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晋江独家)
“怎么样,孙太医?陛下究竟如何了?”许皇后与宁妃一左一右的站在孙太医身后两侧,可此刻他却已顾不上紧张。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摇摇头,退后几步转过身看向二人道:“回禀皇后娘娘,陛下如今的情形……怕是不妙。”
说完,他颓然地垂下头,不再多发一言。
许皇后当即瞪大了一双美目,难以置信地踉跄着接连后退了几步,直至被宁妃扶住,却也因太过震惊而一反常态地没有挥开宁妃搭在她臂弯上的手。
反观宁妃,眼底虽已泛起一层晶莹的水意,但与许皇后两相比较之下反倒显得她更镇定些。
她说话时嗓音有些控制不住地轻颤:“孙太医,当真没有旁的法子了吗?陛下,陛下他正值壮年,又怎会突然病得如此严重?”
“娘娘有所不知,陛下先前所中之毒实在罕见,我等至今也未能查明究竟是何毒,便只能给陛下开些抑制毒性的方子,也可将陛下体内的毒慢慢排出些。若不出意外,即便当真查不出陛下所中之毒究竟为何毒,亦不知解毒之法,天长日久也总有将陛下体内的毒排净的那一日,只是相较之下耗时多些、对陛下身子的损耗也多些,但也万万不至今日这般。可陛下他……近日不知为何一直心绪不定,今日更是大动肝火、急火攻心,使得此毒骤然攻入肺腑,如此……便、便……”
孙太医说到最后,迟迟说不出那几个字,话在舌尖转了一圈又咽了回去。
只是即便他不言明,许皇后和宁妃又焉能听不出他话中的意思?
许皇后眼前一黑,身子骤然瘫软下来,几欲昏死过去。
这几日元丰帝病倒,她虽然挂心,可也远不到今日这般几近崩溃的程度。即便是那日孙太医察觉出他的病因乃是中毒,她心底依旧下意识地觉得这算不得什么塌天大事,想着太医院汇集天下杏林能手,他们必然是有法子解此毒的。
可今日,连孙太医都对陛下的病症再无能为力的消息突然传入耳中,她觉得像是天突然被砸了个窟窿出来。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您切莫忧惧过甚,务必要当心凤体啊。”宁妃柔柔的、带着一丝哭腔的嗓音传来,许皇后竟又悠悠的睁开了眼,勉强维持着一丝神志,转醒过来。
不行,她必要稳住心神,不能在这个小贱人面前落了下乘。
且更重要的是,陛下此番病倒的突然,大胤至今仍无储君,倘若陛下当真……药石无医,那必要让陛下写下诏书,令唤儿继位才行,否则即便日后唤儿真的登上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想到此处,许皇后暗自咬了咬舌尖,终于清醒了许多,目光亦坚定许多:“孙太医,你与太医院众人仍照先前的做法,尽全力救治陛下,且无论陛下究竟还能撑多久,务必要让陛下醒过来!”
听到这一番话,孙太医眸光微闪,面上却毫不迟疑地拱手应诺:“是,臣等必竭尽所能。”
交代完这一切,因着方才的那一番惊吓,许皇后忽然深觉筋疲力尽,又嘱咐了几句,她终于支撑不住地打算率先离开。
眼下她需得回宫歇上一歇才行,也顾不得崔氏那个贱人尚还留在殿内了。
她前脚才刚走,宁妃冷眼看了一眼她离开的方向,便又紧接着转过脸来,擡手用帕子揩了揩眼角的泪,收起方才那副柔弱无助的模样,意味深长地看了孙太医一眼:“孙太医,您知道该怎么做吧?”
孙太医心底一惊,下意识地擡头,却恰好对上那双微微含笑的眉眼,复又连忙低下头:“是,臣都省得,娘娘放心,一切臣都会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去做。”
宁妃闻言,眉眼间流露出些许满意的神色:“那便好。那此处,便交给您来照顾着,本宫去小佛堂,替陛下抄经、祈福。”
最后一个字话音落下,她看向床榻上彻底陷入昏迷的元丰帝,眼底浮现出一抹微不可察的冷意。
许皇后甫一回到仁寿宫便睡下了,只是才睡了小半个时辰,蓝缨便忽然不顾规矩的闯了进来一声叠一声的唤她,眉头紧皱,一张清丽的小脸上满是焦灼:“娘娘?娘娘您快些醒醒,出大事了!”
一连唤了数声,许皇后终于醒过来,不悦道:“出了何事?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
“娘娘,出大事了,两个时辰前刑部领了陛下的命,刑部侍郎亲去咱们国公府上带走了国公爷,说要收押入狱。不光国公爷,刘大人也一并被带走了!晋王殿下此刻正在殿外候着呢!”
“什么?!怎会如此?”许皇后大惊失色,顾不得睡前拆下的发髻未来得及挽,鞋袜亦尚未穿好,她起身便着急忙慌地要朝殿外跑去,幸得被蓝缨拦住。
她虽同样心急如焚,但遇事却一贯都比许皇后镇定些:“娘娘,此刻外头不只有殿下,即便是要将殿下请进来,您也需得收拾得整齐些。”
蓝缨一双灵巧的手飞快地上下翻飞,摆弄着许皇后满头的秀发,然而许皇后此刻却全然没有心思再去看一眼铜镜里自己的模样。
良久,她忽然直直地盯着妆台上的那几个摆放整齐的妆奁,眼神空洞而又安静,如一潭死水般,只是却又自眼角处,沉默地落下泪来。
她明白了。
陛下终究还是信了前几日敲登闻鼓的那个鼠辈的一面之词。
当日陛下在朝堂上偏向了兄长,她这几日还一直暗暗欢喜,竟隐约有种自己终于在陛下心里越过了秦楼月的念头。然而今日她才明白,原是她太过不自量力,在陛下心里,终究还是秦楼月更有分量——是谁都越不过去的分量,是仅凭一个毛头小子毫无证据的一面之词便让他心里认定秦楼月受了他们许家莫大冤屈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