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捉虫)(1 / 2)

第85章(捉虫)

刚到东都这三日,阿芸一行人一直住在客店。除了魏琛每日待在客店里用功苦读,其余人倒是都出去好好赏玩了两日。

东都的繁华确实出乎了阿芸的意料,随便一条街市上便至少得有数十家铺子,米店鞋铺,茶坊酒楼……凡是生活所需,几乎没有找不到的。她突然就明白了为何阿爹和姨母都说仪封是“穷乡僻壤”,只因它即便地近东都、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但与东都一比,依旧有着云泥之别。

且这里并无宵禁,有些食肆、勾栏甚至通宵达旦,灯火昼夜不熄。每至夜半,洛水两岸依旧歌桡不绝,数艘画舫上常有异邦舞女踩着鼓点于月下翩跹起舞,据说是只有东都才得以一见的美景。

这几日最开心的当属明芷、明轩两个小豆丁。

起初阿芸还以为赵氏不会随自己来东都,毕竟她并非什么有野心的人,在仪封自己管着间铺子,每日还有十几两银子对一向过惯了穷日子的赵氏已经是极好的日子了。再加上赵氏本身就是个爱虚荣的,自己若去了东都,铺子里便只由她自己一人说算,比到了东都还要受自己差遣安排面上看着风光的多。

所以当赵氏说她要跟着自己一起去东都时,阿芸着实有些错愕。

但当她说想还想带上明芷和明轩两个孩子时,阿芸便隐约有些明白了。

她是在替两个孩子谋划。

明轩如今四岁多了,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五岁上便要开蒙上学堂,而明芷那丫头也已快十岁上了。赵氏此举,应当是为了不再让两个孩子将来也像她一样待在仪封那个小地方过一辈子苦日子。

倘若将来魏琛高中,能得个一官半职,那明芷将来自然是可以在东都找一门好亲事,后半辈子衣食无忧的。至于魏明轩,也可在东都跟着学识更渊博些的先生读书,更能跟在魏琛身边受他教养,想来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意她能想到这些,阿芸一时间对赵氏有些刮目相看。没想到赵氏这样一个从来只懂得看眼前得失的人,为了孩子竟也开始目光长远起来。

不过住客店自然不是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先能在东都站稳脚跟。所以阿芸打算最起码要先赁一座宅子,再慢慢寻摸能够开店的铺子。

并且这些事办的越快越好,魏琛还有两月便要秋闱,他如今并没入东都书院读书,只凭自己用功,若是还没有个安稳的地方,必然是要受影响的。

阿芸一大早又叫上魏延一起出门去了牙行。他们在客店已经住了三日了,昨日阿芸想着得去牙行问问,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或赁或买都可以,他们也好赶快有个正儿八经的落脚的地方。住客店费用不低不说,还人来人往、十分杂乱,他们一行还带着两个孩子,魏琛更需要一个安静些的地方读书,所以此事是拖不得的。

可没想到东都不仅物价贵,空闲的宅子也不多。就连牙行里要出赁的宅子都没有多少,且大多都地处偏僻,位置不佳。

但没想到,阿芸和魏延刚走出客店大门,玉桥便突然追上来道:“姑娘,不必去了。来之前夫人一早便料到你在东都会需要宅子,所以提前告诉了我一处宅院,说等姑娘来了东都可以去那里住着。不过姑娘性子倔,想来轻易是不肯收的,这才叫我等姑娘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的地方时再告知姑娘。”

玉桥说这话时一直低着头,显然有些心虚,生怕阿芸恼怒。

也不知夫人怎么就非得让她等姑娘找不着宅子的时候再将此事相告,这不是明摆着让她去找骂么?

可谁知,正当她想擡起头觑一眼姑娘的神色时,却突听得一声轻笑。

“姨母果然了解我”,阿芸有些无奈地弯了唇角,只是眼底却满是笑意,心底也一片暖意。

姨母这是怕直接告诉她她反而会推拒,索性便将宅子的事交代给玉桥,真是劳烦姨母费心了。

见阿芸没有丝毫怒意,玉桥这才继续道:“不过那宅子在择善坊,不比此处近洛水和皇城,繁华热闹,不知是否合姑娘的要求。不若姑娘先随我去看看?”

玉桥看向阿芸的神色多少有些紧张,害怕会被她拒绝。

毕竟夫人只说让她在姑娘找不到合适的宅子时再将此事说出来,却没说具体要等几日。她也是自己瞧着昨日姑娘回来时的神色,今早又犹豫了许久才决定现在便告知姑娘的。

幸好,阿芸笑着道:“好,那便劳烦玉桥姐姐带路了。”

看到那宅子时,阿芸才知道玉桥那番话说的有多谦虚。

那宅院确实是在择善坊,但阿芸住的客店在洛水北岸的景行坊,尚不知洛水南岸这八十余坊的具体排布。所以她也并不知道这择善坊向东仅隔一坊是南市,向西再隔三坊是专供天子车驾所行的天街,而北面的道德坊则就在洛水南岸。在此处住着,她既可去南市盘家铺子开食肆,又能得了闲暇便去观赏洛水两岸的美景,还不至于因离两处过近而觉得喧嚣。

姨母为她,已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这样好的地方,若是凭她自己,怕是怎么也找不着的。

阿芸一行人刚在择善坊的宅子里安顿下来没有几日,便有一辆看上去并不打眼的马车悄然入城。

马车并没有驶向城内的任何一处府邸或客店,而是到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密林之中。

密林深处,一处竹轩安静地坐落在那里,竹轩外的大片空地前也栽种了一丛绿竹,显然是处极幽静雅致的所在。

马车停下后,上面下来一个身穿豆绿色衣裙的女子,步态从容,走路时几乎没有发出丝毫的声响。

然而那竹屋里的人却还是听见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