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第36章

萧珩接过一旁小厮递来的棉巾擦干身子。

沉默无言。

当伪善的面具被无情撕开。

当一切真相大白。

当其余皇子全都按兵不动。

当再无旁人干扰到黑螭卫的调查与父皇的判断。

不知善谋人心的太子兄长,还能不能得偿所愿。

待萧珩再次清清爽爽地出现时,天色已晚。

林黎倒是不畏艰难屡败屡战,最终不负众望,在府中厨子的协助下好歹是将年糕做了出来。

后头便是较为精细的步骤。

可以将年糕切条,也可包些馅料再用磨好的花生粉滚过,做出些别的式样。

动用力气勉强还成,那些细致的活计就需厨子亲自动手了。

林黎一头一脸一身的白,自己却毫无所觉,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兴奋地走向萧珩。

“主子,属下还是有点用途的吧!”

“你站那。”萧珩连忙擡手止住他的脚步。

他实在不想再沐浴一回。

这个天,气候宜人。

但也正因宜人,待到衣衫皆褪去时便又觉得有些冷。

先前府中已停了地龙,萧珩懒得让人再烧,只好命人在屋中简单放了几个炭盆。

如此他倒是舒服了。

可待好不容易收拾完,伺候他的小厮却热得浑身都在冒热气……

林黎这才注意到自家主子嫌弃的眼神。

他呆了一下,低头看。

手上是白花花的一片,又摸了一把脸,之前被萧珩弄到的米糊大约没擦干净,已经彻底铺散开来。

再拽拽衣袖,黑袍之上全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白点。

林黎“啊”了一声,瞪大眼垮了脸。

“所以方才一堆人又走过来指指点点,不是在夸属下打年糕打得好,动作威武有力,身材强壮有型,而是在笑属下滑稽!”

“……”这几个夸赞的形容词也不知他是从何得来的。

萧珩看他:“你再喊大声一点。”

林黎有些不明所以地问:“然后呢?”

“然后?”萧珩一言难尽地瞥他一眼,“然后你就更滑稽了。”

礼郡王府内,因着林黎这个大活宝,哄笑声一片。

不过这简单的快乐,在如今的京城却极难见。

元宵过后,很快便要进入二月。

而月初便将迎来大梁三年一次的春闱。

时间紧迫,京城偏偏出了这么大的事。

朝廷既不能因太子遇刺便推迟科举,便只能拼尽全力在此之前将事实查清。

禁军统领王斌和黑螭卫统领吴尤难得联系如此密切。

二人几乎日日都要碰头说上几句,再进宫面圣,将当日所查获的消息一一禀明。

好在大约是知道事关重大,这次几位皇子被关在府中虽时有怨言,却并不曾再弄出什么别的动静对他们造成影响。

二人在梁帝面前说话的底气都更足了一些。

这般再看,便觉得也并非禁军和黑螭卫能力真的不济。

而是事关皇权,他们便是再厉害,也总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晴了几日的天,又迎来寒风微雨。

雨不算大,却极密,在外稍微走动片刻便被淋个一身。

皇宫内,启元殿大门敞开。

能看到不远处的青玉地砖逐渐被雨水浸染成更深的颜色。

一队太监急匆匆走过,将外头摆放的盆栽挪至廊下避风处。

就怕风起时将刚长出的金贵花苞吹落,扰了主子赏花的兴致。

梁帝的视线从外头移至殿内,半晌才道:“你们的意思是,有人提前安排好一切,却没有急着布局。”

“他们一直等到元宵夜当天万民同乐,才混进人群中将机关布好,而后神不知鬼不觉逃过那么多双眼睛,再全身而退。”

“那朕倒要问问了,”梁帝转过身,两步行至上首坐下,“禁军巡防营和黑螭卫那么多人,为何都没有发觉?”

他缓缓擡眸,声音威严:“怎么,是都瞎了不成?”

王斌和吴尤站不住,双双跪倒在地。

所谓很足的底气,更是一泻千里。

但该回的话却不能不回。

王斌顶住压力,详细讲述道:“是属下等思虑不周,当时一心想着如何护卫百姓,却没料到有人竟敢在当场教唆百姓帮忙。”

“根据我等目前找到的嫌犯所言,他们不过是在看花灯的途中被巡防营的将士喊住,帮着放了个东西。”

“至于为何需要他们动手,那东西的真实用途究竟是什么,皆一概不知。”

“这其中男女老少皆有。”

“一般年轻的公子和小姐会被请求帮忙挂个灯笼,孩童则被要求放置风车和射箭用的机关。”

“至于牵制的引线,亦是这个人连这一段,那个人接另一段。”

“因引线很长,绕的弯子又多,若非精通机括,绝不会有所怀疑。”

“被临时寻到的百姓大多都是顺手,更因对方身着巡防营衣衫而十分信任,有些倒是问过一两句,听说是用来护卫百姓的,便去做了。”

“更多的则是问都没问。”

梁帝皱了眉。

就听吴尤接过话头,继续道:“巡防营的衣衫是军中统一制式,况且当日人手众多,若当真突然冒出个生面孔,定然早已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