师徒情谊,他才会将郭连云排在侄孙女婿人选的第一位。

谁料他竟将毫不知情的苏源视作强敌,拿苏源替宋和璧挡热汤那件事来试探宋山长,言语间不乏挑拨之意。

不仅如此,他还为张信说话。

郭连云何等聪慧,自然清楚张信被从候选名单上剔除了。

他留下张信,多半也是为着苏源。

张信被人剥下温润如玉的假皮不说,还得了满身的臭名,这一切都与苏源脱不了干系。

只要他在一日,就会视苏源为仇敌。

苏源自顾不暇,哪还顾得上其他。

宋山长越想越窒息,目露悲哀,到底是他识人不清了。

“和璧,我打算给你爹去信,送你去你外祖母家。”

宋和璧正消化着叔公方才的讲解,闻言一愣:“去外祖母家作甚,我在这里挺好的啊。”

虽说不方便日日练武,却也轻松自在,比起规矩甚多的京城和外祖母家,她更喜欢松江书院。

宋山长以拳抵唇,连咳两声:“这几日我又考察了一番,书院的这些学生都与你不相配,各有各的缺点,不若去你外祖母家,万一能遇到合你心意的呢。”

别的不说,光宋和璧那几个表哥,可都是风光霁月之人。

宋和璧试图挣扎:“择婿什么的也不急于一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迟来的总是最好的。”

宋山长瞪眼,却没什么凶气:“你再过几个月就十八了,我能不急?”

越是优秀的男子就越抢手,不先下手为强,等着日后找那些被人挑剩下的不成?

宋家所有人都不会同意。

宋和璧见叔公执意如此,又想着她已许久未见外祖父和外祖母了,踟蹰片刻闷声应了:“那我再在书院待半个月,等爹的书信过来,我再去成不?”

宋山长皱起的眉头一松:“我这就给你爹写信。”

宋和璧抿了下唇:“那我就先回屋了,等晚上再去给你打饭。”

“行,去吧。”宋山长挥手道,准备磨墨,“前两天拿去的书都看完了吗?”

宋和璧慢下脚步:“看了五本,还剩下这一本书。”

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书。

宋山长指向身后的书架:“再挑几本带回去。”

宋和璧是喜欢看书的,脆声应了,跑去书架前挑书。

宋山长磨好墨,偏过头看了眼兴致勃勃选书的侄孙女,不知怎地,脑海中忽然浮现苏源注视着宋和璧的画面。

他的眼神清正明亮,坦荡至极。

丝毫不存在一个男子看女子时的别样意味,和看郭连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倘若苏源能考中进士,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这个想法只一闪而逝,宋山长甚至都来不及捕捉,就飞快溜走了。

“叔公我选好啦,您先忙,我走了。”

宋山长大致扫了眼宋和璧选的几本书,确定没什么问题,就放人离开了。

宋山长小院里发生的一切,苏源毫不知情。

他和衣躺在床上,小憩了片刻,掐着点醒来,用凉水擦了把脸,匆匆赶往课室。

上午发生的事已经传遍整个书院,以至于当苏源踏进课室,瞬间接收到十数道同情的目光。

苏源:“......”

面不改色地找了位置坐下,翻开书本开始默读。

几秒后,有人戳了戳他的胳膊肘。

苏源转眸,对方语气郑重地说:“苏教习你很好,咱们都很喜欢你,可千万不要因为张信的针对就怀疑自我啊。”

苏源满脑袋问号,他何时自我怀疑了?

面上笑意不改:“多谢关心,我不会的。”

学生笑容放大,扭头低声跟同伴说:“苏教习脾气可真好,笑起来也甚是俊美呢。”

“谁说不是呢,要我是苏教习可比郭连云还要俊气,才学更不必多言,不愧是山长亲自请来的男人!”

同伴很是激动,声音不免大了些,吓得学生上前捂嘴:“你声音小一点,苏教习在看书,可别打扰到他。”

殊不知苏源听得一清二楚,嘴角微抽,借默读转移快要按捺不住的笑意。

两堂课结束,苏源收拾书本回寝舍。

途中遇到了郭连云,他身着蓝色学子袍,依旧风采不减。

郭连云目视前方,语气莫测:“我要回京城了。”

苏源一怔:“好好的怎么要回去了?”

他可没忘之前两人约好,要一起赴京赶考的。

“先生抽不出空回京,让我去宋家族学教书。”郭连云笑着道,“先生待我如此之好,我也想为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苏源不着痕迹挑了下眉,莫不是他听错了,这言语中的炫耀是什么意思?

“这是山长对思源你的看重,可是极好的。”苏源脚下不停,又问,“那你准备何时动身?”

“明日就走,先生希望我早些过去,替他教导族中的孩子们。”

苏源垂在身侧的手指轻点袖口,眸光微深:“届时我应该在上课,可能赶不上送思源了。”

郭连云摆手道:“无妨,心意到了即可。”

猜测得到落实,苏源没打算再与之交谈,换了只手拿书:“时辰不早了,我先去饭堂吃饭了,思源自便。”

郭连云看向苏源,颇为遗憾地说:“我原本也想去饭堂的,只是宋姑娘一直在找一本书,下午我好容易寻到了,急着给她送去。”

苏源立马看破他的意图,沉默了一瞬,憋出一个“好”字。

只能说,郭连云的暗示太过拙劣。

又或者说他压根没打算掩饰,直接表明了自个儿的意图。

待两人各奔东西,苏源揉了揉额角,幽幽吐出一口浊气。

前有张信,后有郭连云,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他们都是奔着宋和璧去的。

再想到其中的弯弯绕绕,苏源倒是有些同情宋姑娘了。

只希望宋山长能擦亮眼,替宋姑娘择一名佳婿,别被有心人利用了。

苏源这般想着,然后就在饭堂里见到拎着食盒的宋和璧。

遥遥望了一眼,苏源端着饭盘去寻座位。

刚一坐下,就听见隔壁桌充满恶臭气息的对话。

“真搞不懂山长怎么想的,宋姑娘一个女儿家,竟放她来饭堂打饭,不知道这里都是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