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 / 2)

第五十三章

腊月里,天亮得迟。

街道上只有零星行人,行色匆匆,很快隐入晨雾之中。

男子身着青灰色锦衣,鬓发梳得整齐,束发的玉簪和压袍角的玉佩一看便知是上品。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明显是随从的高瘦男子,手上还捧着一方木盒。

苏源一手轻搭在门栓上,不动声色:“您是?”

男人脸上挂着笑,看似温和,却给人一种披着层假皮的感觉,让人瞧不出真实模样。

“你就是苏源,苏秀才?”

男人的声音有刻意压低,苏源还是从尾音中辨别出三分尖细。

衣着不凡,面白无须,嗓音尖细......

此人的身份不言而喻。

“是我。”苏源只眸光闪了闪,短暂的停顿后,用试探的口吻,“屋外寒凉,您要不进来喝口热茶?”

男人负于身后的手指轻动,擡步跨进门槛:“可。”

随从紧随其后。

待主仆二人进来,苏源瞥了眼不远处的窄巷,转过身就见男子伫立在柜台前,打量着昨天没卖完的点心。

片刻后,他指尖轻点:“这叫什么?”

苏源上前:“蛋黄酥。”

男子挑了下眉,并未再问,又擡步去了后院。

随从亦步亦趋,脚步沉稳,从背影看像是一柄锋利的剑。

苏源一时半会又摸不清男子的脾性,不敢妄言,只能沉默着跟上。

恰巧苏慧兰做好早饭,探出身喊了句:“源哥儿,吃饭了。”

突然发现院子里多了两个陌生人,她吓了一跳:“你们是谁?!”

男子的目光从墙角簸箕里的东西上移开,先苏源一步开口:“我是苏秀才的旧相识。”

苏慧兰显然不信,源哥儿哪有什么旧相识,更别提这人一看就是富贵人,笑眯眯的样子活像个笑面虎。

接收到他娘问询的眼神,苏源朝她安抚一笑:“娘您先把饭温在锅里,我等会儿就吃。”

男子笑意加深,苏慧兰无法,只得退回厨房,将空间留给他们。

“苏秀才应该猜到我是谁了。”男子径自在桌前坐下,并不畏惧寒风,兀自轻声低语,“咱家此行并未大张旗鼓,只有林知府知晓,你可知陛下的良苦用心?”

心底有所猜测是一回事,听对方主动表明身份又是另一回事。

苏源浅浅吸一口气,暗戳戳掐了下指腹:“我明白的。”

先别想那么多,这位说什么他只管应便是。

男子,也就是福公公擡手抿了抿鬓角,拖着腔调:“不久前皇庄上的地蛋丰收了,苏秀才可知它的亩产?”

苏源暗自揣度,说了个中规中矩的数:“四千斤。”

“非也。”福公公摇摇手指,“近五千斤。”

尽管再三告诫自己,在天子近侍跟前要谨言慎行,苏源还是忍不住嘴角上翘。

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结果了。

转眸看向福公公,他此次的来意苏源也能猜出个八.九分。

到底是少年人,藏不住情绪,福公公轻笑一声:“陛下龙颜大悦,你也算是立了一大功。”

苏源张嘴就来:“能为陛下分忧,是源的荣幸。”

“只是陛下考虑到你如今只是一届秀才,不宜太过张扬,便让咱家亲自走一趟,给苏秀才送来赏赐。”

他略一擡手,身后的随从将木盒放到桌上,顺手揭开盖子。

入目是厚厚一沓银票,摆列整齐,散发着金钱的芳香。

苏源迟滞地眨了眨眼,陛下的赏赐可真是简单粗暴。

不过他喜欢。

“这是陛下从私库取出来的赏赐,共计一万两。”福公公将木盒往前推了推,意味深长地道,“苏秀才的功劳,陛下都记着呢。”

天降横财,还是从陛下私库里挖出来的,苏源心脏怦怦直跳,肾上腺素直往上飙。

费了老大劲儿才将自个儿摁在原地,没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手指蹭了蹭袖口,苏源忽然想到一点,迟疑半晌还是问了:“公公,我那两位好友……他们都有什么赏赐?”

福公公把玩着腰间的玉佩,眯着眼看苏源:“想给他们赚功劳?”

苏源不吱声,那就是默认了。

头顶上方是压迫感极强的注视,苏源喉咙发紧,强自镇定:“他们也为了地蛋付出很多精力和汗水。”

空气里一阵寂静,只有从墙头探进来的枝条,被寒风吹得噼啪作响。

风刮在脸上,苏源自觉脸皮有点发僵,整个人像是浸泡在冰水里。

就在他以为福公公生恼的时候,一声呵笑响起。

苏源下意识擡头,只见福公公不紧不慢地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动作甚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这一万两,有六千两是你的,其余四千两是他们的。”

苏源面色一松,有赏赐就好。

福公公擡手,剔透通彻的玉佩于掌间轻晃:“这才是陛下给你的赏赐。”

苏源忪怔,不是已经给了六千两?

福公公一眼看破他的疑惑,噗嗤笑了:“地蛋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陛下得知地蛋亩产五千斤,高兴得多吃了一碗饭呢。”

守旧党小动作不断,这半年来陛下是心力交瘁,睡不好也吃不下,眼看着整个人瘦了一圈,可把福公公给急坏了。

陛下可是靖朝的脊梁,不论是私心还是理智,他都不希望陛下出事。

地蛋丰收的前一天,陛下还因头痛传了太医,整个殿内都一股苦汁子味儿。

隔天皇庄传来好消息,陛下叉腰仰天大笑三声,那是头也不痛了,心也不烦了,用饭也香了。

福公公当时就对这位素未闻面的苏秀才生出好感,一听说陛下打算差人去凤阳府送赏赐,便立刻毛遂自荐,一路上不辞辛劳日夜兼程赶来杨河镇。

当然了,他也有那么点小心机。

这苏源能拿出地蛋,说不准手上还有别的好东西。

他正好趁此机会挖上一挖,倘若真有,他在陛下跟前也会愈发得脸。

任那几个贱人使出十八般武艺,他御前大总管的位置再无人可撼动。

当然了,他也不会隐瞒苏源的功劳,还会替对方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

互惠互利的事,何乐为不为?

苏源双手接过玉佩,仔细一瞧,这上面竟有龙纹,且做工极为精细,连龙须都雕琢得一清二楚。

指尖轻蹭了蹭,入手温润圆滑,倒像是主人时常佩戴的。

苏源眉心微动,隐约触碰到了真相,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多谢陛下赏赐,源何德何能......”

福公公擡手打断他:“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陛下也是担心有人循着蛛丝马迹挖出你的身份,对你不利。”

“若你遇上什么事儿,大可拿着这块玉佩去找林大人。”福公公隔空点了点龙纹玉佩,“毕竟这天底下只一人能用得起龙纹。”

苏源握紧玉佩,坚硬的棱角硌得他掌心微痛。

这也算是天子之诺了。

“对了,那又是何物?”没等苏源作出回应,福公公又指向角落里,饶有兴致地问。

打从一开始走进后院,他就注意到簸箕里的物什。

红通通的,头圆脚尖,只是过于干瘪,却是他从未见过的。

和苏源谈话期间他一直惦记着,如今送出了陛下的赏赐,他便迫不及待地问了。

他有种预感,这绝对也是类似地蛋的稀罕物。

苏源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此物名为红尖,也是我在胡商手里买回来的。”

福公公语气微冷:“既然如此,又为何不将它和地蛋一同献上?”

到底是在帝王身边伺候多年的人,仅一个眼神,就足够冰冷,令人有种如坠冰窟的错觉。

苏源敛眸,好似对这一切全然不觉,面露赧然:“这红尖并不似地蛋高产量,只能用作调料,口感与茱萸不相上下,我原是打算将其制成红尖酱和红尖粉对外售卖,也能贴补家用。”

福公公也不知是信还是没信,但脸色明显缓和许多,语气亦然:“那红尖酱和红尖粉可制好了?”

“制好了,公公可要看一眼?”

福公公颔首,苏源便去了厨房。

厨房里,苏慧兰正惴惴不安,想出去又生怕惹恼了对方,给源哥儿添麻烦,只能急得原地直打转。

听到脚步声,苏慧兰一扭头,登时面露喜色:“源哥儿!”

她迎上来,声音压得极低:“他们是谁啊?”

实在是苏源和福公公交流的声音不大,她又不敢偷听,现在是满肚子的疑惑。

苏源一改先前的谨小慎微,眉宇间情绪松散,也并未隐瞒什么:“是京城来的公公,奉陛下之命来送赏赐。”

苏慧兰又惊又喜,同时也生出担忧。

正要再问,苏源从碗柜里取出坛装的辣椒酱和辣椒粉:“您放心,万事都好,等他们离开了,咱们就回村去。”

千言万语憋在心头,苏慧兰只能点头应好。

苏源一手辣椒酱,一手辣椒粉,快步走出厨房,把它俩放到桌上。

辣椒粉是苏慧兰请了人来,用石磨磨碎成粉状,半盆也就磨出了这么一坛。

至于辣椒酱,是苏慧兰请了刘兰心做的,工钱当然是照付不误。

“公公,都在这了。”

福公公揭开封口的红布,先是瞧上一眼,又凑上前闻了一闻。

然后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睛和鼻子都红了。

他掩着口鼻,对它们的嫌弃之意溢于言表:“这东西如此刺鼻,怎能入口?”

苏源轻咳一声,垂眸忍笑,语调却格外正经:“正是因为它比茱萸更辣,我犹豫再三,才没将它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