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1 / 2)

第一百零六章

凌陌玦整个人倒在门槛旁边,嘴角的血渍极其刺目,连带着衣襟处也浸湿了一片暗色。

宋杬卿来不及多想,只快速上前查看凌陌玦的情况,凑近些后发现她身上的血腥味愈发浓厚,手臂上的纱布也晕开了一层红。

凌陌玦眉头紧皱,面色苍白,嘴唇上也毫无血色,一副气若游丝的模样。但她右手手中却擒着一个白瓷瓶,瓶口已经打开了,里面的小药丸滚了一地。

宋杬卿被这场面吓到了,心中蓦地一疼,直接红了眼。

怎么会这样……

原来她伤得这么重吗?

但宋杬卿没时间细想了,只想着赶紧救人!

于是他立即将人搀扶起来往外走,同时还放声大喊:“来人啊,青栀!红玉!”

“红玉!去请太医!”

屋内,气氛略有几分焦灼。

宋杬卿紧紧盯着古太医的动作,等了好半晌,最后忍不住小声问道:“古姨,阿……她如何了?是不是伤得很重?”

古太医收回手,掩下心中的诧异,沉吟片刻说道:“……少夫人的伤并不重,不过是皮外伤,仔细调养着就好了,不碍事。”

“这样哦,”宋杬卿闻言稍微松了口气,不过还是有些担忧,“既然如此,那她怎么就昏迷不醒了?”

古太医拿出那个白色瓷瓶,沉声道:“其缘由便在此物身上。”

“这个?为什么?”宋杬卿皱着眉想了想,“我记得……她晕过去了手里还紧紧攥着这个瓶子,药都撒了一地,我还以为这是疗伤的药呢。”

古太医摇摇头,似乎是在叹息:“并非如此,此药并无名称,且只有一种效果,那便是掩盖瞳色。”

宋杬卿一愣:“这样啊……”

难怪凌陌玦抓着他的时候说她吃药就好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在凌朝,许久以前便已出现赤瞳之人,无一不是身世坎坷。”古太医顿了顿,注视着宋杬卿,“天生赤瞳者身具不祥之兆,自古以来便不受世人待见,故而有人曾做出此药来掩盖瞳色,令其与常人无异。”

“我也是在一本古籍中了解到的,没想到宣王竟懂得这等秘术。”

“不祥之兆……”宋杬卿抿了抿唇,心中五味杂陈,“那、那她昏迷的原因为何与此药有关?它不是掩盖瞳色的么?”

古太医道:“此药作用奇特,自然也有其弊端。”

“有何弊端?”宋杬卿下意识问道,心中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服用此药者,必将承受嗜心之痛。”

此话在宋杬卿耳畔炸开来,令他浑身一僵。

嗜心之痛……

听名字就知道很疼。

古太医继续说道:“况且此药服用过多药性便会逐渐减弱,为了保证效果只得增加药量,但随之而来的是成双成倍的痛意,剜心刺骨之痛绝非常人能承受得住的。”

宋杬卿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子,愣愣地看着躺在榻上昏迷不醒的凌陌玦。

所以说,这个人是硬生生疼晕过去的。

那得有多疼啊……

宋杬卿身体晃了晃,幸好被一旁的红玉及时扶住,他便微微将身子倚靠在红玉身上,一手撑着额头,觉得脑袋隐隐发涨。

凌陌玦宁愿忍受剧烈的痛意都要留在他身边,这其中的情意……或者说是……执念,他该如何面对?

古太医看宋杬卿的眼神中露出几分忧色,说道:“少夫人昏厥便是服用此药过多所致,万万不能再服用此药了,近几日需得好生调养,再吃两幅疗伤的药,不多时便能痊愈。”

宋杬卿迟缓地点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古姨。”

古太医擡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公子实在不必与我如此生分。”

宋杬卿看着她,眼圈已经泛红了,鼻尖也染上几分酸意,哑声说道:“古姨,我们成亲一年多了,我今天才知道她……是宣王。”

古太医闻言长叹一声,只道:“‘情’之一字,实是难解。”

她擡手摸了摸宋杬卿的脑袋,语重心长道:“杬卿,你自需要好生想想。”

宋杬卿缓缓阖眸,声音低低的:“……好,我知道了,我会好好想想的。”

“红玉,你送古姨一程吧。”

过了几息,宋杬卿对屋里剩下的人说道:“你们也出去。”

他声音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等人都离开了,宋杬卿才缓缓地靠近软榻那边,坐在凳子上。

榻上的人有一张宋杬卿十分熟悉的面容,不过,她看久了却又觉得有些陌生。

这张脸是假的,或许是别人的,反正不是凌陌玦的。

宋杬卿呆呆地望着凌陌玦苍白的脸,而后慢慢地擡起手来,遮住了她的眼睛,就像她之前做的那样。

宋杬卿忍不住想着,如果她眼睛不是红色的,那她就不用吃那个药了,那他也不会知道她是宣王,那他……他怎么?

这个假设没有任何意义,他面前的人就是宣王,是原书里的女主。

所以他最后还是和女主纠缠不休。

宋杬卿忍不住皱着眉,心中忽然一阵索然,便打算收回手,不想下一刻手腕就被人抓住。

“元元……”

榻上人不知何时醒了过来,缓缓坐起身来,始终没放开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