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抉(二)(2 / 2)

岁岁长乐 云晓 1742 字 5个月前

“住嘴!本王自有主意,尔等不必再言!”

阳平王心烦意乱得很,他暂时还不能动邵玖,若是要请降,邵玖就不能出事,没有将人爱妾杀了再请降的道理。

杀了邵玖,到时候就不是请降,而是挑衅了!

阳平王还是选择护下邵玖,经过宋烨这样一闹,阳平王倒是坚定流请降的信念,他让人在夜间从城墙上吊着篮子,带着两封信悄悄去见刘瑜。

刘瑜看着阳平王送来的请降信,召见部将来商量。

“阳平王请降,诸位以为可受降否?”

“不可!陛下,阳平王于京都谋逆,声势浩大,影响恶劣,若就这样接受了他的请降,以后天下,谁还会将天子威严放在眼里。”

说话的左将军章平,他的态度明确而坚决,作为这次攻打洛阳城的主将,眼看着到手的战功,他没有放走的道理。

“陛下,臣也以为不可,阳平王乃是陛下亲弟,亲弟谋逆,对于陛下的统治威胁甚大,今阳平王已支撑不住,兵困粮乏,至多不过半月,阳平王必败无疑。”

刘瑜听着众部将的意见,其中大部分是不愿意受降的,刘瑜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在众将离开之后,又单独留下了王蒙。

刘瑜问王蒙的意见,王蒙没有马上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道:

“陛下,是在担心温夫人?”

刘瑜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如今在温夫人在阳平王帐中,的确是件令人担忧的事,陛下想接受降表,以保全温夫人性命?”

“朕的确有此意,阳平王是朕亲弟,朕不欲取其性命,夫人是朕爱妾,因朕而身陷险境,朕不欲其遇害。

强取虽必胜,然两军交战,死伤无数,朕不愿再添杀戮。”

刘瑜说得言辞恳切,落下泪来,王蒙却是岿然不动,完全没被刘瑜的言辞感染,而是道:

“臣听闻随降表一同的,还有一封书信,不知陛下可否给臣一观。”

“是夫人的亲笔书信。”

刘瑜从桌案下拿出被压着打信,交到王蒙手中,王蒙拆开,迅速将全文浏览了一遍,再看向刘瑜,道:

“夫人是希望陛下赦免那些随从部众?”

“看来阿玖的确是这个意思。”

王蒙有些意外,他反复将信看了几遍,最后发现每行都有一个字有个小墨点,若是将这些带墨点的字连在一起,则是“速取毋疑”四个字。

王蒙将自己的发现给刘瑜看,两人有自习研究了这张黄纸,发现黄纸上的折痕很有意思,就用笔在另一张白纸上画下这些磨痕,待到画完的那一刻,两人都惊了。

“这是阳平王在京都的城防!”

王蒙擡起头看向了刘瑜,他相信邵玖传出来这些消息,目的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夫人的意思,是要我等攻取城池,勿要迟疑。”

“阿玖费了这些心思,就是为了要朕攻城?难道她不知道,若是朕不受降表,她在敌营中,必死无疑。”

刘瑜震惊地瘫坐在了凳子上,他想不明白邵玖为什么要这么做。

“陛下,夫人冒死为陛下传递出此消息,就是希望您不要再迟疑,攻城要紧。”

“可阿玖……”

“陛下,只要我们不将其逼入绝境,他们是不会拿温夫人怎么样的。

臣请陛下细想,阳平王已有谋反之举,纵使我们今日受降,安保他日不会再有谋逆之举,若因阳平王上陛下亲弟而不同,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陛下。

如此谋逆之举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他日宗室必将争相效仿之,届时陛下何以统御天下,号令群雄?”

王蒙没有在邵玖的身上做功夫,他劝刘瑜出兵的理由都是从大局出发,刘瑜听着王蒙的话,怔怔说不出一句话来。

王蒙所说的他都明白,可他就是有私心。

“你让朕好好想一想吧。”

月光照在刘瑜身上,帐中一片昏暗,刘瑜想起了年少时与阳平王相依为命的那段时光,那时候阳平王还会跟在他后面,叫他“哥哥”!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切就变了,刘瑜想不起,他这一生大多匆忙,以至于他和身边的人相处有限。

又想起了邵玖的一颦一笑,从最开始的温柔小意,到后来的杀伐决断,这一切的变化似乎是同样的悄无声息。

刘瑜想着,若当日他放阿玖随沈旭初离开,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只是没有如果,邵玖因为他屡次遭遇毒手他曾经许她平安的承诺,如今看来竟像是个笑话一般。

真的要如此吗?一定要如此吗?

求收藏!

求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