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2)

萧辞几乎说不出话来,只剩下虚弱而痛苦的气音:“快到了?”

“是啊,已到了崇山脚下,再往前一点就该下来了。”

郑号不太确定:“殿下,您觉得怎么样,还能坚持吗?若是实在不成,要不就与陛下告个假?毕竟尚有这么高的山要登,怕只怕……”

萧辞撑着他的胳膊往外看,只是摇头。

“不,不告,”他颤颤巍巍地摸向腰间的香囊,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连坐都坐不稳,只能小声道,“再吃一粒,就一粒,无妨。”

他昨日的确刚吃过一丸。

可当时实在是迫不得已,这些天,他几乎保持着无欲无求如同僧人般的生活。

一则担心药量太少,万一哪日用完了,他心中没底。

再则毕竟是从外头弄来的东西,他也怕若是破例吃多了,往后便很难控制。

可再如何能够自控,他也还是个正常男人。

何况昨日他最担忧的事已经得到解决,那边又给他拿来了二十颗药,至少够他用两个月了。

既去侧妃屋中就寝,难免要用一颗。

谁知大约是本就兴奋,晚上也没能睡好,此刻浑身上下便又开始不舒服起来。

若尚在府中,倒也不是不能再忍忍。

可崇山就在跟前,所有人都在,他如何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颤抖着从郑号手中拿了一颗药丸吞下。

不过须臾,眼前就变得清明,就连说话都有了力气,他擡起手来掀开车窗边的帘幔:“走吧。”

郑号还有些不放心:“可当日他们曾说过,此物不能用得太多,两日一粒便已经是底线。”

萧辞歪了歪脖子,不甚在意:“昨日用过,今日也用了。”

他垂眸看向郑号:“可本王前日并不曾用,只要后日也不用,那不就也算两日用了一粒吗?”

“无妨,”他说着沉下脸来,“还是你很希望本王此刻回府?”

话既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郑号哪里还敢再劝。

只能赶紧扶着他往人群中走去。

萧珩站得远。

他们的马车一直跟在萧墨和萧宁身后,这两人见缝插针,于是连带着他也很快到了最前方。

别的车马还在缓慢前行时,他们已经在山脚下休息了好一阵子。

不仅用了早膳喝了茶,甚至就连热腾腾的点心都已经吃过一轮。

此刻眼见的萧辞慢吞吞地过来,他还没开口,身边的萧宁就已经忍不住嘀咕起来。

“三皇兄这脾气可真好,不疾不徐,一看便很稳重。”

“瞧瞧咱们,只知道一路往前赶。”

“再看看人家,也不知中途礼让了多少人,这才耗到此刻。”

“不过都已然到了跟前却半天不下马车,倒又叫本王看不明白了,他是不知道后头还有多少人在等吗?”

“若人人都是这个速度,恐怕到晚咱们也别想登山。”

声音不小,走到近前的萧辞便是想要装作没听见都难。

偏萧墨也不愿意放过他,只低着头道:“五弟这话可就不该说了。”

“如今三弟是什么身份?”

“堂堂楚王,咱们这些皇子中唯有他能真正替父皇分忧,便是你这位康亲王也不成。”

“别说让后头那些文武大臣稍等了片刻,就连咱们,连父皇都已经等了半晌了。”

“再说,人家心怀天下,所作所为哪里是你能明白的?”

这话就更过了。

萧辞连忙躬身,朝着一旁的梁帝就要解释。

若是从前,碰上皇子间这样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只要闹得不太夸张,梁帝大多时候都是保持中立的。

换句话说便是只当听不见。

都是自己的儿子,帮了谁都会激起另一方的不满。

若他们自己担心父皇误解,便唯有立刻想法子自辨,至于梁帝听与不听,谁也不能确定。

难得的帮腔,也不过出现过很少的几回。

还都是因双方观点有着明确的对错。

然而这一回,萧辞还没来得及开口,不远处的梁帝就已经先皱了眉:“看来朕上次让你回去好好反省,你是全然不曾放在心上。”

“还有你萧宁,朕劝你少跟着你大皇兄学着阴阳怪气。”

“既已知道旁人优点,却不知学,反倒在此说些怪话,你们不嫌丢人,朕都替你们脸红!”

“他此刻的速度的确是慢,可却绝不会似你们般一路横冲直撞。”

梁帝没好气地瞪了以萧墨为首的三人一眼。

“大好的日子,朕懒得与你们计较。”

说罢也没露什么笑脸,只如往常般朝着萧辞道:“你不必多说,根本并非大事,不过是他们瞧不惯胡说八道而已。”

“这一路也算劳累,先用了早膳,到了吉时就该出发了。”

“是。”萧辞忙躬身应了,默默站到一边。

早有宫人搬了临时的桌凳来,照隔壁的三桌一样,上了早膳热茶和点心。

梁帝一句话说罢,就又默不作声地喝起了茶。

偶尔有大臣到了前来请安,他也会说上两句话。

周围终于安静下来。

萧辞本还有些忐忑的心也慢慢得以平复,还好,父皇虽则不曾表现出过分的偏爱,但心中还是有他,信他的。

现如今,他的身份地位的确与从前不同。

就好比那些大臣们,以往几乎是到了跟前都未必会注意到他,可现下与梁帝说完话,却会下意识朝他也一躬身。

而齐王那里却冷清了许多。

更不用说康亲王和瑞亲王跟前,明明两个那么大的人在此坐着,却如同空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