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2 / 2)

学子们此时是羡慕多于嫉妒,都想着假以时日若能如苏源这般,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方教授也是满脸笑容,他当着众人的面拍了拍苏源肩膀:“很好,真给咱们凤阳府的读书人长脸。”

当得知解元是苏源时,方教授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早在两年前,苏源发现天铃并将其上交给朝廷,他就该想到今日。

才华超众,又心怀民生,乃是当世不可多得之俊才。

“好了大家别围在这了,都准备准备,等会上课。”方教授又看了眼刚回来的考生们,不论是否中举,“这些天你们辛苦了,今明两日好好休息,后日再复课。”

苏源等人齐声道:“是,教授。”

众人作鸟兽散,府学门口瞬间清静下来。

回学舍的路上,唐·八卦小能手·胤分享他最新听到的八卦:“你们晓得不,程阳这次落榜了。”

苏源回想那日他被擡出来的场景,这一切仿佛是情理之中。

“他考试时晕倒了,醒来后得知第三场已经结束,差点没疯了,他的同伴和家仆被他又抓又挠,都破了相。”

苏源、方东:“嘶——”

难怪鹿鸣宴那和程阳走得颇近的学子没有出席呢。

“整个凤阳府中举的总共有十二位,府学里除了咱们仨,其余三个都已经二三十岁了。”

苏源闻言一顿:“青云哥他没考中?”

实在是放榜那日人太多,他没顾得上苏青云,回去后又忙着作诗,次日又疲于应付那些个举人,压根没注意到那么多。

“反正我在那桂榜上没看到他。”唐胤答。

苏源没再问,径自回了学舍,将书箱和包袱整理出来,按照习惯放好,去了苏青云的学舍。

苏青云比苏源回来得略微迟些,刚进门就看到了苏源。

连续九日的考试,再加上落榜的打击,他脸色苍白,下眼睑发青,显然没休息好。

看见苏源,他放下手中包袱,苦笑着道:“我可能辜负村民们的期望了。”

过年时,他和苏源都接收到村民们的祝福和期望,自身也盼着一朝中举,荣耀门楣。

只是没想到中途出了差错,不幸落榜。

苏源一时语结。

一来他本身中了举,还是解元,有些话说了反倒像炫耀。

二来他本身也不是什么能说会道的人,也说不出太多安抚的言语。

最后只能坐在一旁,递给苏青云一杯温水:“莫要气馁,下次一定能中的。”

苏青云接过茶杯,垂着眼说出决定:“在来府城之前,我已和家里商量好,倘若此次不能中举,就回家去了。”

苏源愣住:“回家?”

“正好爷爷准备在村里开一家私塾,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先生。”

苏青云没说的是,他苦读数年,不论是束修还是笔墨书本开支,都占据了家中大半的开支。

中举也就罢了,他每月也能从衙门领回来一些银钱,节省点也能满足开支。

可惜他落榜了。

而家中还有其他孩子要读书,总不能为了他一人耽误了弟弟们。

苏青云做不到那么自私。

苏源喉咙里像是堵着什么东西,堵得他心里难受得紧。

深吸一口气,手指揪住膝盖上的布料:“可万一你下次就中了呢。”

苏青云在读书上确实有天赋,不然苏大石一家也不会节衣缩食地支持他一路往上考。

“还是不了。”苏青云笑容温和,一如当初带苏源引见季先生那样,“况且我觉得比起再往下考,村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我。”

话已至此,苏源也不再劝了,手指松开,指腹轻蹭着:“那好,回头我将以前的笔记拿给你,你或许能用到。”

苏青云欣然接受:“多谢源哥儿。”

苏源把笔记拿来给苏青云,两人又说了会话,眼看着暮日西斜,方才起身:“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苏青云送他到门口:“明日一早我就回去了,到时候我就不去你那边了。”

苏源笑了笑:“好。”

“怎么现在才回来?”唐胤躺在苏源的床上,看着他的游记,“我们都等着你一块儿去饭堂呢。”

苏源喝一口水,干燥的嘴唇得以湿润,而后将苏青云的决定告诉两人。

唐胤听了一骨碌坐起来,抓了抓头发:“看来我是真的走了狗.屎.运。”

“之前是谁说快要学秃脑袋的?”方东看他一眼,又说,“不过人生本就如此,在某个点相聚,产生交集,又在某一处各奔东西。”

苏源放下水杯:“是呢,所以我只感怀了一小会儿,很快就好了。”

说完肩上多了两只手。

唐胤:“没事,咱们不会各奔东西的,源哥儿你且等着,四年后我就去京城参加会试。”

方东:“唐兄说得对。”

苏源心中漾起一阵暖流,面上却不显:“好了我晓得了,不是说要吃饭么,走吧,再去吃饭堂就没有好菜了。”

“走,吃饭去!”唐胤吆喝一声,率先出了学舍。

今晚苏源没再看书。

如同前几次那样,考试后他给自己放了个假,放松一晚,明日再努力。

再者,这一路上舟车劳顿,他也有些困倦了,眼皮发沉,与其苦熬还不如趁早睡去。

一夜好眠,次日苏源去找方教授要了与会试有关的书单,趁休息和方东唐胤去书斋。

“准备要趁早,四年一晃就过去了,我可不想再临时抱佛脚了。”唐胤嘀咕道。

以前在私塾,他就喜欢临时抱佛脚,基本每次都是低空飘过。

后来来了府学,他一开始并未感觉到压力,第一次考核日也是临时抱佛脚。

结果他挂了。

代价就是休沐日没了。

之后他再也不敢临时抱佛脚了。

说话间,路过苏青云的学舍,苏源往里看了一眼,他的那张床已经空了。

不着痕迹收回视线,苏源指着书单说:“你先买两本,不急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方东报了两个书名:“就挺适合唐兄。”

苏源颔首:“没错。”

唐胤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自然毫无异议,三人直奔书斋而去。

“苏解元!”

“苏解元来买书?”

“苏解元买什么书,可否给在下做个参考?”

刚走进书斋,苏源就被数位学子围住。

作为凤阳府的名人,所有读书人学习的榜样,大家自然很想知道他要买什么书。

若能推荐一二,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唐胤和方东对视一眼,很不厚道地退后两步,留苏源一人应对满怀艳羡的众人。

苏源:“......”

好容易应付完,苏源买了书几乎是落荒而逃。

“以后我可不轻易出来了,要买什么你们帮我带。”

他二人正因为方才的行为心虚不已,哪敢拒绝:“好好好,交给我们了。”

刚进府学,就被一位学子喊住:“苏源,方教授叫你过去一趟。”

苏源不明所以,这个时候方教授找他作甚。

但还是不敢耽搁,将怀中书本交给方东:“辛苦你帮我带回去。”

方东刚接过,苏源就收手跑远了。

一路小跑,抵达方教授住处时苏源在门口停了停,待呼吸喘匀在擡手叩门。

“进来。”

苏源推门而入,走向桌案后的方教授:“教授,您找我?”

方教授放下毛笔:“是这样的,松江书院山长来信给我,想请你过去给书院的学生讲学。”

苏源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松江书院?”

“正是。”

苏源猛地掐住指尖。

松江书院可是靖朝第一书院,多少出身士族权贵的子弟打破头想进去,却被拒之门外。

这位以严肃冷刻闻名的山长曾表示,松江书院只收真正的读书人。

何为真正的读书人,至今也没人能弄明白山长的标准。

世家子弟心高气傲,自觉被下了面子,几乎个个甩袖而去。

但这并不影响书院每隔几年在殿试中出一位前三甲。

苏源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山长会请他过去讲学。

松江书院人才济济,山长本身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而他苏源不过一个举人,因何缘故亲自来信,邀他前往。

方教授一开始也是满肚子的疑惑,转念又想到苏源是在陛没可能。

但这到底只是他的猜测,方教授并未多言,只道:“山长也说了,你去了书院也可入课室,讲学听课两不误。”

苏源几乎是不假思索,停顿了两秒就一口应下:“学生愿意。”

旁人做梦都想得到松江书院的读书名额,他又怎会拒绝。

这可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

方教授捋须:“既然如此,那我便回信了,你准备何时出发?”

苏源心里一盘算:“两日后。”

知会亲友,再收拾行李,两天时间差不多了。

“行,我这就写信,明后日就能送到。”

苏源作揖:“多谢教授。”

方教授摆摆手:“不过举手之劳,你且回吧。”

苏源应声而出,一路上想着该如何将此事告诉两位好友。

当回到学舍,所有的思虑都没了,苏源出乎意料的冷静:“两日后我要去松江书院讲学。”

方东只是愣住,而唐胤手里的水杯都掉了,半天没回神。

“松、松江书院?!”

看着两人脸上的震惊,苏源会心一笑,和他之前的反应分毫不差呢。

开头的诗句来自“九歌人工智能诗歌写作系统”,链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