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他们刚到,便有小厮赶紧上茶,又搬来冰块,接着将凉亭上方的蒲扇以机关转动开启。

竹林遮阳,冰块随风散出冷气,让人原本烦躁的心情变得安逸。

直至旁人全都退下,二人才说起今日之事。

林黎边摸着黑风的后背边道:“真是令人唏嘘。”

“从前堂堂太子,将来的大梁帝王,竟就这么死了,虽说他如今已被贬为庶人许久,又一直关在宫外,可也少不得引起波澜。”

“更何况还有四皇子,隐忍在内看似无害,却做出这种事来。”

他叹息一声。

“科举舞弊勾结外敌,残害兄弟背叛大梁,桩桩件件都是死罪。”

“圣上虽尚未裁决,但看样子是不会轻饶于他,只不知此事又会牵扯出多少旁的秘密。”

“真叫人想不通。”

“好端端的阳关大道他不走,偏走旁门左道。”

“前一瞬还是忠心耿耿的姿态,下一瞬便立刻翻脸不认人。”

说到此处,林黎倒是拍了下脑袋:“其实这般一想又合理了。”

“都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四皇子既能与二皇子站在一处,又与齐国人勾结至此,骨子里的狡诈狠毒自然如出一辙。”

的确。

萧珩听着这话,一时有些恍然。

就好比从前的他,狡诈狠毒这些词便时常被用在他身上。

他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厉鬼,人人闻风丧胆的恶魔,是阴险毒辣为了权势不顾一切,视人命如草芥,将世人玩弄于股掌的大梁六皇子。

可在内心深处,他本不该是那样的人。

他并不爱权势,更不想与人产生纷争,然而因有太子在前,许多事终究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那些阴暗见不得人的日子,明明近在眼前,却变得非常遥远。

似乎从他终于离开萧衍的那一刻,光明和温暖便随之而来。

林黎并不知萧珩心中所想,已自顾自嘟囔道:“就是不知二皇子之死是不是真的意外。”

“意外?”

萧珩回过神来听到这话,不由冷笑一声。

“四皇兄最是冷静不过,计谋暴露的瞬间他都能做到淡定自若一言不发,又怎会在那时突然失了分寸?”

“本王看得分明,父皇亦心中有数。”

“否则你以为父皇当时为何不让人上前相救?不过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要演什么戏,继而顺水推舟,结束这一切。”

林黎呆了一下,好半天才说服自己。

又愣怔地道:“如今消息大约已传进宫了,这些年娘娘虽与他不算亲近,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本来那日听说他在大火中没了动静,娘娘便病倒了。”

“这回若再知他明明捡了一条命,最终却又死得这般惨,也不知会伤心成什么样……”

苏贵妃已年过四十。

她保养得宜,又养尊处优身居高位,因此单从表面看去,也不过比二皇子萧衍稍长。

可外在再如何完美,身体也不如真正的年轻人。

哪里经得住这般时不时的刺激和惊吓?

自打从那场昏睡中醒来,自家主子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很少进宫,自然也甚少往娘娘宫里去。

可过时过节该准备的贺礼却一样不落。

就连府中得的第一枚鸡蛋,果树上熟透的第一颗果子,都被仔细包好送进了宫中。

殿下嘴上虽不说,心中还是十分惦记的。

林黎说罢,就见萧珩浅浅喝了一口茶,又将茶盏放到一边。

默默垂眸许久,他半晌才道:“母妃性格刚烈要强,看着是为达目的不惜以卵击石的性子,实则却比咱们想象中要活得通透。”

“否则这些年在后宫的日子早已将她打倒。”

“先皇后,景妃,便是其余嫔妃哪一个是省油的灯?真是弱不经风之人,如今哪还能掌管六宫?”

“至于之前所说母妃晕倒……”

话到此处他却没再说完,只轻轻摇了摇头。

“怎么?”林黎没太明白。

萧珩又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他才猛地恍然:“您的意思是!”

天色渐暗。

戌时左右,刺目的日光渐渐隐去,黑暗笼罩大地,便连升腾的热气都被夜风吹散了不少。

皇宫,启元殿。

今日事发突然,齐国小王爷潜入大梁,闹出如此大的风波,二皇子萧衍更是在众人面前被萧肃当场诛杀,更是震惊朝野。

几位皇子分列左右,一众朝臣密密麻麻跪了一地。

礼部尚书徐大人年纪大了,先前因萧衍废太子一事就已经愁白了头,后面又忙着操心春闱。

好不容易科举圆满结束,如今从前同是太子阵营的人竟又闹到这般地步,叫他彻底无言。

虽站在最前方,他却低着头一动不动。

兵部尚书袁玮站在一旁,则是一肚子的火气。

之前因太子与齐王之争,害得他无端受到牵连。

他家嫡次子的牌位尚在祠堂内供着,而他夫人也因此备受折磨,如今身体每况愈下,不知还能熬到什么时候。

此事一出,再想想自己曾受的委屈,他只觉得气不打一出来。

“通敌叛国,相互内斗,拿我大梁前程做赌注,简直丧心病狂不可理喻,咱们大梁的每一片国土都是将士们拿鲜血拿性命捍卫的!”

“可他们倒好,随随便便就能与敌国勾结。”

“这等行径,我大梁万千将士绝不能答应!”

“二皇子已然伏诛便也罢了,四皇子如此心狠手辣歹毒成性,实在让人心惊,还请圣上定夺,务必严肃处置以儆效尤!”

梁帝拿起一旁的茶盏,慢慢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