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第122章

雪花飞舞,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入冬之后,北齐郡连下了好几场暴雪。

这样的天,实在难以继续劳作。

家家户户紧闭大门,路上时不时有巡城的士兵走过,偶尔一两个在外奔波的百姓也都是脚步匆匆。

天气实在太冷。

与京城的气温不同,北齐郡地处大梁与齐国交界处,原先的归属并不是很明确,算是个三不管的地界。

几十年前大梁内乱,国内纷争不断,无论是前朝后宫还是皇子大臣,几乎人人自危。

为求自保众人焦头烂额,谁也无暇顾及其他。

齐国便是趁此机会派兵,将此处一举占领,变成了他们的国土。

这点小小的胜利也彻底激起他们不断往外扩张的信心。

于是接下来的几年,他们将北齐郡作为起点一路往南,甚至喊出了“吞并大梁”的口号。

彼时大梁正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宫变。

内忧外患之下,如今的梁帝临危受命登基为帝。

当时虽曾派兵拦住了对方大军南下的步伐,但想要夺回北齐郡却是难上加难,双方僵持不下数十年,直到齐王萧墨率大军亲上战场。

现如今,此处已在大梁治下又过了将近十年。

传闻中应该归乡养病的兵部尚书袁玮身披大氅,正站在城墙之上往外望。

“这帮人的确没死心,本官在此看了这么些天,便是再不想注意也多少瞧出了些门道。”

他说罢擡起手来,指着不远处人群中一个穿灰色夹袄的。

“就他,看着似乎只是寻常百姓,可本官已经看到他至少三次。”

“三次都是在不同的时间,中间间隔也并无规律,每次的穿衣打扮都不一样,却三次都未真正进城。”

“一次是走到跟前,似乎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路引。”

“一次还未到跟前,就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半途便急匆匆往回赶。”

“今日他又在人群中排队。”

他稍稍昂起头:“你瞧瞧,这次他四下看过之后,竟与身边的人说着话又离开了,此人若是正经百姓,本官这个兵部尚书不如让贤。”

他身边那人闻言道:“袁大人慧眼如炬,当然不会看错。”

“只不知这帮齐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如今这千日防贼的日子可实在是不好过。”

他说罢,忍不住叹息:“咱们大梁好不容易安稳了这些年,那齐国瞧着也做小伏低了这些年,结果却仍是镜花水月。”

“可怜北齐郡的百姓,但愿这回能真正免于战火吧。”

袁玮皱着眉头往下又看了片刻,终是转身:“罢了,再多看也无用,唯有提前做好一切准备防患未然。”

他说着问道:“城中粮草备得如何了?”

先前说话那人躬身:“备得差不多了,还剩一小部分正在运来的路上,大约再过两日也该到了。”

“袁大人要不要去看看?”

袁玮摇了摇头。

“不了,你办事本官还是放心的,何况之前几位殿下也一同推荐了你,那你便自有你的好处,若这点事还需本官再查,那才是笑话。”

“这些天本官观你行事,的确稳妥,至少这城防上的布局就足够给对方眼前蒙上一层迷雾。”

“何况早前此处的不对劲还是你头一个发现的。”

那人忙躬身道:“下官不过是尽了一方郡守的本分罢了。”

“百姓无辜,若战争再起,还不知会有多少人无辜受难,实不敢不尽心,可要说这对敌打仗的本事,却还需要袁大人多多指点。”

袁玮点头道:“自然,此番圣上既下了密旨派本官来此,就是为了协助你守好城门,绝不会再叫齐人侵占我大梁国土。”

“粮草既足,如今便只剩兵器一事尚需抓紧。”

“本官已安排人加急去城外寻好的铁匠进城。”

“至于城墙之上的巡防,”他往身后指了指,“就照咱们之前商议好的去办。”

“他们谨慎,且大约还没收到真正的消息,如今还只是在不断派人试探,若本官猜得不错,北齐郡内定然还有他们的人。”

“因此无论是粮草运输还是兵器锻造,都务必小心保密。”

郡守应了一声,二人很快离去。

北齐郡高高的城墙上,偶尔有士兵全副武装地走过,又很快消失。

京城,难得一个晴天。

但外头却依旧极冷,大约是因为化雪的缘故,反比下雪时更叫人觉得凉风刺骨。

萧珩正站在屋中,将手中一卷小小的字条丢进炭盆内。

林黎默默低着头忍了半晌,实在没忍住:“楚王殿下这性子究竟像谁啊?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还在慢慢吞吞的试探。”

的确,若是摆在从前的萧衍或萧肃身上,杀伐决断的他们恐怕早就开始动作了,哪会如现在这般,叫人等得心焦。

他这位三皇兄,也真是个人才。

萧珩也不知是那两位曾经的凄惨下场让他心有余悸,还是他本就是这样优柔寡断之人,总归那日他收了灵芝之后,便又许久都没动静。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

事情发展到今日这番境地,比的已不是其他,而是耐心。

萧珩随意摆了摆手,眼看着最后一点字迹也随着火舌的舔舐彻底化为灰烬,他这才坐了回去。

“咱们等得虽急,过得却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