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百九十九天(2 / 2)

吃过了饭,皇上和包大人要去御书房商议事情,这次也把赵荣带上了。皇上笑着说:“小惜做了那么多,我也不能差了。从今天开始,荣儿每天在御书房听政一个时辰,”

包大人非常同意,于是,赵荣跟着去了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皇上先对赵荣说:“荣儿,很多事情你不知道,先听一听,以后再慢慢上手学着处理。”

“我知道,父皇。”赵荣仰头对皇上笑笑:“小惜说了,不要贸然发表意见,不但说不对,还显得自己蠢。”

皇上一愣,猛然哈哈大笑:“小惜说得对,就是这样。不过咱们父子之间不用这样,姑夫也不是外人,你想说什么就说。”

包大人含笑道:“皇上说得对。”

赵荣笑着说:“我知道,小惜说了,跟自己人不用客气,只需要在外人面前注意形象。”

皇上听了这句话,笑得更开心。

很快,皇上和包大人开始商量国事,最近的大事是豫州北部有一个县遭了大雪灾,向朝廷求助,请求赈灾。皇上看完灾情之后,发现确实严重,粗略一算,说:“看来至少要拔一百万两,才能平复灾情。”

赵荣听到皇上这么说,忽然说:“父皇,一个县最多有三万人,一百万两意味着一个人能分到超过三十两,如果一家有四口人,能分到超过一百两。十两银子就能建一座青砖大瓦房,一两银子就能买一套非常好的棉衣,十文钱就能买一斤上好的米,一两银子至少能买一百斤大米。父皇,一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赵荣这番话流畅至极,把皇上和包大人都听愣了。皇上说:“荣儿,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惜说的,晏淮也这么说。”赵荣又补充了一句:“我去很多铺子问过,确实是这个价格。”

皇上和包大人对视一眼。包大人赞叹:“皇上,朝廷有福了。”

皇上哈哈大笑,喜不自胜:“荣儿说得好,做得好!小惜更是好!”皇上没想到儿子竟然能懂事到这种地步,由此可见小惜对儿子的用心。

皇上心花怒放,对包大人说:“姐夫,潮儿在东南立下了大功,我看小惜这功劳一点儿也不比潮儿小。”

包大人却说:“小惜还小,不宜名声太盛。”

“对对。”皇上笑着点头。

赵荣有些着急:“父皇,一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他怕父皇花了冤枉钱。

皇上笑着摇头,把儿子叫到身边,细细地给他讲:“赈灾不仅仅是让百姓吃穿住行,还有地里的庄稼,仓里的存粮,以及明年的粮种。这一百万两银子,除了少部分花在百姓身上,大部分都要为明年的春耕考虑。”

“原来是这样。”赵荣明白了,想到了什么,连忙又问:“父皇,赈灾有账本吗?”一定要查账本,要不然会被

“荣儿连账本都知道了?”皇上又惊又喜。

赵荣有些骄傲,又有些不忿:“父皇,你不要小瞧我。晏淮家的账本,小惜还没我查得快。”这是他唯一比小惜强的地方。

“没有小瞧你,没有小瞧你,哈哈。”皇上畅快地笑了起来,儿子成长得如此迅速,让他心怀大畅。

包大人也点头微笑,他一直觉得小外孙娇憨可爱,没想到心里大有沟壑,就连教导出来的赵荣也颇有章法。

赵荣依然追问:“父皇,到底有没有账本啊?”

“有,有。”皇上连忙答。赈灾当然有账本,要不然他这个皇上不是聋子瞎子吗?

朝廷新一代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