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八十七天(1 / 2)

重生第八十七天

上官翎风抹了一把脸,说:“小惜,到了学院可不能如此调皮,先生一定会罚你的。”他就算是亲爹,有些事情也不好太过插手,要不然学院的威信何在。

“我知道。”上官卫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知道就好。”上官翎风摸摸小儿子的头,开始给他讲学院的一些事情:“你刚入学,自然是入新生班。新生班主要收六到八岁的孩子,按学习程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甲班,凡是已经学会《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的孩子都会编入甲班。甲班的孩子历来不多,今年算多的,加上你,加上华儿妍儿,一共是十二个学生。”

“才十二个?”上官卫惜惊讶。

“你以为谁都能在八岁之前学完三百千吗?”上官翎风笑着弹了小儿子一下。

“我觉得不是很难。”上官卫惜捂住被弹的额头,瞪了亲爹一眼。

“你是随我了,聪明。”上官翎风自豪地说。

上官卫惜暗暗翻了个白眼,问:“其他班呢?”

“再就是乙班了,乙班的孩子只学了《三字经》,认了少部分字,这些孩子都编入乙班。”上官翎风说。

“乙班人多吗?”上官卫惜又问。

“多啊。”上官翎风一提到这里就哀叹一声:“今年乙班的学生有二十五个,比去年多了五个。”他现在是新生乙班的班导,一想到要带二十五个不懂事的孩子,就想躺平。

“才二十五个?”上官卫惜更惊讶了,他以为学会《三字经》的孩子特别多。

“已经很多了。”上官翎风说:“前几年乙班的孩子只有十来个,这几年大家的日子过得好了,舍得花钱让孩子读书,班里的孩子才越来越多。”

“那些连《三字经》都不会读的孩子呢?”上官卫惜又问。

“那些孩子都编入丙班,丁班这些,依次往后排,三十个孩子一个班。”上官翎风说到这里,一脸神秘地对小儿子说:“小惜,你猜猜,今年这些普通班级有几个?”

上官卫惜不想猜:“爹,你直接告诉我吧。”

“没意思。”上官翎风觉得小儿子越来越没趣了,索性直接告诉他答案:“这些班级有五个,直接排到了庚班。”

“五个?”上官卫惜惊讶,一个班三十个孩子,五个班就是一百五十个孩子,这么多孩子要上学?

“对,”上官翎风很自豪,“这可是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排到庚班,去年只排到了己班。”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做为学院独立股东的上官家挣得钱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市侩的话没必要说出来污染小儿子还纯洁的小心灵了。

“一百五十个孩子!”上官卫惜一想到一百五十个自己就觉得恐怖,这么多孩子,怎么教啊?

在上官翎风和小儿子解释学院情况的时候,求知学院到了。

求知学院位于青州东南,占地面积超过了两百亩。当初建立书院的时候,有人劝上官祖父不要将学院建得那么大,因为学生根本没有那么多。确实,建成学院后的十年里,学院里至少有一多半教室都是空置的,直到最近十几年,学院的名声渐渐打响,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学院里的教室才渐渐充实起来。

上官翎风带着小儿子下了马车,指着前面的大门说:“这是学院的正门。”

上官卫惜擡头望去,学院的正门比普通的门大了三倍,黑漆双开,没有任何装饰,大门上面挂了一块很大的匾,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求知学院”,笔力雄浑,大气磅礴。

“是爷爷写的。”上官卫惜一眼就认出来了。

“对,是你爷爷写的。”上官翎风已经看惯了这四个字,现在一点儿不觉得稀奇。他带着小儿子进去,说:“我先把你送你甲班的班导那里,一会儿我要忙了,顾不上你。”

“好。”上官卫惜点头,跟着亲爹走进学院,带着好奇四处打量:一进门是好大一个院子,中间有一个假山,假山周围种了一些花草,因为天气寒冷,大部分都处于枯黄状态。

院子的四周是几座房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样式,猛地一看几乎分不清。上官卫惜眼尖,发现每座房子的门口都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赵加姷先生”“张成用先生”等字样。

然而亲爹并没有领着他进入那些房子,而是左拐穿过一个房厅,又进入了一个很大的院子,这个院子和刚才的院子大小差不多,周围也是一模一样的好多房子。

这次亲爹没有带他穿过这个院子,而是往右沿着回廊,走到一个挂着“苏文斌先生”牌子的门口,先敲了敲门。

“苏先生在吗?”上官翎风问了一句。

“在,进来吧。”里面有人喊了一句。

上官翎风给小儿子使了个就是这里的眼神,拉起他的手,一起走了进去。

上官卫惜跟着亲爹进去,发现这是一间屋子,三面墙都是书架,靠西边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东西,笔架,砚台,纸张,还有许多其他他看不出来有什么用的东西。

大桌子的后面正坐着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的老人,穿着蓝色的棉袍,戴着同色的帽子,容长脸,眼睛有点儿小,肤色微黑,至于脸上的神情,跟上官祖父差不多,都是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只是比不得上官祖父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