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知道了。”上官卫潮连忙打包票。
咳,不得不说,遗传有时候挺神奇的。上官翎风年轻的时候仗着武功高也着实做了几件骇人的事,在江湖上被人提起来也是一号人物,回到家却低调得不行,除了围着妻子孩子转就是去学院规规矩矩教书,一点儿也不出风头。
上官卫潮也是一样,在东南节度使任上几年下来,脚板跺一跺整个东南都要抖三抖,回到家还是斯文儒雅的上官家子弟,孝顺又听话,守礼又温文,还能管教偶尔出格的小弟。
还有上官卫惜,上辈子虽然历经磨难,好歹也算大名鼎鼎,这辈子成了上官家的小儿子,受尽了宠受,明明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却甘心踏上科举之路,每天读书写字,直至考上了状元,然后放弃了官位,回到学院里教书,成了最好看的一位教书先生,让求知学院的招生率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过,低调似乎也会出问题。
包氏六十岁的那一年,上官翎风父子三人带着她去看烟城的春花,半路上遇到了一伙贼人打劫。
看着嚣张的贼人,还有他们手里的钢刀,上官翎风父子三人沉默了。
谁出手合适?
上官翎风看看两个儿子。上官卫潮看看爹爹和弟弟。上官卫惜看看爹爹和哥哥。
他们都是斯文人,都是读书人,出手合适吗?
最后,还是上官卫惜委屈巴巴的出手了,谁让他最小呢。
那伙贼人咱们就不提了,因为他们的戏份刚出场就杀青了。
我们只能说一句,敢同样面对上官翎风父子三人的,他们的勇气可敬可叹。
愿他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