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陶陶(六)(1 / 2)

岁岁长乐 云晓 1813 字 5个月前

其乐陶陶(六)

柳子谷和宋昭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方靖将酒杯掉落在地上,见两人都看了过来,用笑意掩饰心中的惊慌。

“无妨!无妨!只是有了些许醉意。”

“看来方贤弟的酒量有限啊!”

三人都大笑起来,方靖难得的不过数杯酒就倒在桌案之上,昏睡过去,柳子谷为两人安排了住宿,宋昭直接将人抱了起来,柳子谷见状,有些奇怪,道:

“不如我让仆人将方贤弟送到房间,季安留下来继续与愚兄共饮,愚兄尚有些疑惑,希望季安贤弟能够解惑。”

“不了,还是由我亲自送去吧,别人我总有些不大放心。”

“这……”

“柳兄放心,旭初将人送到就回,绝不误了柳兄的事情。”

“如此也好。”

柳子谷最终只能是无奈答应了,他见沈旭初直接将人抱在怀中,小心翼翼的模样似乎怀中抱着的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件珍奇宝物,心中觉得甚是奇怪。

难道说方靖是个女子?

这个想法让柳子谷自己都有些吃惊,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方靖在席间的谈吐实在是风流俊雅,完全没有一个女儿的忸怩,这样放诞任性的人如何会是一个女人?

柳子谷实在是想不出一个女人醉卧美人膝,谈论老庄的模样,虽说方靖的确生得过分漂亮,却也没有将其认作女人的道理。

这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受的教育,女儿纵有丈夫气,可温顺贤良才是女子立身之本,若能相夫教子,辅佐丈夫和孩子都立一番功业,这便是女子该做的了。

男儿则是仁义礼智信,进可辅佐君王平定天下,立下一番功业,退也可保全自己,守住家人。

历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

这黄老之学虽然是当世显学,却是追求自然的学问,求的不是功名利禄等入世济人,而是天性自在,这等悖逆礼教的学说,就算是男人,也没几个能真正领悟做到的,更不用说女人了。

方靖给人多印象太深了,出口成章,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特别是在清谈论道方面,在柳子谷生平经历中,少有人能做到方靖这般透彻。

这样聪慧洒脱、不羁任性,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只能是男人,并且只能是如方靖这般潇洒之人才可以。

莫非季安贤弟有龙阳之好?

柳子谷继续猜测着,唯有这样才能解释沈季安看方靖的眼神,那种暧昧缠绵,非爱慕之至,不可达。

虽说这个时代,龙阳之好并非什么丢人的事,不少世家豪族也会豢养娈童,可那些都是藏在暗地里的。

依柳子谷看来,方靖绝不是能够屈身俯就之人。

柳子谷愈发觉得奇怪起来,以前也从未听说沈季安有龙阳之好,他倒是知道,沈季安曾有一未婚妻,后来未婚妻失踪,他足足等了她四年,最后才决定迎娶长公主,也算是一痴情之人。

等沈旭初返回,见柳子谷坐在门槛之上,在纠结着什么,就坐在了柳子谷的身边,问道:

“柳兄是不放心叶氏一族吗?”

“啊?贤弟什么时候回来的?”

柳子谷被突然出现在身边的沈旭初吓了一跳,一想到自己刚刚还在猜测对方的风流韵事,顿时觉得有些许尴尬。

“看来柳兄这河间郡郡守做得也不是那么安稳啊!”

“地方豪强,世家大族,勋贵夷狄,哪个是好惹的,不过是胡乱混着罢了,好在如今贤弟来了,有贤弟相助,何愁不能安定海内。”

“别来,这套对我没用,此次来北朝游历,我也停留不了太长时间。”

“还未问过贤弟,因何来北朝?可别说是为了来看望愚兄,为何要用宋昭这个虚名?”

“游历四方,增长见识罢了,听闻北朝这两年北朝大治,百姓丰乐,出现了百年未有的承平景象,心生仰慕,特此来看看。”

“当真?愚兄为什么觉得你的心思没这么简单呢?”

“旭初话尽于此,柳兄爱信不信。”

两人在月下饮酒,说着彼此离别后的经历,感慨万千,因是旧友,没太多顾忌,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当年你出使北朝之后曾大病一场,听说后来不知怎的,为何突然娶了长公主,贤弟此前不是宁死也不娶的吗?”

“柳兄以为弟还有其他选择,弟出身寒门,若不如此,怎能一展胸中抱负?长公主待旭初一片情深,当日不顾身份来照顾我,这份情义,我不得不报。”

柳子谷点点头,颇能理解沈旭初的选择,沈旭初的出身放在南朝来说,出仕并不容易,若不用些特殊的手段,只会辜负沈旭初这一身才华。

“只可惜贤弟不愿来北朝为官,否则以贤弟之才,封侯拜将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