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四十八天
李氏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皇上赵安、皇后江氏、还有上官翎风夫妻正在看上官卫惜写字。
上官卫潮不在。自从来到京城,他每天的读书时间大大减少,许多功课都落下了,吃过午饭他就回了公主府,开始用功读书。
上官卫惜还小,没有到读书用功的时候,上官翎风自然不强行要求他。但上官卫惜不这样想,觉得自己最近也懈怠了,便对亲娘央求,他也要读书写字。
皇上赵安听了,连忙让人准备。因为上官卫惜太小,宫女们便把平时只用来摆放小物件的垫板搬了出来,只有两拃高,铺上纸,正好适合小上官卫惜站着写字。
上官卫惜见准备好了,按照祖父教的,屏气凝神,静默片刻,慢慢踱到临时书桌前,拿起最小号的笔,缓缓蘸墨,然后小心地在砚台边上抹了两下笔尖。明明是小小的一团,却一脸严肃,看得栖凤宫的所有人忍俊不禁。
上官卫惜才不管他们,祖父说了,写字的时候一定要专心。毛笔已经好了,接着来是挽袖,嗯,他的衣服没袖,没关系,以后他的衣服会有袖子的,现在就可以练起来。
他擡起小左手,做了个虚拉右边袖子的动作,小脸上一本正经。
“噗嗤。”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上官卫惜充耳不闻,小右手握着笔,缓缓写下了第一笔。
皇上赵安看着小上官卫惜写字,又惊又喜。小团子一样的孩子,故作严肃的端着架式,可爱得无与伦比,而且,已经初见气度,可以预见小惜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成为大才子。
皇后江氏也看得两眼放光,看到上官卫惜这么小就能写地这么好,喜欢地同时也开始想象,她的孩子会不会也这么可爱。
上官翎风和包氏已经见了好几次小儿子写字的模样,现在依然被小儿子故作严肃的小脸萌得一脸血。包氏含着微笑,看着小儿子写字,至于写得是好是坏,她根本不在意。
上官翎风则不同,走过去,仔细看小儿子落笔运笔,发现他虽然对毛笔的掌控还很弱,但是该停顿的时候停顿,该转折的时候转折,虽然是照搬亲爹写字的模样,但也证明小儿子确实聪明,和大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
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天才。上官翎风一脸骄傲。
只有上官卫惜对自己不满意,他皱着眉头看着他写好的三个字:“人之初”。“人”字与“之”字笔画简单,能看出来写是的什么,至于“初”字,他明明是按照笔画写的,却因为人小不能控制,写成了黑乎乎一团。
唉。上官卫惜叹了口气,他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看到小上官卫惜像模像样的叹气,皇上赵安,皇后江氏,包氏,还有那些宫女们全都忍不住笑了。
“写得真好。”皇上赵安走过来,看到小上官卫惜写好的“人之初”,高兴得连连夸赞:“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力透纸背,行云流水,入木三分,好字,好字!”
上官卫惜听着皇上舅姥爷的夸奖,再看看自己写的字,仰头疑惑,舅姥爷,你的眼睛没毛病吧?
皇后江氏也过来,看着上官卫惜写的字,赞叹连连:“小惜写得真好,尤其是这个‘人’字,这一撇,写得真好。”
听到皇后舅姥姥的话,上官卫惜顿起知音之感,他也觉得第一笔他写得最好,下笔的笔势最顺。
“舅,好。”上官卫惜笑得露出了一口小牙。他快两岁了,长了十几颗小牙,像晶莹的小米粒,特别整齐。
皇上赵安逗他:“小惜,你是说舅姥爷好,还是说舅姥姥好?”
当然是说舅姥姥好。上官卫惜毫不犹豫地强调:“舅,好。”
“哈哈哈哈。”皇上赵安和皇后江氏同时笑了起来。
皇上赵安见小上官卫惜字写得这么好,吩咐:“给小惜备一个专门写字的地方,小桌子小砚台什么的,都要按照小惜的大小来。”
自然有人领命而去。
写完了字,上官卫惜觉得饿了,指指桌子上的点心,说:“饿。”
“小惜饿了,来。”皇后江氏把小上官卫惜抱到她身边,“舅姥姥喂你。”
“嗯。”上官卫惜点头,张开嘴,等着她喂。
皇后江氏见他这么乖巧,喜得不行,拿起一块糕点,就要喂进上官卫惜的嘴里。
报信的人就是这时候进来的。
皇后江氏听说亲娘出了事,急得轰一下站起,脑袋一下子懵了,手里的糕点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