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若真要做好天下共主。

他便更不愿再寻个根本不熟悉的人在身边待着。

这一世,萧珩早已打定主意孑然一身。

原本他还有些担忧,怕梁帝突然想起来他的事,来个出其不意的指婚之类。

现下却彻底放了心。

父皇不急就好。

且他今日所言大有深意,萧珩觉得,也许还真有了点那个意思,哪怕只有一点点,对于礼郡王妃的选择也会变得格外谨慎。

而照父皇的行事风格,有这份谨慎,对萧珩来说便够了。

因为旁的不提,废太子那么大岁数了,也未娶正妃。

便是他那两个侧妃,也还是因他自己满意,求了苏贵妃到梁帝跟前,这才要去的。

而今他对此无意,父皇也有些另外的想法。

那他至少可以安安稳稳再过个十来年。

至于十年之后。

那时风云变幻,一切未知,却不是现下该烦忧的了。

梁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并未再解释太多,而是很快转移话题:“珩儿这些天的确操劳,事情也办得不错,便是让他躺会儿也是应该。”

他说着,见张宝全还笑眯眯地傻站着,擡脚又是一踹。

这下倒是踹了对方个措手不及。

张宝全“哎哟”一声,就见梁帝已哈哈大笑:“叫你躲!还不是得让朕结结实实踹一下?”

张宝全装模作样苦着脸,捂着并不疼的腰侧大喊。

“奴才的老腰啊!”又在梁帝朝他瞪眼之后连忙收住,“奴才懂了,知道了,这就去给郡王殿下准备些吃的喝的来,很快。”

梁帝这才满意地往后靠了靠:“算你还没老糊涂。”

又加了一句。

“若没什么重要的事,便暂时不用再报。”

张宝全得了吩咐,很快带人出去张罗。

父子二人这才又说起方才的事。

“照你目前所查,原先的几位主考怕是都脱不了干系。”

“此事实在叫人震惊,当朝一品大员,其余几位副主考倒也罢了,主考却是汪大学士。若非你提前查出不对,便是朕也被蒙在鼓里。”

梁帝表情严肃,又道:“方才他们两个在,朕没好细问。”

“那被抓的黑衣人可曾查到底细?还有衙门里头,竟也有他们的人手,”他顿了顿,明显怒意上涌,“这是要动摇我大梁根本!”

如此布局颇费周折,想要有这般手段和能力,身后之人定非寻常。

从前若有这等事,他宁愿怀疑外人,也绝不愿怀疑皇子。

可有了萧衍的前车之鉴,梁帝如今实在不得不警惕。

他的这群儿子,早已叫他另眼相看。

又或者说,从前他也曾怀疑过,可为保持表面的平静,总是选择视而不见息事宁人。

结果却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动作亦越来越大。

简直已不将他这个父皇放在眼里,更遑论大梁的安定祥和,大梁的百姓和未来。

萧珩摇了摇头:“此事太大,目前尚未审出究竟。”

“那黑衣人是死士,被抓时便险些服毒自尽,儿臣虽及时将毒囊抠出,他们却颇有几分宁死不屈的意思。”

“此番筹划确实精巧,若非儿臣提前安排,又察觉出不对,只怕现下那盒中之物已成了旁人指证儿臣的证据。”

“而明日科考,要么便是漏洞百出,要么便是无法正常进行。”

梁帝说得没错。

这的确是直接动摇大梁根本的要事。

梦中的当时,震惊天下的科举舞弊也的确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楚王萧辞一派几乎被斩尽杀绝,朝中每日不得安稳,各地士子们联名上书,齐聚京城,厉声高呼跪于宫门外。

崇忠门外的血至今历历在目。

在那之后,大梁元气大伤,皇子间争斗更甚。

太子屡遭暗杀,而他自己则意外受伤落下终身残疾。

齐王接连被贬,恭郡王惨死军中。

直至齐国来犯,大梁竟再无可用将领。

萧珩的确尚不知幕后之后究竟是谁,但与梦中不同,而今人证既在,物证也在。

哪怕一时问不出来,真正的黑手也不会永远隐藏于后。

尤其是,今日他已将饵抛出。

萧珩并不急于一时,因此刻等待才是最好的手段。

试想,若他这个审讯者手握一众证据却一直没有后续的动静,谁才是最着急的那个人?

这一点,梁帝自然也心知肚明。

因此方才不过一问,却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张宝全速度很快。

这边又说了两句话的工夫,便将吃的喝的均准备妥当送了进来。

因是深夜,梁帝并不能用太过油腻的东西。

但考虑到萧珩还是个少年,正是能吃的时候,便还是叫人准备些炙肉,甚至因他多次提起,还特意上了份羊汤锅子。

这下,早前还懒懒散散躺着不肯动弹的萧珩,几乎瞬间从软塌上跳将起来,满脸兴奋:“可以,这个真可以。”

“还是父皇这里好,就连羊汤锅子都比儿臣府中用的肉鲜嫩!”

梁帝只简单喝了口银耳羹,闻言不由擡起头来。

“有了好吃的便是父皇这里好,前些日子忙些,实在没时间给你准备吃的,那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

到是张宝全在旁犹豫了半晌,还是开口道:“陛下,外头出了点事。”

啊啊啊啊啊,怎么会这样!!我想象中的加更应该离我很远,它不是这样的……

等一下,我要变身八爪鱼了……马上去码加更,明天加更!!呜呜呜没法休息了,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