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百七十四天
离开京城十来天后,赵荣已经习惯了父皇和母后不在身边的日子,确切地说,他现在没空想他们。因为包家的祖宗无处不在,他做事学习有任何分心或者不认真,都会受到包家祖宗的惩戒,所以,短短几天,在包家祖宗无处不在的监督下,他各种事情都做得得心应手了。
这天一大早赵荣就起了,利索地自己穿好衣服,自己洗脸,自己梳头,他不会梳复杂的发型,只能梳一个和上官卫惜一样的马尾。有一次他想让上官卫惜帮他穿衣服,结果又是疼得差点儿晕过去,从那之后他就有了凡事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上官卫惜也起了,一边收拾自己,一边看着赵荣利索的动作,很欣慰自己这些日子的努力大有成效:比起刚开始的废柴模样,赵荣现在看着顺眼多了。
接着是吃早饭。赵荣现在不但不浪费食物,连挑食的毛病也没有了,吃什么都觉得特别香。至于原因嘛,赵荣曾悄悄向上官卫惜抱怨过,他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总而言之,现在吃的饭菜基本上没有喜欢的。上官卫惜当时特别小心地对他说,包家的祖宗对改正子孙后代挑食的毛病也有办法,让他当心。
赵荣当时非常惊讶,挑食怎么能改正?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然而赵荣低估了包家祖宗的威力,他很快发现,他品尝不出任何味道了,连喝水都没滋味。赵荣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还好上官卫惜及时告诉他,这种感觉最多维持一个时辰,他也被罚过,以后不挑食就不会有这样的惩罚。
赵荣这才放松下来,不过嘴里什么味都没有这种感觉实在不好,从这以后,他挑食的毛病彻底没了。
吃过早饭,他们要继续赶路。在马车上,赵荣先背一遍《三字经》,听上官卫惜讲三个故事后,再背一遍,直到背完八遍为止。他现在背《三字经》已经很熟练,对其中的意思也了解了大概。
《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顺口、易记,确实是蒙学的不二选择。而且《三字经》包含的内容非常广,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体现了“仁,义,诚,敬,孝。”赵荣背诵《三字经》的同时,不但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还明白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
不知不觉中,他学会了不少东西,懂了不少道理。他自己不觉得,旁观者看来,他的精气神在短短几天内变得大不一样,人也懂事多了。尤其是包氏,见赵荣一天比一天好,喜上眉梢,暗地里把小儿子夸了又夸。
因为天气太热,不到中午他们就停下了,吃过了午饭,赵荣自己铺了纸,开始描红。他描红的时候,上官卫惜也在旁边写功课。
写了半个时辰后,赵荣舒了口气,今天的写字任务完成一半了,只要在晚上之前写满一个时辰,就不会被包家的列祖列宗惩罚啦。
赵荣收好自己的东西,见上官卫惜还在写,走过去,见他写的字比自己强多了,欣赏了一会儿,说:“小惜,你的功课还有多少?”
“我的功课已经完成了,这是今天写字的份,得写够一个时辰,你懂的。”上官卫惜写完最后一个字,停了下来,给赵荣一个眼神,然后洗笔,收拾。
“哦,懂了。”赵荣心有戚戚焉,觉得包家的列祖列宗要求也太严格了。
上官卫惜低头笑笑,不说话。
写过了字,他们会休息半个时辰。赵荣躺在床上,一时睡不着,说:“小惜,你说姐姐有没有……”
“娘亲没有。”上官卫惜肯定地说:“娘亲是女子,包家的列祖列宗只管男丁。”
“哦。”赵荣焉了,觉得包家的男子真不容易,就连他这种编外的也是。
上官卫惜笑笑,宽慰他:“放心,十八以后就不需要这样了。或者等你恢复赵荣的名字,包家列祖列宗也管不到你头上。”他顶多糊弄赵荣半年,等赵荣回宫之后给皇上和皇后说起这件事,一定会穿帮。
“可我现在是包荣。”赵荣叹了口气,说:“你说父皇为什么要让我改成包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