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繁花弄影(1 / 2)

穷途客栈 寒夏若初 1889 字 5个月前

第91章繁花弄影

◎落花时节又逢君。◎

朱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是,他已经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

整个朱家往上倒十八代,都是在星罗城男耕女织的农民。辉煌过也落魄过。

对农民来说,家族的辉煌就是人多;家族的落魄就是绝后。

朱家人最多的时候五世同堂,加起来有八十多口人,朱家的房子就占了一阵个街面,家族的身份也从“与人佣田”的雇农升级成了有城外百亩良田的地主。

当然,这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若非老天爷的默默记录,朱黑本人都不知道,他朱家还曾这么发达过。

落魄的源头发生在八十多年前,朱家出了个人叫朱贵。朱贵老实巴交,虽家中殷实但三十岁仍未娶妻。朱贵没娶妻的原因是看上了一个卖唱的歌女,深为之着迷;歌女原本只卖唱,后来由于歌唱得好、身段模样都是一流,着迷的人数不胜数,于是也不想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就就做了青楼的头牌。

歌女慢慢到了三十岁,年纪大了有了危机感,觉得这个生意终不是长久之道,于是就想找个老实人嫁了。但青楼要价很高,赎身须得一千两银子。

登徒子总是潇洒一时是一时,平日里垂涎歌女的人甚多,真要拿真金白银出来赎身的时候,便没人理睬了。

朱贵对那歌女是深爱,在家里给朱家老太爷跪了三天三夜,老太爷才应允了这个婚事拿了钱。

老太爷并非嫌弃青楼□□,也不是舍不得钱的事儿。而是朱家向来是老实人家,以往是农户老实巴交,如今做了地主还是本分厚道。如今娶这么一个青楼女子回家,恐生事端。

但架不住朱贵深爱,于是最后也是“老实人”的怜悯心作祟,允了这门亲。

朱家掏一千两银子为歌女赎身的事儿闹动了半个星罗城,朱贵娶媳妇儿那天夜里,骤然起了祸事。

原是歌女原本有个相好,是那县太爷的小舅子。这小舅子仗着县太爷的势力,为非作歹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都占。他从那歌女二十岁时便纠缠,俩人相好了十年。

歌女三十岁了,让这小舅子给自己赎身。小舅子去找了姐夫县太爷,县太爷却狠狠骂了他一通,说自己是一县父母官,若是纵容家人娶了那青楼□□,说出去多难听?

所以赎身这事儿就没成。

歌女便对他寒了心失了望,转而死心投向了肯为自己赎身的朱贵。

朱贵娶妻那天,县太爷的小舅子越想越气。想着自己相好十年的女人如今被人娶走了,自己往后岂不是再见也难了?

于是就在家喝闷酒,喝了酒就起了歹念。一想到今晚是朱贵和歌女洞房花烛的场面,他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便叫上了平日里跟着自己胡作非为的一帮混混小厮,跑到朱家砸场子。

一帮人冲到朱家砸了酒席,砸了洞房玻璃,砸了堂前高挂的喜字,然后小舅子仗着酒劲,就要拉歌女走。

朱家人再老实巴交也不能忍受,朱贵便拿了菜刀拼命。

那小舅子凶狠异常,见状并不怕,于是跟那朱贵缠斗到一处,最终,朱贵失手杀了那小舅子。

新娘子歌女一见小舅子死了,一声哀嚎,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跳井殉了情。

原来这歌女与他纠缠十年,心中终是深爱他的,只不过见他不肯拿钱赎身,于是赌气嫁人而已。今晚小舅子带人前来抢婚,在她心里,便犹如那从天而降的英雄,心中更是爱意难掩。所以此刻见到他突然暴毙,伤心欲绝之下,也就殉了情。

这一下,死了两个人,朱家便倒了大霉。

当晚便有那公门的衙役捕快来到朱家,不问青红皂白,从老太爷到朱贵,一连带走了十几个人。

第二天升堂断案,县太爷的小舅子被人杀了那还得了?什么前因后果、什么事故缘由统统也不问了,你朱贵杀一人在先,逼死一人在后,两条人命在身,说什么也逃不掉;那朱家一家人眼睁睁看着朱贵行凶而不加制止,都是从犯。

上报朝廷也只说明“朱贵行凶杀人,又逼死自己妻子。朱家举家几十口从中协助”。朝廷刑部也就判了朱贵的秋后问斩,朱家十几口人流放昆仑山为奴。

从此,朱家便落魄了。

死的死,伤的伤,媳妇女眷们跑的跑,改嫁的改嫁。

又过了一两代,整个朱家便只剩一支独苗了,便是朱黑的祖上。

还是务农,不过是不再有以前朱家的门脸而已。

朱家人还是老实巴交,从农民到地主如此,从地主到农民亦是如此。

各位看官,为何我要说这一段朱家的陈年往事?

实则是看到朱黑如今的光景,不由感叹而已。

想那朱黑祖上十几代,皆是那老实巴交的农户,唯有那朱贵一人曾失手杀过一人。朱黑原本也是如此,不管盛世乱世,不过是靠那老实本分活着而已。

所谓老实本分,大多皆因生活不易所致。祖上有钱时又如何?不过是稍稍得罪了县太爷的小舅子,在自己尚且有理的情况下,也闹得家破人亡,大好家业毁于一旦。

所谓民不跟官斗,皆指此理。

莫说跟官斗,就是跟官的小舅子斗,也是万万斗不过的。

所以说朱黑若依旧是朱黑,妻儿突然被人所杀,便只能找那宋天师主持公道,宋天师大发良心给些安家费,便另娶妻生子,照样过日子。

朱黑的改变,来自于他杀了宁咄。

他自然知道那宁咄是个大人物,自己义愤之下杀了宁咄。杀了之后,自己便不像自己了。

单枪匹马数十日,追击那罪魁祸首,虽九死而无悔。这在以前的朱黑,或者说朱家十几代人看来,皆是不可能的事儿,皆是那戏文上的事儿,就算现实中有人做,也万万不可能是朱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