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捉虫)(1 / 2)

第76章(捉虫)

年味儿正浓,这几日本是一年中最喜庆、最叫人愉悦的日子,然而齐府上空却一直阴云密布。

齐家的下人一连几日都战战兢兢小心伺候着,生怕一个不察便触了主家的霉头,惹来一顿责罚。

要是真细数起来,怕是从大小姐前几日寄信来的那日开始的。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前几日明明还好好的。且府里人都传说大小姐那信上分明写自己又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开春便要办满月酒,请老爷、夫人和少爷一齐去东都赴宴呢。

这本是多大的好事啊,可怎么老爷和夫人知道后却不高兴起来了?

家中的下人不知内情,都一头雾水,可唯有齐盛明白。

爹娘之所以如此气恼皆因大姐来的这封信竟让他们发现,原来先前齐家派人送去东都的信一封都未能到大姐手中,全在途中被人拦下了!

前次他被那臭婆娘命人打了九十大板,第二日爹就写了封信打算将这事儿告知大姐,想让大姐请姐夫出面,狠狠向那姓林的狗官施压,若是能想法子让他丢官才好。

可谁知,信寄出了十几日,他们都未曾收到回音。

彼时爹娘还生出许多猜测,一度怀疑是否是大姐失宠于姐夫,如今生活艰难了起来,自顾不暇,所以才未曾收到那封信。

为大姐牵肠挂肚、提心吊胆了许久。

于是,情急之下,爹娘一连写了近十封信件命人带去东都。每每还都不忘嘱咐,一定要交到府尹府上齐小娘子手中。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这些信最后却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

后来,爹娘干脆不再托信客去送,而是派了家中做事沉稳的家仆亲自去东都。想着即便见不到人,也能顺带打问一下大姐的情况。

然而,派出去的家仆已启程半月有余了,却迟迟未归。想来也是被那些人绊住在了路上,才迟迟未到东都。

而直至如今这封家信送来,信中大姐只说了小外甥出生之事,丝毫未有半句关于他先前被县衙的人惩处了的话。

可大姐一向最是疼爱他这个胞弟,若是知道出了这样的事,又怎会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且大姐在信中末尾还说了一句“数月未闻家中音讯,恭叩父亲母亲慈安”,他们这才突然惊觉,恐怕是有人将所有从齐家送出的信都截下了。那些信竟一封都没送进大姐手中!

而整个仪封能有如此手笔,又有做此事之动机的人怕是只有林殊那个狗官了!

这封信想来也是那狗官手底下的人疏忽了,只一心知道要截齐家送出去的,却不知道要拦外头送来齐家的,这才能让他们发觉。

否则恐怕他们至今都还不能知道这其中的缘故。

“老爷,这到底该如何是好?信送不出去,大姐儿没法子知道家里的事儿,又如何请大人替咱们做主啊?况且、况且信都出不去,就更别说人了,我还想见见我那小外孙呐……”齐夫人手中拈着帕子哭哭啼啼,一脸急色。

她已多年未见这个女儿了,上次见还是六年前大外孙子满月后,大姐儿的带着孩子回来看他们。

如今好不容易又盼来了这个外孙,等来这个机会能去东都见一见,她如何甘心不去?

被她这么一哭,齐员外本就难看的脸色愈发阴沉,眉宇间满是焦躁。

“行了,别哭了!哭有什么用?还不如想想法子!”

齐夫人不服气地想要辩驳:“我这不也是担心……”

话音未落,外头突传来一道轻快的嗓音:“爹娘,你们先别担心,今日我在外头捡了个人回来,想来能派上用场!”

“哦?”

听见儿子的声音,齐员外和齐夫人齐齐朝门外望去。

齐夫人甚至“腾”地一下站起身,快步向前走了几步,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齐盛才走上前来,便一手抄起桌上的茶壶,直接对着壶嘴喝了起来。

齐员外和齐夫人脸上却丝毫不见半分恼意。

他将一壶水饮尽,“砰”地一声又放回了桌上。

齐员外见此,问:“盛儿,你说的那人是个什么人?”

“爹,你还记得那开铺子的臭丫头吗?”

“自然记得,你被打那九十大板,就是拜那臭丫头所赐!”

“我今日在外头遇上了那臭丫头的四叔,见他快要冻死在外面,就给捡回来了。”

齐员外皱起眉:“她四叔?那你将这人带回来做什么?莫不是要用这个来要挟她和林殊那狗官,让他放咱们一家出城?”

齐盛闻言冷嗤一声:“呵,爹,你想到哪儿去了?我手底下有个人,经常去老贺他那赌坊,说前几日就是这姜涛,在赌坊欠了八十两银子,说要拿家里几个侄女去还债,他当时亲眼见着这人叫赌坊的人揍了一顿扔出来的,在街上就将他认出来了。如今我看他流落街头,八成是这事儿叫家里人知道了,如今被赶出家门没地儿可去了。如此一来,他跟那臭丫头就是仇人啊!”

齐盛猜的不错,姜涛确实是让姜家人赶出来、无处可去了。