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第92章

“我想起来了,前两日似乎也有人将这帖子送到了我母亲那儿,说是府尹大人的次子要补办周岁礼。不过”,崔云落略有些困惑地道:“我记得他这次子只是庶出啊,何必要搞这么大的阵仗?”

“庶出?”阿芸眸光微闪,若有所思。

“是啊,就因为这,这位大人在东都的名声可不是太好。整个东都上下所有有身份的官眷都知道他宠妾灭妻,家中至今没有嫡子不说,主母的日子过得甚至还不如小妾,所以一贯对这位大人嗤之以鼻。只是没想到他如今竟越发明目张胆了,若说是给这孩子的兄长办周岁礼要设宴也便罢了,毕竟即便是庶子但也好歹是占了个长子的名分,可如今这又算是怎么一回事?简直荒唐!”提起这件事,崔云落亦颇有微词。

他们崔家家风甚严,是绝不允许出现宠妾灭妻这种事的。更何况,这位府尹大人也实在是做得过分了,为了一个小妾竟丝毫不顾正室夫人脸面,连最起码的体面都不要了。

要不是此人为人颇为圆滑老辣,未曾得罪过什么人,又背靠许国公府这棵大树,而他那位正室夫人又是小门户出身,父亲不过是从五品的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否则他必会被人上折子参上一本,哪里还能像今日这般依旧稳稳当当地做着他的府尹,将他那小妾捧到如今这般地步?

只是也不知他那妾室究竟是什么天香国色、有什么手段,让他宠了这么多年。

“阿芸,这宴你若是本身不愿去,托病拒了便是”,崔云落将帖子合上,又递回阿芸手中。只是犹豫片刻,她又有些纠结地道:“不过魏琛才有了功名,这样做多少有点驳这位府尹的面子,兴许会让他对魏琛有些微词……但你放宽心,魏琛他如今已是陛下钦定的翰林院修撰,想来那位大人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对他做什么,顶多就是平日里针对几句罢了。”

阿芸敛眸,沉默不语。

这几日送来帖子的不在少数,那些小门户还能说兴许只是存了结交的心思,想提前拉拢一番魏琛这位前途无量的新科状元。但那些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出身世家又是朝廷要员的官员的家眷命人给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状元娘子送请帖便多少没那么简单了,不是出于好奇,怕就是这些人家中那些对魏琛怀着别样心思的贵女们想要借机奚落她一番、给她下绊子。

而这位府尹大人送来的帖子——

却怕是并不属于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种。

倘若她没有猜错,这位府尹大人那名十分受宠的小妾,应当就是齐盛的长姐。

先前离开仪封前,姨父便提醒过她说齐家人当初撺掇姜海去告官应当便是为了趁这个乱子去东都搬救兵的。只是想来这位齐姨娘那时正是刚刚得子的时候,尚未腾出手来管这事。而后来她又来了东都,这位齐姨娘应当也没能再寻到她和魏琛的踪迹。

再加上知道姨父是林老太师之子,动不得他,所以便一时间没了动静。

可如今魏琛高中,整个东都几乎无人不知新科状元的名讳,想来齐姨娘是猜到了。

如此一来,这便难办了。

即便她想了办法推脱、不去赴宴,这位齐姨娘恐怕也不会如此轻易就善罢甘休。

就如崔姐姐所说,如今魏琛已有官身,且是陛下亲自授官,若要让那位府尹大人对魏琛做什么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但若是齐姨娘私下自己下手,那简直就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就连这几日外头诋毁自己的那些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其中究竟有没有这位齐姨娘的推波助澜,亦未可知。

倒不如趁此机会去试一试她的深浅。

况且,她不愿意再让魏琛为她所累。他为护着她而受伤、也因此得罪了齐家,还为她而四处谋求为秦家平反的希望、承担一朝事发丢掉性命的风险,这些已经足够了。所以她只想他在官场上能够顺遂一些、再顺遂一些,不要受丝毫为难。

思忖良久,阿芸终于擡眸,看向崔云落试探着道:“崔姐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我知道你不喜这位大人宠妾灭妻的做派,但能不能请你陪我一同前去赴宴?”

见崔云落眼底露出疑惑,她解释道:“崔姐姐,这位府尹大人的妾室……恐怕就是先前在仪封想要抢我食方又被夫人以辱骂朝廷官员之由责打了九十大板的那个齐少爷的亲姐。”

不必阿芸再多说什么,崔云落立刻便明白过来,她微讶:“你是说……这是个冲着你来的鸿门宴?”

“倒也不单单是为着我,只是我觉得这位齐姨娘必然不会对之前的事善罢甘休,且孩子办生辰宴、行抓周礼这天他们府上必然人多眼杂,就算真的出了什么意外也不好查起,若要动手怕是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